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络事件是网络社会发展历程中极具典型意义的景观,是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在交往过程中各种冲突形式的表征化。文章从各种网络事件出发,探索两者的互动关系,研究它们冲突的形式和具体内容,深层次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冲突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正义,是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原则。罗尔斯正义原则实质上是一种先验永恒的抽象正义观,其实质仍然是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其主要关注的是“分配正义”,而忽视了生产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用批判继承的眼光来对待他的两个正义原则。  相似文献   

3.
司法公开是最高人民法院近年来推行司法改革的重点内容。司法公开是宪法性原则,其通过规范司法权的正当行使,促进司法公正实现,推动社会纠纷的有效解决。在实践中,制度资源不足、公开范围有限、欠缺程序性规定、权利保护和救济缺失等问题,制约着司法公开价值的充分实现。制度化、内容全覆盖、形式多样化、区别性公开、公众积极参与等改进举措,将有助于构建和完善司法公开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人权观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演变。从改革开放前人权观的缺失,到改革开放初期对人权的逐渐接受;从1991年发表第一份人权白皮书,到2004年的人权入宪。中国共产党的人权观经历了观念与现实的断裂、观念与现实的接轨、观念与现实的融合的演变历程。中国共产党人权观的根本变化,确立了人权观念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我国在保障公民人权方面的进步与成就。  相似文献   

5.
电影《阿凡达》与勒古恩的小说《世界的词语是森林》在主题和情节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这两部看似都作为“生态乌托邦”虚构的作品其实在文化观念上迥然相异。前者是一个为追求极致愉悦的视听体验而创造的白日梦幻想,一个乌托邦幻象;后者则是一部以实验生态学方式展开的思想实验,一个真正具有现实批判维度的“生态乌托邦”。两部作品的对照使我们反思生态批评的价值标准与批评方法,生态批评应该在充分尊重作品审美肌质的基础上,通过作品研究检省现存文化意识中的生态偏见并对生态文化的具体内涵及实践路径展开探寻。  相似文献   

6.
对我省青少年网络道德和现实道德状况的调查显示:大多数青少年能理性地面对网络,但也有少数青少年沉溺于网络;青少年的网络本质观基本是正确的,但对网络的使用存在偏差;青少年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主流是正确的、积极的,但在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真实世界有着不同的表现。问题的原因:道德教育主体比较单一,未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德育合力;网民教育还未真正纳入教育体系之中;道德教育缺乏应有的实效;现实道德环境的缺失。我们认为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道德教育主体应三者并重,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应具体化,突出基本道德规范教育;道德教育途径应多样化,教育主体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中介开展德育活动;道德教育方式要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道德教育体系应有系统性,它的运行和发展需要社会其它领域的支持、需要其它社会意识形式的支持、需要德育管理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余佳 《工会论坛》2014,(6):101-103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现实的个人观点,以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现实的个人的活动和现实的个人的物质条件,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现实的个人突出了人的主体性,而人的主体性又包含着自发性与自觉性、为我性与我为性、受动性与能动性等矛盾关系。当今社会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因此,从现实的个人角度来研究人的主体性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重视人的主体性,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人才开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不竭动力;有利于协调各种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当前全国各地陆续推行"河长制",由当地党政主要负责人兼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水污染治理和水质保护,一旦不能达到设定水质标准,则要被严格问责。"河长制"在制度逻辑上是对既有的环保问责制度、环保"一票否决制"的延伸和细化,在内在机理上也契合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需求。但是,这种应急管理式的制度创新也存在着不少弊端:"因事设岗"来增设"河长"存在制度逻辑错乱,难以形成长效机制;"河长制"力推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也不无疑问;并且,从长远的制度影响上看,它还存在着不少负面影响,会影响到水污染防治制度的正规化和常态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奥巴马的“新政治”: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立平 《外交评论》2009,26(1):7-10
现在回想奥巴马的就职仪式,仿佛已如冬日渐行渐远。1月20日那天,在天寒地冻的华盛顿大草坪,近两百万人热情洋溢地观看了他的就职典礼!由于需要安检,很多人提前3小时乃至6小时入场,很冷很累,又很兴奋,他们期待着新总统抚慰人心、激励士气、让人热血沸腾的就职演讲,迫不及待地想听听新总统的宏伟抱负和远大理想。然而,也许是民众的期望值太高了,也许是马拉松式的竞选太累了,  相似文献   

10.
每个国家发展的最根本的出发点都是使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立足点。在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进程中,我国始终坚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随着我国进入改革的深水期和攻坚期,各行各业的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立足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的三个维度,重思我国在发展进程中人的问题,从人的劳动解放、人的个性解放和人的社会解放三个层面探析其在创建人民美好生活进程中的现实路径,使人民群众以更加饱满的激情和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去,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共建美好幸福的生活家园。  相似文献   

11.
秦向阳 《工会论坛》2007,13(4):139-140
正义是个永恒的概念,是一切法的最基本的和首要的核心价值,效率价值的优先性安排,必须以公平正义价值为依归。法治所蕴涵的所有价值诉求,包括正义、自由、效率、利益、秩序等价值,都是法的理想。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有刑事立法与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上都存在较大差距。司法机关应树立遵守国际条约、加强国际合作及强化人权保障的司法理念,遵守本土化原则和罪刑法定原则,并允许司法机关在坚持程序法定原则前提下进行诉讼规则的适度创新。要使我国刑事司法与国际公约相衔接,必须完善我国宪法规定、实体和程序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3.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American behavioral psychologist B. F. Skinner created a new utopian illusion. Instead of designing the high-technological utopia which used to be popular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B. F. Skinner described an experimental community in his novel Walden Two. Walden Two embraces the proposition that the behavior of humans is determined by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nd that behavioral engineering which systematically alters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can shape and reinforce human behavior, generating a utopia. Walden Two answers the controversial issues put forward by the anti-utopian novels such as Brave New World, Anthem, and The Clockwork Orange. It is considered to have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topian ideal of the 20th century.  相似文献   

14.
冲突正义与实质正义间的冲突及衡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法律旨在创设一种正义的秩序,法律与正义相伴随,同样,作为法律体系组成部分的冲突法与正义也是一种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冲突法并非仅仅追求冲突正义而不关注实质正义。其实,冲突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关系也并不是相互抵触的,其所追求和实现的价值目标可谓是殊途同归。而且,尽管在20世纪末以前传统的冲突正义仍然保持其主导地位,但随后实质正义已经明显地渗透到冲突正义的思想之中,因而呈现出了冲突正义向实质正义的嬗变和发展之趋势。但是这一趋势并不表明传统的冲突法规则因为要追求实质正义而被舍弃,其价值至今仍然不能被完全否定,且冲突正义与实质正义之间的冲突也是完全可以得到衡平的。  相似文献   

15.
定案理论要求,国际法院判决一经做出,即应具有最终和最高的效力.由于国际法院所做判决类型的复杂性,而导致法院在具体适用的时候,定案理论也呈现出异常复杂的情形.但法院在2007年<灭种罪公约>适用案判决中的实践,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过去的混乱,从而使法院在定案理论上的法理显的较为明确.  相似文献   

16.
裁判依归:公正性与可接受性之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裁判的目的在于"定分止争",而要达到"定分止争"之效,则需依赖于裁判公正性与可接受性二因素的共同作用。裁判公正性乃立足于法律规范之内的标准,是为法律标准,裁判可接受性则为法律规范之外的标准,是为社会标准。裁判公正性与可接受性时而同向相携,时而背道而驰。在规范底线之内协调公正性与可接受性,实为有益之举。  相似文献   

17.
埃德加.博登海默认为法律是秩序与正义的综合体,但该观点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性,正义与秩序二者本身就是从不同的角度考量事物,将正义的主观标准强加在秩序价值上并不能真正达致一种完整的和谐。从法律理想目标的新角度来考察,不管法律的基本价值是正义、自由还是秩序,这些内容最后都必然着眼于人类冲突的解决,只有解决人类冲突的法律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当谈到仲裁与司法的关系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司法对仲裁的监督。从仲裁协议的效力到仲裁裁决的执行,无不强调司法对仲裁过程的司法监督,而忽视了极其重要的另一方面——司法对仲裁的支持。对于仲裁与司法的关系,从支持与监督两个方面进行剖析,考虑到仲裁本身分流诉讼、便于纠纷快速解决的特质,应当更加强调司法对仲裁的支持。从我国仲裁法与民事诉讼法等法律与司法解释中涉及两者关系的法律条文进行解读,应该能给出一个适当的理解,更加有利于仲裁与司法二者关系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人权是人基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产生的所有人共同的需求,人权是一种由法律、习惯所确认的社会关系。国家是保障人权的主体和责任者,人权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中有所不同,但基本人权应当得到保障。刑事司法权利不仅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而且对国家、社会和每个人都有保障作用。人权和刑事司法国际准则是有紧密联系的两个要领,文章对刑事司法国际准则的适用性等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考察当代政治哲学三种最有代表性的正义理论之间的争论,对于什么是社会正义,我们不是更加清楚明白。实际上公共权力和个人权利才是考察正义概念的两个纬度,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正义的对象性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