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高校进行着以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各个层面的显著变化为内容的校园文化变迁。这个时期校园文化变迁表现出开放性、独立性、多元化的特点。转型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政治民主化进程构成了这次校园文化变迁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面临着加速的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中国当前价值观念范式的转换,处在由“依赖性”价值观念向“独立性”价值观念的转变中。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变迁必然推动着社会主义新价值观念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中的民族凝聚力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现代化而引发的社会转型 ,全面地改变着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 ,从而不断重塑着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结构和内涵。与传统相比 ,民族凝聚力有了本质的不同 ;社会转型中民族凝聚力弱化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 ;社会转型对民族凝聚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叶利钦执政 8年来全力推行的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根由于前苏联严重的、持续的经济危机。俄建立的以多党制、三权分立为核心的民主政治不仅与西方成熟的民主政治相差甚远 ,甚至还赶不上同时起步转轨的东欧国家。“休克疗法”没有取得任何疗效。金融寡头是政治腐败的温床 ,应彻底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会对农民工法律意识产生影响,并进而要求其法律意识发生变迁,但这种变迁会受到农民工个人素质、政府行为以及社会氛围的影响,实践中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变迁的氛围,多措并举对农民工展开培训,完善农民工法律意识变迁配套体系,加快农民工法律意识变迁步伐,控制变迁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6.
吴小勇 《人民论坛》2014,(1):208-210
中国梦与国民身份认同的关系中应该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如何在中国梦背景下构建全体人民对于国民身份的认同,提升国民身份在人民自我概念中的重要性;其次,中国梦的内涵如何融入到国民身份潜在的标准与规范中去,让中国梦成为人民行动的“方向标”.  相似文献   

7.
王福泉 《湖湘论坛》2015,(3):106-109
社会转型会对农民工法律意识产生影响,并进而要求其法律意识发生变迁,但这种变迁会受到农民工个人素质、政府行为以及社会氛围的影响,实践中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变迁的氛围,多措并举对农民工展开培训,完善农民工法律意识变迁配套体系,加快农民工法律意识变迁步伐,控制变迁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加速的关键时期,现代化进程所导致的利益分化对政治发展及整个社会发展状况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利益分化成为众多社会问题和矛盾产生的根源。政治认同作为社会成员对社会公共权力、权威、政治制度等的赞同、认可与支持,也受到了影响,直接表现为政治认同主体、客体及其关系的变化,并最终导致政治认同危机的出现。在利益分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必须以利益协调为着眼点,维护众多利益的合法利益、尽可能的缩小利益差别、化解利益矛盾冲突,才能有效地增进和提高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形成积极的、理性的、多层次的政治认同,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作为人类发展的常态,必然对国家认同和政府责任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转型,汉族与少数民族,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的趋同化趋势明显,要求政府必须以平等的关切和尊重来对待所有社会成员,由过去全能的维稳型政府转向有限的服务型政府,克服政府责任履行中的缺位、错位、越位等现象。应当重塑政府角色,保障公民权利,弘扬公民文化等,形成政府责任与社会参与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与俄罗斯社会转型模式的比较旨在追寻中国未来的发展之路。中国社会转型模式可以归结为利益相对均衡下的系统整合,是强国家、强社会发展模式雏形实现的良性体现,相对的公平与绝对的效率既有力推动了中国社会转型的有序进行,又实现了社会的相对稳定与平稳过渡。俄罗斯"突变性"社会转型模式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生成依据在于其特殊的历史传统、社会基础及经济制约所导致的利益转移的公开化而凸显的国家、社会、个人利益关系的协调失效。分析两种模式差异本质在于总结中国经验,并形成对中国社会的有一定借鉴参考价值且形式化程度较高的进一步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1.
敬菁华 《前沿》2010,(16):20-22
反犹是俄罗斯社会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它的形成与发展有其深厚的文化根源。20世纪末俄罗斯社会面临巨大的社会变革与转型,在这一特定时期,社会上再次掀起反犹高潮。这一现象与苏联解体给俄罗斯民族带来的认同危机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进入高风险社会,存在着自然风险、结构性风险、制度性风险、技术性风险等诸多类型.而完善的社会结构与制度是社会风险防范的坚实基础,只有积极协调社会利益、培育社会中间层、塑造畅达的社会流动机制以及推进制度建设,才能有效消减和化解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化认同理论及其本质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卿臻 《前沿》2010,(7):156-159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全球华人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空前大涨,由此引发了全民族的民族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本文从民族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向内的民族文化认同——文化民族主义和向外的民族文化认同——强势文化认同,并进一步分析了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的实质。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俄罗斯有组织犯罪受国家历史变革和转型影响,成为社会特有的政治经济现象。政权、社会政治经济改革对其特征形成产生重要作用,从而使俄罗斯有组织犯罪从过去暴力型为主转向带有浓重经济色彩的政权参与的犯罪类型,进而反映出国家变革与俄罗斯有组织犯罪发展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战后日本国家认同的逻辑起点建构在对战前国家体制的反省和超越基础之上,基于对战争残酷性质的痛彻反思、对和平国家建设的渴望以及对富足安逸生活的追求,经济至上主义风潮下的纵式社会基础和娇宠心理构造,逐步导致日本国民的国家意识趋向淡薄。现代保守主义者通过对和平主义和民主主义理念进行批判性反思,试图检视战后日本国家认同的病理所在,旨在探寻增强日本国民国家认同感的可行路径。实际上,造成战后日本国家认同危机的重要根源之一乃是对美从属的外交构造,如何摆脱这一困局,从而谋求真正意义上的日本自主性和独立性,是主导和界定保守派政治家们思维取向和行动抉择的重要砝码。  相似文献   

16.
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实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此以往的研究有些模糊.我们认为,国家认同的实质是政治认同,而民族(族群)认同的实质在于文化认同.对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认同的主体、客体、目的和标准特性几方面可以论证.国家认同与政治认同在认同主体、客体、目的和标准价值方面存在关联性.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在认同主体、客体、目的和标准依据方面存在包含关系.  相似文献   

17.
18.
元朝在与中原文化的关系上具有某种非典型性,但在长期统治中逐渐增强了对中原的认同,从而留下了重要的遗产和经验教训。它以军事强大、没有外敌的独特优势有效地巩固了版图与国家认同,较好地处理了大一统与因俗而治的张力,也有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但由于治理粗疏等原因,元朝过早地走向灭亡。多民族国家与民族国家都是世界历史的常态,但多民族统一是中国应当坚守的传统。要更好地处理当前民族问题,历史提供的直接经验不多,需要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发扬新的政治智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9.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而“冲突论”和“一致论”在界定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上无疑都具有片面性,基建与此基础上的“同质化”与“异质化”两种整合思路也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文化与公民文化具有内在的粘合作用,因而在现代公民社会中培育新的公民文化应当是解决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