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邵云龙 《中国司法》2002,(10):49-49
2000年2月,最高法院发出《关于在享受本人工龄和已死亡配偶生前工龄优惠后所购公房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函的复函》向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答复参考意见,其中指出:“……工龄优惠只是属于一种政策性补贴,而非财产或财产权益。夫妻一方死亡后,如果遗产没有分割,应予查明购房款是夫妻双方的共同积蓄,还是配偶一方的个人所得,以此确认所购房屋是夫妻共同财产还是个人财产;如果购房款是夫妻双方的共同积蓄,所购房屋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以上意见,供参考。”从最高法院的答复中不难看出其结论来自于两个逻辑前提。一个前提…  相似文献   

2.
处理离婚纠纷时,作为婚姻住所的夫妻共有房屋的分割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难题之一。本文探讨了离婚时夫妻共有房屋的分割原则,提出了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基本原则,并指出应在夫妻共有房屋分割上确立针对夫妻共有房屋分割的专门原则。  相似文献   

3.
问:如果夫妻双方住房是按揭房屋,按照《婚姻法解释(三)》的规定,离婚时应当如何进行分割?答:在目前的离婚案件中,按揭房屋的分割是一个群众比较关心的问题。我们认为,对于一方婚前签订买卖合同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夫妻共同还贷这类房产,完全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相似文献   

4.
夫妻财产分割是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对债务清偿的法律程序;是离婚时依法将夫妻共同财产划分为各自的个人财产。法律明确规定离婚时,双方有合法婚前财产约定的,依约定。夫妻共有财产应当以均等原则分割,必要时亦可不均等,有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依法判决。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那么婚前签订购房合同、婚后取得房产证,产权登记在一方名下的房产是属于夫妻共同所有还是一方的个人财产?是否所有婚前购房登记在一方名下的均为一方的个人财产?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和分割特别是房产的分割成了离婚纠纷案件的焦点,对婚前购买的房产也不能简单认定为婚前的个人财产。本文就婚前购买房屋的几种情形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离婚诉讼中故意隐瞒的夫妻共有财产,当事人对离婚时一方所隐瞒的财产,离婚后,另一方发现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但请求再次分割的诉讼时效为两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三)第十八条明确规定,离婚后,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处理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的,经审查该财产确属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分割.下文中对婚姻法解释三第十八条进行简要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共同财产制是我国关于婚姻财产的法定财产制度,建构夫妻个人债务执行规则不能忽视共同财产制。当前民法典适用时期,以物权外观原则区分债务人财产为基础的夫妻个人债务执行规则陷入困境,应以共同财产制为基础建构新的执行规则。依据共同财产制,被执行人及其配偶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财产原则为共同财产,夫妻双方在共同财产内部具有同等的份额。相对于另行诉讼、追加被执行人配偶以及先析产再执行,直接执行一半夫妻共同财产是夫妻个人债务执行的可行方案。为顺利执行一半夫妻共同财产,可创设夫妻个人债务推定规则,共同财产查控规则,共同财产评估、控制、处置规则以及债务人配偶权利保护规则,实现法院执行与当事人权利保护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问:请问不离婚时可以请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吗?比如有的夫妻一方独揽财政大权,另一方急需用钱时,能否到法院起诉主张分割共同财产?  相似文献   

9.
杨明宇 《法制与社会》2012,(26):111-112
夫妻离婚在财产方面的法律后果之一是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司法实践中,无论是夫妻双方还是执法部门,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侵犯妇女对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权的情况.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势必会对更好地贯彻《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及我国特殊保护妇女权益的立法精神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夫妻共同财产制,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有关夫妻财产的归属、管理、收益、使用、处分,婚姻关系存期期间的债务的清偿,夫妻关系终止时债权债务的分割,对外财产责任制度等。夫妻共同财产制是法律适用较广泛的一项重要财产制度。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私有财产保护制度的建立,夫妻共同财产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了一定形式的新发展、新变化,因此对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标准等问题进行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就有关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中的认定进行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夫妻财产纠纷层出不穷。面对新形势下的夫妻财产纠纷,新婚姻法的出台,完善了当前夫妻财产分割的不足。本文从婚姻财产制的含义出发,确定了夫妻财产分割的原则,并从房屋所有权在离婚诉讼中的归属问题这个角度阐述夫妻财产制在立法和司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国现行婚姻财产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对于婚内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在法律规定上曾一度处于无法可寻的状态,而我国的大多数学者也一致坚持夫妻在离婚时才可以分割夫妻共同财产。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简称《婚姻法解释(三)》)的出台为婚内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提供了法律依据,在颠覆了传统上许多学者的主张却也符合了一部分学者以及实践的要求。本文主要通过对《婚姻法解释(三)》相关规定的研究来进一步说明我国婚内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制度出台的原因以及其存在的缺陷及相关完善措施,使得婚姻关系中弱势一方权益得到更好的维护,也使得我国夫妻财产制度得到更好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很多夫妻,一旦缘分尽了,感情没了,计较来计较去的,无非是房子票子。因离婚引起的财产分割问题无法回避。为了帮大家理清这些烦心事,律师针对离婚财产分割中容易产生纠纷和误解的几类问题给出了相关解释。夫妻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相似文献   

14.
<正> 夫妻财产制,是婚姻存续中有关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的所有权制度,包括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以及债务的清偿,婚姻终止时财产的分割等内容。其形式,有统一财产制、联合财产制、共同财产制和分别财产制等。当代各国的法定夫妻财产制,以分别财产制和共同财产制最为普遍。英美法系国家多采用分别财产制,大陆法系国家多采用共同财产制。 分别财产制,即夫妻双方婚前和婚后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并单独行使管理权、收益权及处分权。同时也不排斥妻以契约形式将其财产的管理权交于夫,或双方拥有一部分共同财产。婚姻终止时个人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财产制,即夫妻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归双方共同所有,  相似文献   

15.
林之松 《检察风云》2012,(10):54-55
一对耄耋老人,半路走到一起,经历半个世纪风雨,成就金婚,却为了唣拆迁款,两年打了三场官司,最终起诉要求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拆迁款予以分割。那么,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能否要求分割共同财产?这起《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出台后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案又该如何判?半路夫妻金婚情不敌巨额拆迁款,  相似文献   

16.
一对再婚后牵手48年的老夫妻因为一笔71万元的拆迂款,两年内打了两起官司。在老妇的离婚诉讼被驳回后,她一直对婚内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束手无策。直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出台后,这起全国首例姬啦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案终于有了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①第十条对婚前贷款购房,婚后使用夫妻共同财产偿还银行贷款的离婚案件中,不动产所有权在离婚后的归属做了规定。只是,规定的文义总是直接面向纠纷的处理结论,对于规定所隐含规范的权利模型即规则的实质内容,则需要学理予以阐释。文章立足于传统民法学理论对婚姻存续期间不动产所有权归属、对一方婚后以配偶名义偿还贷款所产生的财产法效果予以充分分析,从而间接地说明了婚姻存续期间一方处置个人名下贷款所购不动产是否构成"无权处分",一方用夫妻共同财产清偿另一方名下购房贷款的法律效果,以及对应的补偿请求权范围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法庭内外》2010,(5):60-60
我儿婚后一直在外租房居住,我见其可怜,便用自己准备用于养老的多年积蓄,于2007年元月为他买了一套两居室房屋,并以我儿的名义办理了房屋产权登记。3个月前,我儿与儿媳闹离婚,我赶紧将房屋的真实情况告诉了法官。可法院近日作出判决,却仍认定该房屋为我儿与儿媳的夫妻共同财产,并作价分割给儿媳一半资金。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9.
马宇 《法制与社会》2012,(16):54-55
婚内财产分割是我国法律一项新的规定,其突破了传统的夫妻共同财产只能在离婚时分割这一束缚,更为有利的保护婚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的财产权益,这与国外的非常夫妻财产制度有类似之处,本文通过婚内财产分割的法律地位及分割后的财产性质、损害行为所涉财产的分割、婚内财产分割后对新债权人的效力的分析,对我国婚内财产分割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以求能在法规适用及未来立法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一向是离婚案件中夫妻双方所关注的焦点,也是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重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夫妻双方所拥有的的财产逐渐从有形财产为主变为现今的有形财产与无形财产并存,股权尤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夫妻共同股权分割是一特殊的问题,它并不完全与公司法中的股权转让相同,十分有必要结合公司法与婚姻法的相关规定探讨夫妻共同股权分割的相关问题,且探讨这一问题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