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锋 《党史博采》2002,(7):40-42
——1926年2月,他被国民党杀害,年仅24岁 ——他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党员,他的真实身份一直是个谜 ——1984年4月,刘格平证实,他是我党“一大”时期党员,也是沧州地区第一位共产党员 ——1922年春,罗章龙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成员 ——1924年5月,他入黄埔军校第一期,与徐向前、陈赓,左权以及胡宗南,宋希濂同学 ——1925年12月,他建立我党北方第一支农民武装津南农民自卫军,任司令  相似文献   

2.
从一张纸条开始 在中国的十大元帅中,徐向前是与毛泽东相识最晚的一位。当毛泽东的名字已经响遍南方许多城镇的时候,徐向前还是个无名的小卒。 1924年初春,徐向前怀着救国救民的愿望,走出山西五台山县境,经上海到广州,投考黄埔军校。在军校,他很快知道了两个共产党人:一个是在黄埔军校任政治教官的肖楚女;一个是时任国民党宣传部长、《政治周报》主编的毛泽东。徐向前和同学们开始对肖楚女印象深,原因,他既是政治教官,又有一个特别令年轻人好奇的名字。黄埔军校的学生兵,在读书看报、谈论革命的政治活动中,渐渐对毛泽东的印象越来越深。  相似文献   

3.
徐向前,原名徐象谦,字予敬。山西省五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1955年,在毛泽东亲自授衔授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0位元帅中,只有徐向前是唯一的北方人,也是与毛泽东相识最晚的一位。其实,早在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他就奉党组织之命,四处寻找过毛泽东,只是没有找到而已。  相似文献   

4.
徐向前(1901-1990)原名徐象谦,宇子敬.山西五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任国民军第二军第六混成旅教导营教官、参谋、副团长.1927年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徐向前的威名是打出来的.在中共军事家中,徐向前以善于打大仗、硬仗、恶仗和擅长以弱敌强,以少胜多,出奇制胜而著称.  相似文献   

5.
孟红 《党史博采》2011,(11):14-18
开国元帅徐向前,出身于山西五台一个山村教员之家,1924年初,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后来投身革命队伍。在革命形势危急之际,1927年3月义无反硕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把名字由“象谦”改成“向前”,表明自己对革命矢志不渝、永不回头的决心。在广州起义和大别山、大巴山、河西走廊、太行峰峦、华北平原,他都留下了战斗的足迹。解放战争中,他又把胜利的红旗插遍山西全境。他高明精妙、出奇制胜的超人军事谋略,使他在为中共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事业中始终一住无前、屡建奇功。徐向前戎马一生,不仅战功卓著,军事理论上也颇有建树,这些无疑都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宝库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1924年,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中国共产党从各地选派大批党团员和革命青年到校学习;他们之中的许多人成为军校的骨干力量。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硕果,前六期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人民军队,领导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其中不少领导骨干都是出自黄埔军校的师生。1955年解放军第一次授军衔时,被授予的10位元帅就有黄埔军校教师3名,学生2名;10位大将之中有学生3名;57位上将中有学生8名;177位中将中有学生10名;少将中有学生10名,1989年经中央军委确定的我军33名军事家中就有14人出身黄埔军校,其中有教官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陈毅等4人,有学生徐向前、陈赓、许继慎、蔡申熙、左权、段德昌、林彪、曾中生、许光  相似文献   

7.
徐向前(1901-1990)原名徐象谦,字子敬。山西五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任国民军第二军第六混成旅教导营教官、参谋、副团长。1927年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相似文献   

8.
徐向前故居     
唐越 《党史文汇》2014,(8):F0002-F0002
正徐向前故居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冶镇永安村。徐向前1901年11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冶镇永安村。1927年3月徐向前加入中国共产党。共和国元帅军衔。10岁时,他入本村私熟读书,12岁时,转到东冶沱阳高级小学校学习,13岁时,离开家乡到阜平县一家书店当伙计,在此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军事书籍,为他将来成为知识渊博、文韬武略的军事家,打下坚实的基础。1919年,他考入太原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从此便离开了土生土长的故乡。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徐向前于9月随八路军总指挥朱德(1937年10月11日改称总司令)回到家乡,看望了家乡父老,并在母校沱阳高级小学召集的群众大会上,发表了  相似文献   

9.
《湘潮》2021,(9)
正刘云,原名刘可炳,1904年出生于宜章县笆篱团(今笆篱镇)车田村。1921年赴法勤工俭学,考入巴黎法尔曼飞机工厂办的飞行学校。1922年在法国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925年9月入苏联空军第二飞行学校学习,后入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1930年从苏联回国,6月受中共中央派遣赴武汉组织和领导革命工作,8月奉命在鄂东组建红二十五军。9月被捕,遭国民党杀害,时年26岁。  相似文献   

10.
孟素 《党史纵览》2011,(11):16-21
徐向前(1901-1990),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山西五台人。1924年4月考入黄埔军校。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战争时期先后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兼第四军军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2011年11月8日是徐向前110周年诞辰,本刊特开设专栏,以示怀念。  相似文献   

11.
姚远 《先锋队》2012,(10):30-34
徐向前参加革命后虽然回乡次数很少,三次回乡也都是匆匆忙忙,但他一直以来对家乡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爱,这种关爱亦如他的秉性品德、为人风格一样,含蓄而深沉。第一次回乡,小住10天旋即离乡找党徐向前参加革命后的第一次回乡,是在1926年著名的"中山舰事件"后。他是被迫回乡。回乡后,他与一起考入黄埔军校的五台  相似文献   

12.
《党建》2020,(8)
正他是黄埔军校一期高才生、周恩来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他是骁勇善战的红军参谋长,曾立誓"革命不成功,就不剃头不刮胡子"。1928年8月,年仅25岁的他牺牲在叛徒枪下。他,就是中国工农红军优秀指挥员王尔琢。王尔琢,1903年出生于湖南石门县。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其初试文章《试述入黄埔军校之志愿》受到主考官何叔衡的大力赞赏。1924年秋,王尔琢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3.
徐小岩,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副主任。1924年6月,徐向前离开家乡山西五台县前往广州投身革命,成为黄埔军校的一期学员;1926年,徐小岩的母亲黄杰为了反抗封建包办婚姻,从湖北江陵离家出走到了武汉,考入俗称“黄埔六期”的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  相似文献   

14.
黄埔军校是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共同创办的军事学校。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日后成了统率千军万马的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十大元帅中就有四人是从黄埔军校走出来的,他们分别是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和林彪。  相似文献   

15.
徐向前,十大元帅中一个响亮的名字。他出身山村教员之家,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后来投身革命队伍。在广州起义和大别山、大巴山、河西走廊、太行峰峦、山东平原,他都留下了战斗的足迹。解放战争中,他又把胜利的红旗插遍山西全境。正如其名字一样,这位开国元帅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始终一往无前。生平●大革命失败后,他把名字由“象谦”改成“向前”,表明自己干革命永不回头●1980年他主动辞去国防部长,成为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的表率徐向前,原名徐象谦,1901年11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他10岁入私塾,后入高小,1…  相似文献   

16.
《先锋队》1999,(9)
徐向前(山西省五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曾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红军右路军总指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第一纵队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后改为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  相似文献   

17.
1897年4月28日,叶剑英同志出生于广东梅县雁洋堡下虎村的一个小商人家庭。青少年时期,他就立志报国,1917年考入云南讲武堂,后跟随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为黄埔军校的创办和北伐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27年国民党背叛革命,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也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面对国民党的大屠杀,共产党内一些不坚定分子脱党、退却、逃跑甚  相似文献   

18.
徐向前,十大元帅中一个响亮的名字。他出身山村教员之家,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后来投身革命队伍。在广州起义和大别山、大巴山、河西走廊、太行峰峦、山东平原,他都留下了战斗的足迹。解放战争中,他又把胜利的红旗插遍山西全境。正如其名字一样,这位开国元帅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始终一往无前。  相似文献   

19.
在鄂豫皖老区至今还流传着一段徐向前大战双桥镇、活捉“老上司”岳维峻的脍炙人口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30年代初期,当时,徐向前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参谋长,转战在鄂豫皖边区。 1930年10月,蒋冯阎中原大战刚刚结束,蒋介石便迫不及待地调兵遣将,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在鄂豫皖地区,蒋介石共投入了7个师又4个旅,兵力不下10万人,并任命国民党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为总指挥。那气势汹汹的样子,真可谓是“黑云压城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廖仲恺点将叶剑英参与筹备 1924年1月2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反帝反封建主张,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这次大会还有一个重要的建树,那就是孙中山经过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越飞、鲍罗廷等多次会谈,采纳了他们提出的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队的建议,于1月24日下令成立陆军军官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