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一直习惯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叫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人本主义,即科学的人本主义。近来,人们又越来越多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叫做“实践唯物主义”。这样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个问题:“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人本主义”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弄清这种关系,对于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哲学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其方法论主要源于唯物辩证法。毛泽东的哲学思想的代表作是《矛盾论》、《实践论》;邓小平的哲学思想体现在他的三卷雄文之中 ,人们把他的哲学思想概括为“实践的哲学”、“改革的哲学”、“开放的哲学”、“求实的哲学”,他们都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毛泽东的哲学方法论的基础是《矛盾论》所发挥的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学说。邓小平在太行山闹革命时就说过 :“全党都要照辩证法办事。”两位领导人的哲学方法论都源于唯物辩证法 ,这是共同点 ,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3.
符原青 《湖湘论坛》2002,15(2):20-21,90
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来是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哲学,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应该是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但由于受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影响,人们一般都把认识论只当作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而忽视了它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毛泽东虽然也受其影响,时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这样的提法,但他在展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具体内容时,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融为一体,深刻揭示了二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结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地阐述了认识的起源、基础、动力、本质、过程等一系列认识论…  相似文献   

4.
张华 《前沿》2013,(3):54-57
“新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一个专有名词,有其独特的时代性。以“新哲学”指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大致是二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初这一段时期内的风潮。特别在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通俗化运动中,“新哲学”指的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或日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论。  相似文献   

5.
1979年,英国肯特大学政治理论教授戴维·麦克莱兰出版了一本题为《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的专著,把毛泽东思想仅仅看成斯大林的思想在不发达的中国的延续。1980年,南斯拉夫哲学家普·弗兰尼茨基在《二十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流派》一文中,提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派是继承了恩格斯的列宁之后的布哈林和德波林等人,斯大林把这一派进一步片面化,以其代表作《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顶峰”,实际上对马克思主义毫无推进;第二派是以卢卡奇开其端的一批自称马克思  相似文献   

6.
总结近30年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称谓的争论,国内学界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应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辩证唯物主义或者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另一种则认为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应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规定为实践唯物主义;还有一种看法就是主张两种提法并存。笔者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体现,辩证唯物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称谓。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著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终结》),批判分析了德国古典哲学最杰出的代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终结》写于1886年,虽然距今已有一百余年,但其分析方法、科学理论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认为《终结》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能给我们以收益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许多人认为,列宁所说的“一整块钢铁”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据此论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可分割,其实是一大误解。列宁原话是这样的:“一般唯物主义认为客观真实的存在(物质)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感觉、经验等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不依赖于人类的社会意识。在这两种场合下,意识都不过是存在的反映,至多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哲学?多年来,在哲学的教学、教材和通俗读物中,传统的讲法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例如,从艾思奇同志的哲学著作或主编的教材来看,早在三十年代的《大众哲学》中就讲过:“哲学思想就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认识或根本看法,也就是世界观。”(艾思奇:《大众哲学》,1978年版第29页)五十年代的《辩证唯物主义纲要》中也说:“哲学是关于人们的世界观的学问。”(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纲要》,1959年版第一页)六十年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中还是讲:“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962年版第2页)  相似文献   

10.
我在第五期《中学政治课教学》中曾谈了政治经济学方面一些观念的变革,本文再着重谈谈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面一些观念的变革。 1.通行的哲学教科书的理论框架已存在几十年,似乎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这样讲。现在人们重新学习了马克思的名言:“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感到哲学教科书已有老化之虞;时代前进了,科学发展了,哲  相似文献   

11.
文摘     
在以往的哲学教科书中,一种人为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割成两个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四大块(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的体系,通用了多年。最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以全新的理论体系,向这一传统体系提出了挑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这一新体系,以认识论为主线,实现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体化。本书首先阐述了认识的基本矛盾,即意识与存在的关系以及社会  相似文献   

12.
(一) 当代中国哲学是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最一般规律的理论结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它要为现代化服务,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哲学。但是,长期以来流行的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离开历史唯物论谈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传统作法,却背离了当代中国哲学的实质,有碍哲学为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对哲学基本问题作了科学的表述:“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过去传统的解释往往是把哲学基本问题同哲学最高问题混淆起来、等同起来。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全国高等学校公共哲学课《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大纲修改稿,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最高问题只有一个:关于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其中主要是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我认为,把哲学的基本问题同哲学的最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思想是伟大的理论创新 ,是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是江泽民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 ,通篇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贯彻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我们经常讲哲学 ,哲学是什么 ?恩格斯说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反杜林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的科学结论。从整个哲学体系来说 ,分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介乎二者之间的“二元论” (实际也属唯心主义 )。凡…  相似文献   

15.
哲学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恩格斯说过,“要确立辩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反杜林论》)为了帮助中学教师讲解《辩证唯物主义常识》中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我们准备在本栏目中陆续发表一些专题介绍文章或资料,供大家在教学中参考。我们希望各地同志将有关这方面的教学参考资料寄给我们。  相似文献   

16.
不要割裂马克思主义理人去年11月3日的上海《社会科学报》发表了一篇《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以下简称《三阶段》)的文章,作者把这三个阶段分别概括为:“以理论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以革命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和“以建设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还提...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曾说: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韩树英教授主编的《毛泽东哲学思想》就是一部凝聚时代精华的哲学著作。 哲学有鲜明的时代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时,正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哲学上盛行着机械唯物论,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唯物主义;坚持的是唯物辩证法,而不是唯心辩证法。列宁生活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为帝国主义阶段,当时第二国际的头面人物攻击马克思“没有自  相似文献   

18.
<正>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她的产生,在“人类认识史上起了一个空前的大革命。”(《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8-279页)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吸取前人丰富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实行革命性的创新,从而成为迄今为止人类最具科学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她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搞社会主义走了相当曲折的道路。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了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07页)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  相似文献   

20.
正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好传统。自我们党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注重从思想上建党。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我们依然要推动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要推动全党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1]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是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