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德治国”方略为高校师德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新的活力,本文就“以德治师”是以德治校的首要任务:高校“以德治师”的基本方法;注重实践,在道德实践中强化“以德治师”的实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2.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新情况。 由于种种原因,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相对繁荣与暂时稳定。这一现象使得资产阶级辩护师们得意忘形。他们大肆宣扬“凯恩斯主义战胜了马克思主义”,吹捧资本主义表现出“逾来逾旺盛的生命力”,并且已经改变了其本性,正在成为“人民资本主义”。近几年来,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和建设中遇到了一些暂时的困难和挫折,他们又幸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明确提出建立“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突出强调新时期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党建工作思路。淮师社工专业党员教师将项目设计与策划引进老年社会服务,正确处理党建工作‘‘多和少”、“远和近”、“大和小”的关系,逐步打造具有“社工专业特色’’的淮师党建品牌,为新时期党建工作开辟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4.
高校师生关系应是无功利色彩的“亦师亦友”关系.现实中高校师生关系却表现出功利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师生关系上的“物质化”、“工具化”、“平淡化”等方面.引发并导致功利化倾向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大环境的渗透影响、教学空间环境的改变、师生考核评价机制和标准的偏差等.矫正并形成健康、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应引导师生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行,完善师生考核评价机制和标准,并积极构建“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孙过庭《书谱》云:“得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这说明任何艺术无不胎息于丰富多彩的自然生活,无不涵泳大自然的质朴生活气息。自然与艺术之间是源泉、清流关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艺”字古篆意为一个人用手栽植树苗的形态,可见古人已明晰艺术源于劳动这一朴素的道理。著名画家黄宾虹说:“法从理中来,理从造化中来”;齐璜先生也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造化者,乃大自然万象,包罗万有,博大精深。即以社会生活为师。  相似文献   

6.
无论从传统立场,还是从现代角度上的审视,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在中国文化观念及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或认知方式中,教师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就传统言之,中国素有“天、地、君、亲、师”的说法,“师”虽排在末位,却是与“天、地、君、亲”等量齐观的。这使“尊师重道”成为中国传统中的一个重要观念。这观念不是虚设的,而是渗透到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之中,所谓“一日为师,终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不仅要求产品市场的发展,还要求包括人才市场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人才,作为稀缺的资源,要按市场经济要求,把它配置到最为有效地发挥作用的地方去。于是,形成人才市场,要求人才流动。这就必然对传统的统包统配的干部人事管理体制造成冲击,提出了挑战。 一、从“两机”风波的“三师”出走说起 辽宁省大连机床厂的“三师”(总经济师、总设计师、总会计师助理)辞别工作多  相似文献   

8.
界定了蔡元培大学理念的背景渊源、核心内涵;分析了蔡元培大学理念的践行智慧及其在“蔡氏北大时代”对教师“为人师表”的社会化启蒙;指出了蔡元培大学理念对当代教师的社会化意义,包括“治学”与“为师”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创新重师的价值理念,赞誉教师承担着“三个传播”和“三个塑造”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是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创新育师的价值规范,提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是好老师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创新尊师的价值目标,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做到“三个让”尤其是“六个从教”.  相似文献   

10.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实施情感教育对启迪大学生的心智,完善其人格,提升人文内涵,构建心灵和谐有着积极的意义。从社会价值来看,情感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此,高校应从“行为育情”、“文化育情”、“师爱育情”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