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本文主要叙述了浙江省城市化的历史缘起与起步、特征与格局及其发展趋势,认为浙江城市化的特征主要为就地生长式的城市化,即浙江城市化主要不是一种水平扩张运动,而是一种垂直向上运动,已经或正在形成典型的星云状分布的城市群和城市带,呈现"满天星斗式"的城市化格局。当前,浙江城市化已不能再满足于通常的大中小城市发展的要求,而是加快星云状城市群和城市带的整合优化,加快增强其活力和提升质量。  相似文献   

2.
余军 《福建通讯》2002,(9):13-13
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我省城市化水平为41.57%,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09%)5.48个百分点,在31个省市区排序中居第10位,但还不到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46%,1997年),与上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58%,1997年)还有相当差距,与现代化的要求(在70%以上)差距更大。  相似文献   

3.
以城市化为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既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经验 ,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客观现实。在现代社会中 ,城市的发展往往会对整个社会现代化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结束二元结构、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加速城市化对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有着异乎寻常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化的挑战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 1世纪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时期 ,中国的城市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城市化的加速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如何面对城市化的挑战 ,研究城市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拥抱城市化:中国城市群发展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浩 《政策》2003,(11):13-15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资源、要素驱动的一次城市化向以创新、人才驱动的二次城市化迈进的关键阶段。二次城市化是以人为核心、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城市化,体现了人口流动由中心集聚向多点扩散转型、空间格局由小城镇向都市圈和城市群转型、城市功能由产城分离向产城人融合转型等多维度进阶的特征。在实现二次城市化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创新引领、产城人融合、区域协同、绿色发展、文化交融和城市治理等方面破题发力,推动城市化发展路径由“量”向“质”切换,更好发挥城市化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7.
协商民主使公民能参与政治生活和政治决策,通过反思、对话、辩论等,就涉及公共利益的政策达成共识,赋予立法和决策合法性。协商民主追求公共利益,将利益相关群体包括弱势群体纳入了协商范围,以对话、协商来化解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有利于现代公民精神的培育。当下,在实践中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开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社会不平等影响协商的过程和效果,利益分化影响理性协商,协商的动力不足而导致协商形式化的趋向。故而,需要不断完善协商制度,保障公民的参与权利,拓宽基层协商渠道,使社会主义民主协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8.
国际城市化发展模式与中国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芳 《求索》2010,(4):55-57
城市化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最早研究城市化的是城市区位理论,然后有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乔根森的二元经济模型、托达罗的劳动力迁移和产生发展模型、舒尔茨的农民学习模型以及钱纳里.塞尔昆的就业结构转换理论等。中国作为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特别是在加入WTO后又面临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挑战,这使得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更具复杂性。本文在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化演进特点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结构性偏差作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中国城市化进程有益。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据联合国统计分析:“世界上25个最有经济实力的国家,拥有世界上281个百万人口城市的70%”,“全世界24亿城市人口占用20万平方公里的城市用地。”这些统计数据表明:进入21世纪,世界将是一个城市的世界,城市化将成为全球发展的主流。而拥有世界1/5人口的中国的城市化必然会引起世界的关注。有学者预测,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全球发展的两大课题。二、城市化道路选择原因中国50年来一直是走一条在推进工业进程的同时,控制城市发展和城市化的道路。通过政府干预,试图绕过城市化,实现现代化。其结果导致我国二元…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中国城市化速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步入新世纪后,中国城市化实现了加速发展,以年均1%以上的速度推动城市化进程。这无疑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的城市化通过加大固定资本投资需求,为工业化提供就业载体和推进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等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过快的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这种正负效应引发了中国城市化如何才能合理发展的研究。本文认为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应当既是高速度又是均衡化的速度,即国民经济发展目标要求下,各种城市化要素供给与需求实现均衡所达到的速度,包括由城市就业弹性所决定的城市就业供需均衡,城市建设面积弹性系数要求的城市化土地供需均衡,城市公共物品供需均衡和城市均衡发展中公共管理制度供需均衡。论文最后就国家如何引导城市化高速而健康地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试论公共政策的社会总体利益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利益内涵的模糊和不确定,以及关于公共利益的种种争论,对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说”提出了挑战。公共政策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此目标决定了公共政策的社会总体利益最大化取向。“社会总体利益最大化”与政府等公共部门的“公共性”并不矛盾,相反,二者是统一的保持“公共性”是追求社会总体利益最大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追求社会总体利益的最大化是“公共性”的集中体现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论政府规制革新——兼论中国的现实及改革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制革新包含放松规制与再规制两个方面,其中以放松经济性规制和加强社会性规制为核心.放松规制意味着由直接规制的制度框架向竞争性市场机制的制度框架全面的或部分的过渡;而再规制则要求政府加强竞争规则以及为保障特定社会价值或权利为目的的社会性规制.中国的规制革新进程应充分考虑转型经济体的特殊性,放松规制与再规制并重,推动政企真正分离与规制体制改革,以有效竞争为改革导向,并加强社会性规制的制度供给及实施.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妇女发展的又一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1世纪上半叶,中国即将经历城市化加速的过程,城市文明为妇女发展提供了崭新起点:经济参与机会和参与方式以及接受教育的机会和组织资源都会大幅增加;大工业产业、都市服务业以及新经济领域、文化产业、社区建设等,为女性提供了新的活动舞台.但妇女也将面对严重的挑战:利益流注的男性优先和女性滞后,使非农化在造成阶层分化的同时也将带来新的性别分化;面临城市功能重新定位和结构调整,女性有被边缘化的可能;而在城市化过程中仍然留在农村的那一部分妇女,面对农业的新一轮结构性调整,她们的命运同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需要妇女和妇女组织做出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14.
我国食品公共安全规制体系的政策取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食品公共安全规制体系包括四个基本要素:规制主体、规制客体、规制工具和规制目标。本文基于确保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规制目标,分析了我国食品公共安全规制其他三个基本要素各自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食品公共安全规制体系的政策取向:一是加强规制主体之间的协调,克服规制失灵;二是强化对规制客体的规制,克服市场失灵;三是设计和优化规制工具组合,提高规制效率。  相似文献   

15.
林水鑫  曹鲲 《桂海论丛》2006,22(1):46-48
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问题是公共政策分析的基础理论问题。公共政策的价值观包含公平、效率、实践性、可行性等,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的关系是其中最基本的价值问题。转轨时期的公共政策的价值观应以社会公平为第一要义,以“公平基础上的效率”替代“效率基础上的公平,”塑造和维护社会公平,为社会和谐有序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近十余年来,社会大众对历史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出现了所谓的大众历史热。曹操墓认定风波,早已超出学术范围而成为一个社会公共事件,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根源。大众史学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关切人民的生活、利益与需要,把大众的主动参与视为自己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条件。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分析,着重对当代史学的公共面向和大众参与问题谈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仍然会产生自发的价值取向,这不利于市场机制的健康运行和发展。要使人们的自发的价值取向走向自觉,必须通过国家干预,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公共政策,并充分发挥其调控作用,才能达到预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2009,18(61):617-637
China's non-intervention policy has long been criticized for prolonging the rule of many authoritarian regimes. Myanmar has become one of the classic examples. As China is expected to become a responsible great power, her behavioral patterns have aroused many concerns. This paper aims to re-interpret China's non-intervention policy. While explaining various constraints on China's capability to intervene in the Myanmar government, it shows how China is making efforts to seek a new intervention policy in dealing with countries like Myanmar. It argues that China's insistence on a non-intervention policy does not mean that China does not want to influence other countries such as Myanmar. To assess Chinese leverage and its non-intervention policy toward Myanmar as well as to supplement the current limited academic discussion on Sino–Myanmar relations, in this paper we first examine Chinese leverage in Myanmar through Burmese local politics, such as the power struggle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ocal rebel governments. Second, we disaggregate the Chinese interests in Myanmar into different levels (regional, geo-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and discuss how these interests affect China's non-intervention policy. Third, we argue that China has indeed tried to intervene in Myanmar politics, but in a softer manner that contrasts with the traditional Western hard interventions, such as economic sanctions and military interference.  相似文献   

19.
Philip Andrews-Speed   《当代中国》2009,18(61):591-616
This article develop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examining China's energy policy-making processes, and uses it to explain the recent shifts in the country's energy priorities. The authors analyze the decisive factors in China's energy sector reforms by looking at the different stages from agenda setting, through policy choices, to decision making and implementation. The article attempts to identify the actors behind, the drivers for, and the constraints to, the progress of energy sector reforms in China since 1993 and to follow the evolution of these drivers and constraints. This will allow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ossible future trends of energy sector reform, the institutional limits to policy change and the constraints to implement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