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针对传统方法采用直接调用API不能恢复Android手机数据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手机SQLite3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确定删除数据位置,并结合Android手机系统特征,详细阐述了Android手机文本信息数据恢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方法采用直接调用API不能恢复Androjd手机数据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手机SQLite3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确定删除数据位置,并结合Android手机系统特征,详细阐述7Android手机文本信息数据恢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对电子数据取证而言,手机微信语音是一个重要提取内容。通常情况下,很多人只知道微信语音文件的存放路径,但不知道如何与聊天消息记录进行关联,也就无法提取到对应的微信语音数据。介绍一种新的Android手机微信语音提取方法,此方法利用逻辑算法将微信语音与对应的消息记录进行关联,并通过还原解码得到相应的微信语音数据。  相似文献   

4.
从智能手机MTP连接模式的技术内涵入手,对MTP模式体系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针对支持MTP连接模式的安卓智能手机,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安卓智能手机数据恢复取证的方法和流程,并针对仅支持MTP模式且不支持外插SD卡的手机恢复提取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智能手机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手机上大量的用户行为信息成为办案人员重要的线索来源,也是犯罪行为的有力证据。文章主要研究Android系统的地理位置取证,通过逻辑取证取得保存在Android系统中不同应用程序上的地理位置信息,从而提出了一种网络数据包取证的方式,并验证了在应用程序发出包含地理位置信息的服务请求时可以成功取证到地理位置信息,为Android系统的地理位置取证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6.
iPhone手机录音证据提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手机取证的概念、原则、流程和常用的手机取证工具软件,并结合实际案例重点研究了iPhone手机录音证据提取的四种方法,并对手机取证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手机需求及使用行为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青少年必不可少的重要随身物品.青少年主要使用手机建构情感交流和社会关系,青少年较多使用手机与同辈群体进行联系.由于青少年社会网络易于变化,手机能够降低维持社会关系的成本.同时,手机选择和使用是青少年表达自我身份的一种重要途径,他们对于手机中传承的品牌文化较为推崇,偏好与自我概念相一致的手机造型风格.此外,较多研究发现青少年对于手机存在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在手机去断后会有不适反应.比较而言,不同性别、学科、生活背景的青少年在手机依赖程度上会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8.
手机媒体在政府发布突发事件信息中的运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手机媒体的优势及在政府发布突发事件中的效用;论述了手机媒体在政府发布突发事件信息中的运用,并建立了手机媒体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模型;提出了利用手机媒体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手机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之一,记录并储存了使用者相当一部分的信息。当前使用手机的人群极为广泛,这为开展手机信息侦查工作提供了条件。将手机信息应用于案件侦查,是侦查机关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侦查的重要手段。利用手机信息开展侦查工作,应注意手机信息的时效性,注意与其他可用信息相结合,注意手机信息取证过程中的合法性,注意辨识手机信息的真伪。  相似文献   

10.
亚洲人喜爱翻盖式的“贝壳机”,这在 2004年时就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在亚洲销售的手机款型中没有翻盖机的都纷纷“变形”,据统计资料显示,去年全球手机市场直立式手机只占总体销售量的40%。而没有及时推出翻盖手机也一度让诺基亚手机销量下滑。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上网媒介不再只依赖电脑才能完成。当今高校,由手机上网引发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困扰了学生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文章就大学生手机上网成瘾的原因及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提高大学生道德自律能力,趋利避害的利用网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刑事侦查中涉及到智能手机取证的工作越来越多。随着智能手机及其服务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机的种类愈发繁多,功能愈发复杂,也对手机取证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智能手机调查取证的流程为:取证准备—提取证据—检验证据—分析证据—提交证据。当前智能手机取证存在着法律程序规定不明、手机实名滞后、手机取证硬件不协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敏  张慧 《前沿》2012,(22):185-186
随着3G、WLAN等手机网络的普及,手机媒体作为新的信息传播媒介正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抓住手机网络革新和智能手机普及所带来的新的机遇,充分重视和利用手机网络这个新兴平台,进行相关教育改革.本文基于SWOT模型,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针对高校缺乏利用手机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给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3G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手机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定位技术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发展。精确定位在侦查中以及紧急事件中的应用、“模糊定位”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既为我们带来了机遇与便捷,也隐藏着一定的问题。因此,以犯罪侦查学为视角,专题研究手机定位技术的应用以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预防手机定位技术在侦查和社交网络应用中的危害性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手机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个人通讯工具之一。灰色市场是向消费者提供手机产品的一个重要渠道,灰市手机也是受到较多关注的一个话题,手机灰色市场是灰色市场乃至灰色经济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本文以中国大陆手机灰色市场为例,研究了中国大陆手机灰色市场的现状,分析了手机灰色市场存在的原因以及形成渠道,探讨了其造成的影响以及抑制灰色市场的后果。研究结果表明,灰色市场的利弊不能一概而论。运用政府手段对手机灰色市场进行抑制消灭将对进口国总福利水平造成削弱,因此建议以市场自我调节手段决定手机灰色市场的存在与否。  相似文献   

16.
第三方手机支付业务伴随着我国手机上网用户数量的增加和移动通信网络的加速而为更多公众所熟知。第三方手机支付业务也正逐渐改变着公众的消费习惯,一个全新的支付时代即将到来。第三方手机支付业务这一新鲜事物给公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将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无法预知的法律风险。在对第三方手机支付业务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研究之后对其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提出一些可行性的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刑事犯罪处于高发态势,犯罪涉及多时空、多区域。犯罪行为人利用车辆、手机快速作案,快速逃离,大跨度地流窜作案,给侦查部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侦查手段已不能适应当前高效率、高质量打击刑事犯罪的要求。侦查机关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变革侦查模式,拓展侦查思维,转变侦查观念,创新侦查方法,将综合运用交通智能卡口及视频监控、手机信令数据查找犯罪嫌疑人轨迹作为打击刑事犯罪的核心战斗力。  相似文献   

18.
沐泽 《台声》2010,(2):30-31
Android作为专为移动终端打造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是现阶段开放性最强的移动设备综合平台。其应用性能使得电信运营商、手机制造商,以及产业链的各环节,能够更好、更快地将创新性产品推向市场。目前,Android已进入通信、数字电视、移动互联网设备(MID)、机顶盒等领域。  相似文献   

19.
徐彦 《青年论坛》2011,(2):52-56
中国已经步入第六媒介时代。这个时代,手机不仅仅是方便快捷的上网工具,同时也是时尚潮流和流行文化的代表符号。手机上网对于大学生而言更是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为了准确掌握当前大学生手机上网的实际情况,预测大学生手机上网将会带来的社会变化以及人际关系,笔者在2010年7-8月,对杭州、宁波、厦门、重庆、西安、沈阳等高校的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访问情况,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此次调查得出三个方面的结论:一是手机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方式;二是现有的手机上网条件决定了大学生对手机上网的喜好;三是大学生对手机上网的认知处在理性实用的范畴之内。  相似文献   

20.
张诤 《电子政务》2011,(1):64-70
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信息时代的学习特点,以及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优势出发,探讨了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推动作用.通过网络调查,对全国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对甘肃省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并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