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际要闻     
《瞭望》1995,(19)
国际要闻(4月24-30日)俄支持延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俄罗斯外长科济列夫在4月24日联合国审议和延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大会上讲话时说,俄罗斯坚决主张无限期延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称不这样作、就会“破坏国际稳定的基础”。俄成为亚太经社会成员俄罗斯4...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0,(20)
19594和1961年,联合国大会先后通过爱尔兰提出的要求有核武器国家不向无核国家的供核武器和“防止 核武器更大范围扩散”的议案。1965年8月美国向联合国裁军委员会提出一项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草案。同年9 月。苏联也向联合国提出一项类似的条约草案。1967年8月24日美苏两国向裁军委员提出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联合草案。1968年1月7日,英、美、苏联和其他59个国家分别在伦敦。华盛顿和莫斯科缔结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70年3月5日条约生效。根据当时的有关规定,条约有效期25年,其间每5…  相似文献   

3.
国际要闻     
《瞭望》1995,(18)
国际要闻(4月17日──23日)审议核不扩散条约大会开幕联合国《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审议和延长大会4月17日在纽约开幕。《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于1968年开始签字,1970年生效。20多年来,它在防止核扩散方面起了积极作用。目前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78...  相似文献   

4.
新闻回放 2004年1月,利比亚正式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3月10日,利比亚正式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附加议定书",并将与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关的材料和设施运往美国。随后,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英国首相布莱尔、法国总统希拉克等欧洲领导人纷纷访利。卡扎菲于4月底正式访问欧盟和比利时,6月28日,美国与利在断交24年后正式恢复外交关系。10月11日,欧盟正式决定解除对利比亚长达18年的武器禁运0  相似文献   

5.
埃以围绕核不扩散问题之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顺 《瞭望》1995,(17)
埃以围绕核不扩散问题之争本刊特约记者刘顺开罗专电埃及和以色列围绕核不扩散问题的争论正愈演愈烈。双方在以色列是否应该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问题上的争执仍然相持不下。1970年开始生效、有效期为25年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今年即将届满。4月17日,联合...  相似文献   

6.
辛本健 《求知》2010,(8):40-40
2010年4月12至13日.全球核安全峰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4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领导人出席。作为本次峰会的主办国.美国的前期筹备工作颇为引人注目:一年前,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建立“无核武世界”的理念:4月6日,美国公布2010年《核态势评估报告》,承诺不对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作用,停止发展新的核武器和核武器试验;4月8日,美国在布拉格与俄罗斯签署新的核裁军协议.规定美俄各自部署的核弹头数量上限不能超过1550枚。  相似文献   

7.
为和平求共识──记联合国《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和延长大会本刊特约记者夏兆龙联合国专电联合国召开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和延长大会从4月17日开幕,已进行了三个星期.出席会议的167个国家的代表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大局出发,坦率交换意见,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际要闻     
《瞭望》1995,(16)
国际要闻(4月3日─9日)佩里访俄签署两项协定俄罗斯国防部长格拉乔夫和正在莫斯科访问的美国国防部长佩里4月3日签署了两项军事技术合作协议:关于美国帮助俄罗斯从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向俄罗斯安全运送战略核武器的协议,以及美国帮助俄罗斯安全存放核武...  相似文献   

9.
防止核扩散是多年来国际军备 控制领域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它直接关系到国际安全与稳定。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普遍要求裁减并销毁核武器,防止核战争,氢核能用于和平目的,使其真正造福人类。 今年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以下简称《条约》)生效30周年。它是国际防核扩散法律体制的支柱,也是迄今为止全球拥有成员国最多的国际裁军协议,目前已有187个缔约国。 4月24日至5月19日,该条约缔约国第六次审议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这是名噪一时的1995年“条约审议与延长大会”决定无限期延长该条约以来的第一次审议…  相似文献   

10.
55届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我 军与国际安全) 11月 1日以 78 票赞成、3票反对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同提出的关于“维护和遵守《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又称《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决议草案。决议强调指出,违反《反弹道导弹条约》将破坏全球战略稳定与世界和平,影响核裁军进程。 在过去近30年中,国际社会一直将美国和前苏联在1972年达成的《反弹道导弹条约》视为维护全球战略稳定以及推动美、苏(俄)核裁军的基石。去年以来,美国大力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并要求俄罗斯同意修…  相似文献   

11.
欧洲联盟     
《瞭望》1998,(19)
欧洲联盟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在欧洲共同体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951年4月18日,比利时、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和卢森堡6国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7年3月25日,6国又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  相似文献   

12.
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核查作用不可或缺。在驱逐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并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四年多之后,朝鲜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发出访问邀请,显示朝方愿意恢复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关系。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3月13日和14日的朝鲜之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国家杜马在4月21日 通过表决批准全面禁止核试 验条约。此前的4月 14日,俄杜马以 288票赞成、131票反对和4票弃权的表决结果,批准了拖延7年之久的俄美第二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俄罗斯代总统普京在条约批准后发表声明说,批准该条约符合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美国总统克林顿同时表示,杜马的决定“为两国进一步展开核裁军谈判打开了大门”。 舆论普遍认为,俄杜马的表决虽然为重新启动俄美核裁军进程开亮了绿灯,但裁军道路上仍然充满荆棘,条约的履行难以一帆风顺。 向西方发出和解信…  相似文献   

14.
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后,引起各方的关注。1月10日江泽民主席应约与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就朝鲜核问题交换意见。江泽民主席指出,我们不赞成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我们主张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我们认为,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对话是解决朝核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中国将与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朝核问题早日和平解决。各国关注国际热点问题,都有自己的目的和打算,本组报道就是告诉读者它们的利益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日内瓦专电 历时4周的第四次《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会议,9月15日清晨因在停止核军备竞赛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连个最后文件或声明之类都未能通过而结束。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旨在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系军备控制和裁军领域里最具普遍性的国际法律文书之一。该条约1968年缔结,1970年生效。根据有关规定,条约有效期25年,其间每5年举行一次审议会议。这次会议是1995年决定条约究竟是否续延前的最后一次审议会,受到各国重视,舆论也分外关注。  相似文献   

16.
2月10日,根据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和一贯支持无核区的原则立场,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南太平洋无核区条约》的第二和第三号附加议定书,并郑重申明,中国尊重南太平洋无核区的地位,不对南太平洋无核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也不在这一地区试验核武器;中国签署上述两个议定书并不意味着中国改变其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众所周知的原则立场;中国将履行根据议定书所承担的义务,但是如果其他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和条约缔约国采取严重违反条约和附加议定书的行  相似文献   

17.
美国总统克林顿4月16日至18日对日本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问。日美双方签署了《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以下简称《联合宣言》)。与以往历次美日首脑会谈不同,这次会谈首次把加强美日安全合作问题作为压倒一切的主题,而两国贸易被摆在次要地位。从《联合宣言》及美日签署的有关协定看,以美日安全条约为核心的两国安保体制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美日安全条约的目标和范围悄悄地扩大了,而从“保障日本安全”扩展到针对“整个亚太地区”。 美日安全条约于1951年签署,并于1960年修改而存在至今。根据这项条约,美国在日本驻军4.7万人,并使用日本3万公顷军事基地,以防止他国对日本的武装进攻。从美国方面说,它搞这个条约一方面有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  相似文献   

18.
潘韬 《瞭望》1999,(36)
俄罗斯和美国有关《反弹道导弹条约》和《第三阶段削减进垃性战略武器条约》的磋商8月19日在莫斯科结束。在联合声明中,双方表示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目前仍是保持全球战略稳定的重要基五。双方还将尽力推动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批准,并在此后立即开始第三阶段的谈判。会谈中,俄方对新一轮子的较量与妥协──冷战后的美俄双边核裁军进程潘韬今日世界美国关于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提出了严厉批评,认为这会导致新的军备竞赛,因此,俄罗斯坚决拒绝美国提出的修改《反弹道导弹条约》双方此次在核裁军问题上重新接近…  相似文献   

19.
妥协的结果     
“谢天谢地,我宣布大会闭幕。”《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2000年审议大会主席、阿尔及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阿卜杜拉·巴阿里5月 20日在联合国总部举锤下敲,总算给持续近一个月的审议大会划上了一个句号。同巴阿里一样,大多数出席此次会议的代表在经过二十多个日日夜夜的激烈讨论、紧张谈判后,心情也相当复杂,因为这次会议的最后文件虽然是187个缔约国15年来首次达成的协议,但文件并没有充分反映国际现实,也未能解决阻碍核裁军的根本问题,文件没有提到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问题,也没有提到美国将部署全国导弹防御系统的…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总统普京不久前表示,俄罗斯的核遏制能力依旧能够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随时消灭任何敌人,这种力量即使与几个核大国同时作战也是有保证的。 俄罗斯杜马于今年4月中旬批 准了俄美达成的《第二阶段 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好评。但军事观察家认为,此举虽然旨在削减俄美的核潜力,但是并不意味着俄美今后会放弃核威慑和核遏制。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原子能部部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就强调,必须提高核遏制潜力的效率,保持和加强俄罗斯的核武器工业。俄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更明确地指出,必须制定一整套核技术措施,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