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必须经得起执政的考验;我们党正在领导改革开放,也必须经得起改革开放的考验。这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必须解决的最重大的课题。”我们讲从严治党,就是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能够经得起这两种考验的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全面改革和开放。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又一次经受了新的考验。他们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抵制商品经济和货币带来  相似文献   

2.
颂远 《瞭望》1988,(27)
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是最活跃的“细胞”,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实践者。没有千千万万个基层党支部的勤奋工作,就不可能有党的事业。党的十三大向全党提出了一个大题目——党怎样才能经得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许多党员认为,在改革中健全、改进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是做好这篇大文章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们的党和国家面临着三个挑战,三个考验:马克思主义学说、社会主义制度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了挑战;党经受着执政、改革开放和反"和平演变"的考验.我们的党要在挑战和考验中获胜,立于不败之地,其中一个十分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是大力提高全党素质,搞好廉政建设.如何搞好廉政建设?我以为,务必要突出一个"抓"字.  相似文献   

4.
顾建键 《理论探讨》2005,(2):101-104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如何有效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提升自身执政能力过程中面临的崭新课题.新世纪新阶段,有效提升党在新领域的执政能力,全面加强和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必须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放在突出的位置,敢于和善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必须在基层党组织设置原则、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党的工作方法与手段等问题上作全新的思考和探索.这也是我们党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全面提升自身执政能力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5.
党要经得起执政的考验,经得起改革、开放的考验.最主要的,就是要经得起权力和金钱的考验.权与钱的考验比起生与死的考验有时更为严峻.核心的问题是权.权力用之得当,可以为人民做好事.用之不当,就全做坏事.当与不当,制度是重要的,但制度也是由人来制定和执行的,所以最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因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而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党的自身建设等方面的风险和考验。为有效化解执政风险,党采取了恢复和发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清除"精神污染"、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措施。梳理和总结党在这一时期应对执政考验、化解执政风险的有益经验,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积极应对"四大考验"、有效化解"四大危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江总书记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80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新的历史时期,党要求全党同志必须经得起改革开放和执政的考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勤奋工作,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学习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结合华北油田实际,始终把维护好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实现企业的各项工作任务与实现职工群众利益的一致性,在推…  相似文献   

8.
一、腐败正在严重侵蚀着我们党和国家的肌体,必须重视法制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面临着两个考验,一个是改革开放的考验,一个是执政的考验。这两个考验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成败与生死存亡。有一些党员干部经不起考验,丢掉了共产主义理想,成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俘虏,在经济上犯罪,在生活上腐化堕落,逐步变成了腐败分子,教训极为深刻。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看到了经济犯罪和腐败现象的严重危害。他说:“我们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到一两年的时间,就有相当多…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大风险”,这对组织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也对组织部门加强自身建设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我结合兰州市实际,就如何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大风险”,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谈谈初步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顾建键 《党政论坛》2004,(11):38-40
随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党建工作的新领域也不断出现.其中,如何有效推进"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扩大党的影响力和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提升自身执政能力过程中必须正视并努力解决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这是党的十三大向全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建设必须服从党的中心任务.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  相似文献   

12.
政治合法性是一个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原有的优势的合法性资源面临新的挑战.为此,我们党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构建党的执政合法性资源,这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党中央反复强调,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联系群众,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次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指出:“党要继续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九十周年庆祝大会上尖锐的指出:我们党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课题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探讨,形成此报告,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了一个全新时代,这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挑战,对干部队伍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按照江总书记去年“七一”讲话精神,“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如何在当前我国加入WTO新形势下与时俱进,改善和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已成为组织人事部门乃至每个干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随着党执政时间的增加和党的队伍的变化,党的自身建设面临许多新课题新考验,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验将是长期的、复杂的,管党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  相似文献   

17.
现在社会基本上是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使经济建设发展得比较快.没有改革开放,现在是什么情况就不好说了.所以,必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十三大报告还要学习,基本路线是十三大制定的,还是要全面贯彻.现在改革开放不是搞过头了,而是要继续搞好.真正按小平同志设计的去干,把经济搞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有说服力.过去十一年来,  相似文献   

18.
我们党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如何抵御西方资产阶级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继续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全党普遍关心的问题. 50岁以下的中青年干部,是跨世纪的一代,是生活和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经受着执政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奋斗主题.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搞清这样几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决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面对的"三大课题".从这"三大问题"看,主要是如何解决传统公有制实现形式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矛盾,如何解决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与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矛盾,如何解决党的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思想价值观念多样性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用"三个代表"的思想强化党的执政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意识是一个政党的灵魂."三个代表"的思想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意识的核心.面向新世纪,为了防止党的执政意识的弱化、谬化、异化、模糊化、泛化和僵化,我们必须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强化党的执政意识,使全党同志切实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