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火的古董收藏   眼下古董收藏十分红火,从社会名流到寻常百姓,古董收藏已成为都市居民的一种时尚生活.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醉心于收藏,但收藏古物、票证、工艺品等已属平常.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广东梅州现已悄然兴起一股古茶收藏热潮,为时下收藏界带来一股新鲜气息.而随着数字化生活的普及,手机、电脑等现代物品正逐渐成为古董收藏的新宠.买了新手机,旧手机如何处理呢?是转送给亲戚朋友,还是“心如刀割“地贱卖给二手手机收购者?突然有一天你的旧手机会增值,给你带来一笔巨大的财富.随着手机更新速度的日趋频繁,在手机二手市场里,一批批已经从普通柜台上被淘汰的老款手机成了手机爱好者追逐的收藏品,焕发出新的生机.   ……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极少数领导干部中悄悄兴起了一股收藏热。他们有的专门收藏名人字画,有的专门收藏古玩,有的专门收藏稀世珍本秘籍,也有的只要是值钱的文物都悉数收藏。搞收藏本无可厚非,但在这些热衷于收藏的领导干部中,除少数是用工资收入收藏的外,大多数不是自己掏钱,而是以权“收藏”,或是搞权“藏”交易。从贪财、贪色向贪古董和艺术品演变,已成为当前一些贪官聚敛钱财的一个新动向。近年来,在极少数领导干部中悄悄兴起了一股收藏热。他们有的专门收藏名人字画,有的专门收藏古玩,有的专门收藏稀世珍本秘籍,也有的只要是值钱的文物都悉数收藏。…  相似文献   

3.
“你买彩票了吗?”“上期你中了没有?”“这次你又投了多少?”……时下,这些话成了咱老百姓的新话题。从即时开彩的福利彩票到电脑体育彩票,再到目前的足球彩票,可以说,眼下如此“红火”的彩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色彩,彩票被接受的程度越来越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彩票──已成为新兴产业1987年以“安老、扶幼、助残、济困”为宗旨的社会福利彩票的发行,拉开了我国彩票发行的序幕。当年福利彩票的销售量为1740万元,到1992年时达到13.76亿元,1996年猛增到了104亿元(其中包括50亿元的赈灾彩票)。随着福…  相似文献   

4.
<正> 收藏理念随时代发展的同时,收藏范围也在随时代扩大,过去收藏品仅限于古董、陶瓷、字画、玉器等十多种,现在已经高达600多种,收藏门类几乎无所不包,大到汽车,小到筷子,都成了人们怀旧收藏的对象。那么究竟哪些收藏品会成为下一个阶段的热点?2008年奥运相关藏品举办奥运会孕育的将是无限商机与投资机会。近期,一些眼光深远的国内投资者,正在审视奥运会给市场带来的重大投资机遇,尤其是涉及2008北京奥运会的集藏品,更是投资重点所在。随着雅典奥运会的落幕,2008北京奥运会的集藏品发行即将拉开帷幕,而作为传统集藏市场的三足鼎立板块一一邮币卡也将从今年开始发行。事实上北京奥运会的邮币卡藏品,在申奥之际就抢得先机。获得主办权次日,各种祝贺的邮品纷至沓来,不仅给大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在我国日益普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它了。但是,必须看到,手机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国家安全带来了隐患。可以说,小小手机,隐患多多。尤其是在涉外活动和商务谈判中,手机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大泄密工具。随着手机使用  相似文献   

6.
幽默     
《就业与保障》2007,(1):39-39
招工考试古董商店要招收一名工作人员。店主从地板上捡起一小块木头片,问一名应试的年轻人:“你看清楚了吗?这是什么东西?”“彼得大帝的牙签。”“回答得好极了,你马上可以开始工作。”  相似文献   

7.
梁栋  陈玉 《半月谈》2004,(6):0-42
近年来,部分党政机关干部中悄悄兴起了一般“收藏”热,个别手握权力的官员们开始从贪财、贪色向贪古董和艺术晶嬗变,这种变味的“收藏”,正在成为一些贪官聚敛钱财的新手段和新现象。  相似文献   

8.
我有一柄锈迹斑驳的旧短剑,是去年10月参观天津沈阳道古物市场的纪念品。市场L的古董旧物,多得让人眼花缘乱,唯独这把剑鞘L的“黄埔军校第二期,1926,蒋中正赐”等字样吸引了我。和摊主一番讨价还价后,短剑成了我的“收藏”。“买古董,去沈阳道”沈阳道古物市场位干天津市中部的闹市区。过去,这里有一个旧物调剂市场,和西方的“跳蚤市场”类似,主要由市民摆卖家庭淘汰下来的老旧杂物。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古董代表着“迷信”与“封建”,不愿意在家里留着,往往当废品处理。于是,沈阳道有时会出现实际价值不菲…  相似文献   

9.
2009年,“山寨”一词传遍全国.成为各大媒体争相议论的焦点.它从经济行为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从最初的“山寨手机”.到“山寨明星”.再到“山寨春晚”、“山寨诺贝尔奖”等.“山寨”成为最流行的网络高频词.红火的“山寨”现象吸引着公众的眼球.也以强劲的态势冲击着军营.影响着官兵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当前无法忽视和回避的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朴朗尉 《创造》2015,(1):36-37
现今的领导干部算不算风雅之士?要回答这个问题,可能要从古老的《诗经》说起,那里面有“国风”篇和“大雅”、“小雅”篇,据说后世把诗文之类都归为“风雅”的事就是从这里起源的;自然,从事这些喜欢这些懂得这些的人也就被称为“风雅之士”了.当然,进入现代这个概念的外延有了更大的扩展,凡是从事语言、美术、书法、字画、摄影、古董、收藏、珠宝、工艺设计等职业以及从这些行业派生出来的甚至沾点边都被放大为“风雅”或“优雅”之事了.  相似文献   

11.
颜玉华 《今日海南》2009,(10):32-33
古往今来,没有哪项发明能像手机这样,如此迅速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今天,如果你的手机只是用来通话和发短信,那你就显然落伍了。因为手机摄影、手机音乐、手机文学、手机报、手机电视剧等一系列新兴手机文化样式,已逐渐成熟,并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形态。“拇指文化”已从“亚文化”不知不觉走向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12.
怀念写信     
一天,一个人整理书橱,看见书橱的一角静静躺着一大摞旧信件。目光触及这些“陈年古董”,悠悠往事随着逝水的年华已成为人生隔岸的风景。这些信件都是我年少时的同学和朋友写来的,在我结婚以后,它们一直被我遗弃在父母家的老屋里,直到数年前我回去,偶然间惊喜地发现了这些旧物,忍不住把它们带回来了。  相似文献   

13.
川乔 《中国保安》2005,(4):31-33
如果你的日常生活起居被别人看得一目了然,你是否会如坐针毡?如果你的商业机密、客户资料别人都了如指掌,你是否觉得危机四伏?如果你的交友情况、谈话内容让别人如数家珍,你又是否觉得毛骨悚然呢?当大家的目光聚集在网络的时候,有一种人却在悄悄地关注着我们的生活。只不过他们大显身手的平台不是电脑而是手机。小小的办公室里,一位20多岁的 小伙子,平头,带着一副墨镜,一手拿一个现在已难见踪影的“大个头”手机,一手提着一个笔记本电脑,颇有些像007造型,别具一格的出场方式。这小伙子就是黄兴。下岗后成了手机调查员2001年,刚刚跳槽的黄…  相似文献   

14.
你是否拥有健康的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残疾朋友,在命运给你带来的不幸面前,你是否能平和、自信地面对这一切?你是否拥有独立的人格?不妨做一个小小的测试,看看你是不是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并且有哪些方面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整。(注:为非必答题,不计分数。) 01.如果在公共场合有人向你发出不礼貌称谓,如“瘸子”、“瞎子”等,你将如何时待?①气愤地回敬②怒目而视不发一语③尽快离开④无所谓习惯了 02.天气不好的日子(如雨、雪天路滑,又没有残痰人摩托车),如果没有重要的事,你是否尽可能地避免单独出行?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双边协议的签订,中国成为世贸组织一员的愿望已由过去的遥遥无期变为当今的指日可待。加入WTO,给我国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课题。在挑战和机遇临门的时候,各级政府面临的问题又是什么呢? 一、必须适应从指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正在今天的艺术品市场上,"王世襄旧藏"已成为业界膜拜的名字,从2003年王世襄藏品出现在艺术品市场上以来,其藏品在拍卖场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王世襄被民间称为"京城第一玩家",尽管他本人生前对这一俗称颇有微词,但这一名号已成为对其平生收藏的最好概括。王世襄以微薄的财力,探究出博大深厚的收藏文化,其藏品之丰富、涉猎范围之广都值得关  相似文献   

17.
张秀芹 《前沿》2013,(15):82-84
近几年,“云出版”已经取代“数字出版”,成为出版产业的—股新力量和新浪潮,云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核心商业模式有何不同?给数字版权保护带来哪些问题?本文将从“云出版时代”与“数字出版时代”的商业模式变化出发,探讨商业模式变化所引发的产业格局的变化给数字版权保护带来的新挑战,最后提出对策及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开学没几天,天天往小商店公用电话跑。打完电话,老板收钱时说:“你是新生吧?”“你怎么知道?”“只有新生才用公用电话,并且给家里通话这么长。老生只用手机,并且对象通常只有一个——女朋友。”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非正规就业”已成为千百万劳动群众新的就业方式。一批批传统的产业工人已变为今日的非正规就业群体。这些群体人员的境况如何?心态怎样?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怎样覆盖这个群体?这些,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前段时间,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薛昭鋆同志的主持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据此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对策。现将其调研的部分成果摘要发表,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些国家公务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利用掌握的权力入股小煤矿,致使不少煤矿不安全因素不能得到有效治理.公职人员入股煤矿,只是公职人员入股经营企业问题的缩影.在我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在一些生产领域和行业这种经济现象并不少见,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笔者认为这是"公职人员股经济现象".这种经济现象何以生成发展?它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哪些影响?如何治理和防范公职人员股经济现象的生成和发展?本文将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加以分析,从完善法律和加强监管层面进行探讨,提出观点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