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纪念陈毅诞辰10周年,进一步推动老一辈革命家诗词的学习和研究,中央文献研究室重新编辑出版了《陈毅诗词集》。这部诗词集分上、下两册,收入陈毅从1921年11月至1968年7月各个历史时期创作的诗词共计355篇,约700余首。它的编辑出版,是中央文献研究室继编辑出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诗词集系列丛书之后的又一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2.
1943年夏秋间,新四军政委饶漱石为排挤陈毅而一手策划了"黄花塘事件".11月下旬,陈毅怀着近乎伤感的情绪离开军部,奉党中央之命赴延安.临行之际陈毅赋《留别华中诸同志》五言组诗,一抒胸臆.其中几首曰: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949年丹阳集训的部分史实进行探讨。根据笔者的经历和研究,对干部战士学习入城政策、纪律的开始时间;提出解放军入城不入民宅的第一人;1949年5月10日听陈毅报告的人数;陈毅在丹阳召开最后一次会议的时间;陈毅从丹阳出发前往上海的日期这五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悲痛陈毅逝世1972年1月6日,陈毅逝世了。在医院作最后抢救的时刻,张茜把自己关在隔壁的一间房子里,她捂着嘴,不让悲痛的哭声发出来,可是眼泪却止不住地流。她不敢相信陈毅就这样走了,再也听不见他那豪爽幽默的四川话了,  相似文献   

5.
陈毅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党的统战工作楷模。有许多上层非中共知名人士愿与他合作共事,成为他的知心朋友,上海的赵祖康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们两人是党与非党人土合作共事的典范。赵祖康原为民革中央名誉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上海市委名誉主任委员。上海解放时,起祖康年已半百。他学的是土木工程,在国民党逃离上海前夕又任代理上海市长职务。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兵临城下时,赵祖康一再嘱咐部下必须保护好市府大厦,保存好旧市府关防印信及一切文书档案,以迎接上海解放。赵祖康经常回忆解放初期陈毅与他…  相似文献   

6.
1962年,陈毅给江西省信丰县委发来一封信,大意是:清县委派专人查找油山地区的一位周复篮嫂,并嘱托县委一定要认真地查找,不要走过场;若是查找到了,请转告她,选择适当时机,前来北京我家里作客,我一定要热情招待她。这封信引起信丰县人民议论纷纷:陈毅为什么如此尊敬周篮嫂呢?  相似文献   

7.
四、与陈毅的战友情谊 9月,项英、陈毅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作为中共粤赣特委和红军游击队的全权代表前往赣州与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代表熊滨等进行谈判,快商合作抗日的具体事宜。 项英、陈毅下山谈判,在赣州引起强烈反响,成了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贺怡、王贤选、何斌等人听到这个消息更是激动得热泪直淌。他们马上到赣州城内中华大旅社去见下榻在此的项英、陈毅。 当贺怡一踏进项英、陈毅的住房,项英、陈毅双双上前,一人握住她一只手,久久说不出话来。经过了极端艰难困苦的三年斗争,老战友重逢,贺怡心潮翻滚,百感交集,这位坚强的革命女性止不住放声痛哭。陈毅抚着贺怡那不停颤抖的双肩,只觉得  相似文献   

8.
冯锡刚 《党史文汇》2001,(11):21-23
1954年秋,陈毅奉调中央,内定将接替周恩来出任外交部长.10月初,陈毅率团出访东德和波兰.对方了解中国团长是一位诗人,特意安排了对歌德故居的参观和肖邦故居的访问.陈毅读过《浮士德》,因此在诗中提及:  相似文献   

9.
潘鈜 《党史纵览》2001,(4):11-13
上海外滩上有一座小广场,广场中间伫立着一尊塑像.塑像身材魁梧,面带微笑,目光炯炯,直视前方,身体微侧,左手叉腰,胳膊上搭着一件大衣,右臂自然下垂……他就是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52年前的5月,他统率大军解放上海,担任军管会主任兼上海市市长.1954年秋奉调国务院担任副总理,仍兼任上海市长,直到1958年2月,陈毅在上海工作、生活了整整五年,和上海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新中国成立52年,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上海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0年,上海全市人均收入已达4180美元,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地区)水平.今天的繁荣离不开建国初期的创业,上海人民不会忘记陈毅领导上海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进行经济恢复和建设的那些日日夜夜.  相似文献   

10.
1929年10月下旬,一位血气方刚、军人模样的男子经过秘密交通线长途跋涉,从上海回到闽西。他就是到中央汇报四军情况并出席中央军事联席会议的陈毅。 陈毅回来了,带来了中央“九月来信”;带来了周恩来的重要嘱咐:“要请毛泽东复职,仍任前委书记,并召开一次党的会议,统一思想,分清是非,作出决议。”于是红四军前委在上杭召开扩大会议。 朱德和陈毅派出一支部队,前往上杭县蛟洋,迎接毛泽东。 红四军重又凝聚在一起。然而,旧的矛盾克服了,新的矛盾又产生。红四军的前进道路上依然荆棘丛生……  相似文献   

11.
刘晓农 《党史文苑》2012,(23):36-39
1931年1月开始的十几天当中,陈毅创建并领导的红二十二军——这支为中央苏区的创建屡立战功的主力红军,在肃AB团浪潮的冲击下解体了。与此同时,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的一纸调令,任命陈毅为中共赣南特委书记。接到调令的第二天凌晨,陈毅独自骑马离开黄陂,赴往兴国县城,那里是特委机关驻地,也有他温馨的家。陈毅的妻子——中共赣南特委机要秘书萧菊英,看到丈夫归来,心里交织着难以言喻的情感。她已知道红二十二军被解  相似文献   

12.
陈兴 《党史文汇》2001,(12):38-40
是和是打举棋不定 1940年10月上旬黄桥之战大捷,军民欢腾.而陈毅却对下一步如何行动,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陈毅获悉,韩德勤逃回兴化后,一面急调部队防守,一面请求顾祝同、蒋介石速派部队增援,一面向陈毅求和.这时候,是乘胜进攻兴化,彻底解决韩德勤部,还是拉韩德勤在抗日道路上同走一段路?陈毅在反复思考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1948年底,淮海战役还在激烈地进行着,作为指挥淮海战役的五人总前委之一的陈毅,已被党中央内定为未来的上海市长。陈毅应召来到当时的党中央所在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同时被召的还有刘伯承。这次,中央不仅研究了渡江作战问题,而且十分关注渡江后如何夺取和接管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刘伯承和陈毅分别是这两座大城市未来的市长。毛泽东对陈毅说,中央的意思要你担任未来的上海市长,想听听你本人的意见。陈毅沉思良久,没有马上表示接受。1949年3月,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在一次会议上,陈毅向中央提议:“可不可以让刘邓二野进驻华东和上海,我们三野走远一点,到大西南去呢?”刘、邓当然不会接受。刘伯承司令员说,这事他和邓小平政委交换过意见,他们对西南更熟悉,而三野来自华东,留驻华东更为有利。在解放战争中,二野和三野两支大军像左右臂一样密切协同作战,歼灭了敌人大量的有生力量。陈毅对刘、邓是又亲密又敬重。在进驻华东一事上,陈毅是礼让而没有让掉。  相似文献   

14.
1949年5月.陈毅从百战沙场走向十里洋场,成为大上海的一市之长。面对国民党军散兵游勇的捣乱、敌特的破坏、投机家制造的金融危机、美蒋飞机的轰炸、民族资本家的徘徊观望,以及流氓阿飞、匪徒小偷、妓女难民等旧上海遗留下来的诸多社会问题,陈毅以他高深灵活的政策理论水平、博大的气魄和胸怀。以及坦诚待人、毫无架子的品格,日理万机,废寝忘食地工作,仅一年工夫,就使上海初步走向了稳定和繁荣。  相似文献   

15.
《党史纵览》2006,(5):53-53
一生与非洲结缘的新中国女大使赵宝珍,将陈毅和黄镇视为自己毕生的导师.当她还在外交学院读书的时候,就聆听过外交部长兼外交学院院长陈毅的教诲.针对当时学校片面提倡劳动的错误倾向,陈毅积极鼓励学生努力学好文化.他说:"我是外交部长,不是劳动部长.我办的是外交学院,不是劳动学院.广大学生要像达摩祖师那样面壁3年!""要把外语学好.搞外交的,要同外国人打交道,你外语学得不好怎么能同外国人交往呢?外语学不好影响工作.我们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中国翻译的翻译水平高,连语气都翻译出来了,外国人很佩服……"这一番话成为赵宝珍努力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1939年冬,新四军挺进纵队(原为江苏抗日义勇军)在泰兴一带袭击日伪后转移到扬中一带。一天,参谋长张震东突然接到了陈毅指挥捎给他的信:“震东同志,关于你和你纵卫生员高英同志的婚事,组织上同意你的申请”,张震东遵纪到高英,把组织上的意见告诉了她,高英羞答答地说:“陈毅指挥和粟裕副指挥工作那么繁忙,敌们不能再让组织和领导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现代历史长河中,毛泽东和陈毅是两位杰出的人物。这两个人在性格和气质上是有着共同点的,他们的革命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们都是出身于旧中国农村的知识分子,对传统的中国文化有着较深的研究和爱好。他们文武双全,军政兼任又饱读诗书,文彩飞扬。然而他们却有着许多不同点,一位是伟大的领袖,一位是伟大的战士,表现出了个人的英雄本色,并为世人所敬慕。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曾称赞陈毅是一位“天才的统一战线的执行者,”这在苏北抗日斗争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其间.陈毅与爱国士绅韩国钧结下了深厚的抗战情谊,成为我党统战工作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19.
吴清和 《党史博览》2008,(11):26-27
朱青,1924年出生于上海,早年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1942年参加新四军,当过新四军军长陈毅的英文翻译。上海解放后担任市长陈毅的秘书。1953年进入外交部,历任亚洲司边界处处长、专员,第一亚洲司副司长等职。1981年至1984年任中国驻日内瓦总领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派出的第一位女总领事。1984年至1987年她的丈夫田进任中国驻瑞士大使,她随丈夫到中国驻瑞士大使馆任参赞。1994年11月,她在出席一次外交活动时突然发病倒下,医治无效去世。  相似文献   

20.
两位陈毅:一位是大家所熟悉的陈毅元帅。另一位陈毅,1912年生于贵州省遵义县。1929年参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新华社山东总分社社长、八路军一一五师宣传部部长、东北野战军后勤部副政委、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后勤部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