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仪 《求是》1994,(11)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亚太经合组织”),现有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东盟六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香港地区和中国台北(我国台湾省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称谓)17个成员。它拥有陆地面积4279.42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人口总居住面积的31%;1992年拥有人口20.94亿,约占世界人口的40%。近年来,与世界经济一蹶  相似文献   

2.
80年代中期以来,区域经济集团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和客观趋势,如何清醒地认识和参与这一世界性潮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一、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特点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有其客观必然性,它是亚太各国(地区)的共同愿望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30多年来,亚太经济合作从民间到官方,从酝酿讨论到实际行动,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地区内的经济贸易比重已经超过了世界上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欧洲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它在实践中产生 ,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邓小平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 ,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考察和解决当今世界及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全面地、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本文着重研究邓小平及其理论对唯物史观的发展和贡献。一、邓小平首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并不是首先由马克思提出来的。社会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social,原意是“同志”、“同盟”等 ,相当于英文中的social,意为“社会的” ,在它后面加上is…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对发展问题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认为 ,邓小平对建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重点论述邓小平理论如下三大历史贡献 :(一 )对发展本质的马克思主义分析。邓小平理论科学揭示了发展概念的本质内涵 ,指出发展就是由落后状态转变为发达状态的现代化过程 ,发展的任务是多方面的 ,其核心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其根本任务和核心内容是发展生产力。(二 )对发展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定位。邓小平放眼世界、立足中国 ,对发展问题进行了历史定位和理论定位。邓小平理论认为 ,发展问题是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 ,解决中国面临的所有问题靠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是时代主题的反映 ,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主题 ,因而也必然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三 )对发展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创新。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 ,中国形成了非西方化、非资本主义化、非苏联东欧化、非不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现代化模式。这一新的发展模式形成本身就是对当代发展理论的一场革命 ,是对发展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叶知之 《党史文苑》2011,(14):41-43
叶剑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为党和人民立下了丰功伟绩。新中国成立以后,叶剑英先后在党和军队的许多重要岗位上担任领导职务,他充分运用在革命战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把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全身心地致力于军队事业,为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程。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虽然从未使用过“政治文明”这一概念,但新中国的建立,面临着全新的政治建设任务,必然内含着丰富的政治文明探索。改革开放以后,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近30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仅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7.
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内容,科学发展观具有丰富的理论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执政党建设理论,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自诞生以来就秉持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同时把为世界作贡献作为重要的追求目标,始终把致力于中国发展进步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中,坚定不移地坚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筚路蓝缕、接续奋斗,在制度设计、道路探索、经济发展、政党建设、使命担当等方面的理论建树和实践探索成就,既造福了中国人民,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书写了人类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促进政治的巨大变革;分化政治权力结构,促进政治的现代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促进政治的制度化;建立责任内阁制,促进政治模式和权力运作方式的规范化;制定系列法律法令,促进政治权威的法理化;赋予国民政治、选举、立党与集会结社权利,促进政治的民主化;扫除恶风陋俗,促进政治文化的世俗化,对当时中国政治的发展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是新中国首任政府总理,他的行政理念直接影响着我国政府以后的发展范式和行政方式。他对中国行政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本文从行政宗旨的确立、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在行政中的落实、依法精简廉洁政府观的形成等三个方面简要阐述了周恩来对我国行政发展的贡献,并作了简要评论。谨以此文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  相似文献   

11.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马克思从哲学视角构建了其社会发展理论;西方学人则在寻求其国家政策的理论依据中提出了各种发展理论;当代中国发展理论则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脱颖而出,为解决长期困扰着发展理论研究的"多元发展主体"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为理解社会发展与社会制度的关系开辟了新的范式,对社会发展的规律作了新的概括。  相似文献   

12.
一个民族的兴衰在于民族素质的高低,一个企业发展的兴衰在于企业家素质的高低。我们必须将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家作为一项发展战略来抓。我国企业家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从“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对国际竞争力排位的情况来看,1997年中国企业家的几项主要指数都排在世界倒数几位,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对西藏民族发展的卓越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前,西藏是一个政教合一、僧侣贵族专政的封建农奴社会,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奴役和挑拨,内曾有历代封建王朝特别是清末。北洋军阀、国民党政府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加之西藏民族内部的不团结,内外矛盾、民族宗教问题和阶级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斗争最复杂、最尖锐的地方”。为了妥善平稳地解决西藏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认真总结吸取中外历史上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根据马列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从西藏特殊的社会历史情况出发,以全新的思考视角和高度灵活的政策策略,成功地树立了正…  相似文献   

14.
李德刚 《党史文苑》2008,(3):18-19,24
周恩来是新中国首任政府总理,他的行政理念直接影响着我国政府以后的发展范式和行政方式.他对中国行政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本文从行政宗旨的确立、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在行政中的落实、依法精简廉洁政府现的形成等三个方面简要阐述了周恩来对我国行政发展的贡献,并作了简要评论.谨以此文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  相似文献   

15.
杨萍 《四川党史》2003,(5):34-35,26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的国家领导人中,有一位身着粗布长袍、须发皆白的长者引人注目,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国民盟主席张澜。张澜(1872-1955)字表方,四川南充人,民主革命时期,他在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下,在民盟创立的最困难时刻,以70岁的高龄,挺身而出就任民盟主席,为民盟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领导民盟和中国共产党患难与共的合作,更是受到中国共产党的高度好评与称赞。一、危难时刻出任民主政团主席在日本加紧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时,蒋介石却推行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陷入日本的铁蹄之下。蒋介石…  相似文献   

16.
前 不久 ,为推 动 国 有 资产 管 理 体 制 和 国 有 企 业 改 革 不 断 深 化 ,本 刊 和 市 国 资 委 共 同 举 办 了 “纪 念 邓小 平 同 志诞 辰 一 百 周 年,国 企改 革 发 展 论坛 ”,与 会 有关 方 面 领 导、专 家学 者 、企 业 家 深 切 缅 怀 小 平 同 志 ,以 邓 小 平理 论 和 “三 个 代表 ”思想 为 指 导 ,就 国 有资 产 管 理 体 制和 国 有 企 业改 革 发 展 问 题进 行 了 深 入 探讨 。上 一 期 本 刊发 表了 一 组 专家 学 者 的 研 究成 果 ,这 期 再 摘 要刊 登 几 位 企 业家 的 见 解 。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与邓小平作为我党第一、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分别领导我国人民胜利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两代领袖的思想体系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两代领袖实践的最大共同特点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我国的具体实践。而之所以具有这共同的理论和实践特征是因为两代领袖遵循着一条共同的思想路线。在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邓小平对我  相似文献   

18.
许峰  田花 《理论与当代》2011,(12):24-27
三线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的工业布局,改变了贵州的工业结构,提高了贵州的工业生产能力,增强了贵州的工业科技实力。三线建设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贵州的工业发展,必须树立新的资源观、优势观、人才观、合作观,必须调整和优化贵州工业产业结构,必须以市场为导、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融合,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把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革新规律运用于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改造、更新和超越。毛泽东继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而成的文化传统的精华,同时结合实践和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规律,提出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方法论原则来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从而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开辟了道路、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作出了具有奠基意义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0.
1938年3月1日,由闽西南红军游击队等组成的新四军二支队的抗日健儿,在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等率领下,从东肖红场出发,威武雄壮地奔赴抗日前线。在八年抗战期间,时任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的邓子恢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他所领导的部门和地区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为新四军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试从这方面进行一番探讨和浅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