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6年,武汉市正式启动“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五年来,市、区、各部门、各单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开拓创新,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工作,全市500万普法对象接受了普法宣传教育,“五五”普法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工作成效显著,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2.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的“五五”普法规划、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和第六次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认真履行指导督促检查职责,扎实推进“五五”普法目标任务落实,取得显著成绩。近日,我们就“五五”普法规划落实情况,采访了司法部部长、全国普法办公室主任吴爱英。  相似文献   

3.
薛晨文 《江淮法治》2008,(21):49-49
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任务更加繁重。自2006年上半年我省“五五”普法拉开帷幕以来,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了两年多。现阶段,我省的普法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怎样才能保证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等重点普法对象普法情况如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还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这些都为省人大代表所关注。本期“代表访谈”栏目针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对重点普法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采访了3位省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实施“五五”普法规划的最后一年。“五五”普法规划启动4年多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五五”普法规划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切实加强对“五五”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知识得到较为广泛的普及,  相似文献   

5.
《中国司法》2010,(7):F0004-F0004
武汉市于2006年正式启动“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市、区、各部门、各单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大胆创新,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工作,全市500万对象接受了普法宣传教育,“五”普法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广大公民法律意识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
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的“五五”普法规划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五五”普法决议,对法制宣传教育在依法治国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出了准确定位,也赋予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以新的、更重的历史责任,为新形势下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动力,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各地、各部门普法依法治理职能部门及其从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同志如何不辱使命,进一步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理念的创新上下功夫。“五五”普法规划明确要求,要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7.
一、"五五"普法任务胜利完成、成效显著,为新形势下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五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大的有力监督下,各地各部门高度负责、勇于创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五五"普法规划得到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8.
“一学三讲”,即“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是“五五”普法规划明确提出的普法任务。本文作者从“一学三讲”与普法工作的目标、重点内容、普法的形式和方法及普法评价标准的关系方面,阐述了“一学三讲”的提出是对上述重要问题深层次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五五”普法第三年,也是检验普法成果的关键年。为切实提高“五五”普法效能,江苏省海门市司法局在日前召开的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大会上,提出狠抓“六个结合”,全面加强今年的法制宣传工作。 一是法制宣传进机关与依法行政结合起来。今年,该局将加大对各执法机关普法工作的考核力度,把“五五”普法教育,作为检验各机关依法行政、执法水平、执法效果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守法成效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司法》2006,(6):1-1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和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五五”普法的序幕徐徐拉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五五”普法规划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决议,最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联合召开了第六次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为推动“五五”普法规划的实施作了总动员。实施“五五”普法规划,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鉴定启动的“令状主义”与“随意主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鉴定的启动是鉴定制度的核心内容.本文对世界各国鉴定启动模式的利弊和变化趋势以及鉴定启动的目的进行分析后发现,鉴定启动的法官控制模式更合符启动鉴定的目的,同时为克服法官控制模式启动鉴定的弊端,应当赋予当事人平等的请求鉴定权,并建立与之配套的技术顾问制度.  相似文献   

12.
关于"法律"一词是如何使用的,在中国的康熙时期和孟德斯鸠时期进行比较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之间存在间接而又重要的联系.经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并且深入理解"法律"一词的"世界流通"问题,进而从新的角度理解中西法学关系.而知识社会学的方法对近代这段历史研究有着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13.
沈菊生 《行政与法》2004,(11):81-84
如何对行政垄断进行科学分类,是反行政垄断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理认界和法律实务界对行政垄断两种形态即地区垄断和部门垄断虽然有较为一致辞的认识,但因两存在较多的交叉重叠,也由于两者在然害性质和然害手段上基本相同,所以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两者的区分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4.
商标先用权的立法确认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既体现了“使用”的价值得到了立法者和司法者的认可, “使用”在商标权取得过程中的地位藉此得到了明确,也充分弥补了我国商标注册制的缺陷与不足.但由于我国《商标法》相关规定的局限性,商标先用权在适用过程中仍然可能出现困难.为此,应当将对“商标”的保护延伸至“商业标识”,并强调商标的实际使用及其在先性而非其影响力,同时应当正确理解商标在先使用的主观状态.  相似文献   

15.
16.
姜明安 《法学家》2004,(1):13-15
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了一系列相应的重大措施.其中之一即是"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7.
李兰英 《现代法学》2005,27(4):74-78
德国关于间接故意与有认识过失的合一论的主张与我国学者所提出的复合罪过的概念各有特定含义,“合一论”的罪过形式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类型划分和观念为前提。复合罪过现象的原始含义不同于合一论。应该结合我国《刑法》分则的具体罪名来进行真正复合罪过形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思想发展第三阶段中最为成熟的作品,尼采本人亦将其称作"第五福音书"。聚焦于该书第三卷,"论幻觉与迷"一章囊括了尼采思想殊为重要的三个方面,即在隐微术背景之下人的"上升"、"复返"、"形变"。本文通过梳理"论幻觉与迷"的内容意涵,管窥尼采思想的总趋势,从而对"上升"、"复返"、"形变"这三个形异而质联的概念形成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法学"中核心部分的导论,在对"全球化"概念进行背景性阐发的基础上,确立全文的分析框架及参照依据,并概要性地说明相关理论问题的建构以及具体的论证步骤。通过阐明当下的"全球化"实为一种可争辩的过程,从而开放出全球化的话语斗争维度以及中国或中国法学参与并型塑全球化的可能性,进而主张应当从中国立场出发,以中国为思想根据、以"世界结构中的中国"为分析框架、根据中国自己的理想图景就当下全球化进程及其方向进行积极的反思和重构。  相似文献   

20.
“警察”,“公安”与“治安”概念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兆端 《政法学刊》2001,18(4):34-36
"警察"与"公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警察"概念,既可以作名词用,又可以作动词用,指国家或政府中负责社会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执法职能的专门机构、人员力量及其职务行为或实践活动过程."公安"概念是一个状态名词,指"公共安全"或"公共安宁",表示社会秩序安宁的状态."公安"概念如果不加"人员"、"队伍"、"机关"、"工作"等主语词,就很难说是指"警察".从现代社会治安实践与理论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看,我们必须在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上使用"治安"概念.我们在使用"警察"、"公安"与"治安"概念时,必须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正确处理好科学规范与使用习惯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