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青年辅导:青年工作一个亟需拓展的领域》(载于《中国青年研究》1992年第3期)搁笔之后,笔者期望就这个课题作更广泛的探讨,本文则是在上文基础上的进一步探讨,以期引起国内青年工作界以及教育界的重视。青年辅导,青年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任何一项青年工作都源于社会需要尤其是青年发展的需要,青年辅导工作也不例外。当我们把青年辅导界定为“为青年发展提供的一种主要是心理上的辅助、协助和服务”时,其前提就是青年在发展中有这样一种需求,也存在这  相似文献   

2.
卖场     
为了方便会员的生活需求,《中国女性》读者俱乐部推出"卖场"板块,为所有会员提供服务。我们的宗旨是——以"中高档品质,低档价位"满足会员需求。  相似文献   

3.
“宗教需求”与宗教存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产生及其演变的复杂过程 ,揭示了宗教存在本身的复杂性。在宗教的存在状态中 ,是什么因素能让一种宗教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而又使另一种宗教半路夭折 ?关于“宗教是什么”的众多分歧 ,也说明了宗教存在确实具有某种变数。而“宗教需求”就是在宗教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因素。一、关于“宗教需求”“世界上有多少宗教 ,就会有多少宗教的定义”①“宗教是什么”既是宗教存在的基本常识性的问题 ,也是正确理解宗教存在的重要问题。从宗教同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 ,可以说 ,宗教就是一种需求 ,是随时满足人类各种精神和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4.
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自己的梦想来照亮前进的道路。2012年11月底,在观看《复兴之路》展览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深情阐释中国梦。之后,《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刊发了数十篇专家学者对中国梦的研究、分析文章,探讨“什么是中国梦”、“如何理解中国梦”、“中国梦的意义”、“如何实现中国梦”等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为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政》2001,(6):1
随着《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的实施,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开始步入有行业规范可循的发展轨道。今后,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不折不扣地执行《规范》,一丝不苟地按《规范》办事。要做到这一点,恐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还需要经历一个较长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必须解决几个认识上的问题。 要深刻领会“以人为本”的宗旨。通观《规范》全篇,“以人为本”的崇高理念贯穿始终。在社会福利机构,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服务对象”为本,也就是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本。一切从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既是制定《规范》的基本理念,也…  相似文献   

6.
关注"民工"的社会地位与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民工”中主要是青年,他们也有城市青年一样的梦想。城市里有很多新奇的东西是他们向往的,或者是想尝试的。正是“民工”这股力量,改变了中国农村的面貌,推动了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丰富了城市的生活。“民工”,他们工作之余在干什么,想什么,国家及社会各方面都应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7.
香港社会长期以来被人称之为“政治冷感”的社会,青年人一般对政治漠不关心,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参与程度都很低,传统的青年服务(工作)也以侧重于解决青年问题或满足青年成长和发展的需求为其工作指向,以文康服务为主要的服务模式.然而,这种冷感的社会参与现状与传统的青年服务模式,在80年代受到了香港社会发展的猛烈冲击.  相似文献   

8.
1908年,《天津青年》曾发表文章,满怀激情地向国人提出了三个问题:“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1932年,刘长春参加了美国洛杉矶奥运会;1936年,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的梦想也实现了;2008年,在三个问题问世百年之际,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整整一百年,中国人的奥运梦想终于实现了。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5,(24)
<正>最近大陆知名唱歌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跨越海峡,走进台湾高校举行巡回音乐会,获得热烈反响。该节目为不少音乐爱好者提供实现梦想和展现才艺的舞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参加角逐,当中也包括来自宝岛台湾的青年歌手。两岸青年以歌会友,共唱"中国好声音",是增进对彼此了解和认识的很好途径。  相似文献   

10.
无论“空巢青年”存真亦或去伪,无可否认的是在资源大量聚集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存在着一群过着“独”生活,为“生存”与“梦想”而活着的青年群体。我们可以从社会中的“人”、现实中的“人”与个体化的“人”三个维度去思考其存在的原因,从而制定更多针对青年人的“托底”之策、“筑梦”之策,让青年人实现梦想、赢得尊严。  相似文献   

11.
陈建华 《探索与争鸣》2023,(3):161-176+2+180
22岁的王国维从外省来到上海,随即被推到时代风潮的前线。近代上海五方杂处、包容多元,从中孕生出一种讲求诚信和实利的精神形态,而青年王国维独钟情于“哲学”,他以《教育世界》为基地,广泛引介其所谓“纯粹哲学”,为上海迎来“形而上学”的高光时刻。可以说上海也因为王国维,在诚信和实利的基础上更产生某种超越性的精神。王国维从叔本华转向康德,即希望中国人放眼世界、正视现实,树立科学、理性的世界观,他以哲学为纲,以美育为目标,从思维方式、学术传统、大学学科、美育普及到国民人格等方面建构了一套制度移植的现代性方案。然而,哲学“可信”而不“可爱”,理性与感情始终处于矛盾状态,这是王国维的悲剧所在。沪上十年,青年王国维扮演了输入“理性”之光的角色,然而“理性”却激起他的感情反弹,使他对理性的局限产生警觉,也由此给我们提供了一面反思中国“现代性”的历史之镜。  相似文献   

12.
青年的消费需求走向代表了当今青年人消费的一种发展趋势,也客观地表现出青年消费的心理状态和消费热点。对青年消费需求走向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对青年的消费需求有所了解,以给以引导;另一方面还能给企业及生产部门提供重要的需求信息,使这些部门及时调整生产能力,不断改进产品样式及服务方式,以推动供求关系的协调发展。 当今青年消费需求的走向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  相似文献   

13.
李汉秋等委员:您们提出的《关于建议以3月5日为志愿者节的建议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从2000年开始的每年3月5日,为困难群众和社会公益事业提供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大多数地区青年的习惯做法,共青团中央因势利导,将每年的3月5日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固定下来,并在全国范围大力推行。“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一经推行就得到了广大青年的积极参与和全社会的广泛认同。每年的3月5日,都会有数百万青年志愿者以优抚对象和老年人、残疾人、下岗职工、五保户等困难群众为重点,深入社区、农村、灾区送医送药,开展助老、助残、法律援助…  相似文献   

14.
《青年探索》创刊十五年了。 十五年前,《青年探索》创刊主编朱小丹在发刊词说:“探索青年,就是探索时代、社会和未来”。我们受命于时代,也受命于我们的同代人。我们将以脚踏实地的工作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尽责社会,开拓未来。因为,我们同样属于青年。 我们属于青年,因为我们热爱青年。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有生气的力量,青年是社会  相似文献   

15.
赵林楠 《前进》2013,(6):46-46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同志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他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揭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人的梦!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我始终深信一句话:“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绝不能没有梦想。”正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有着梦想,我们才历经坎坷依然前行;正因为我们的民族有着梦想,我们才饱受沧桑信心不改。  相似文献   

16.
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是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必然“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从而也为激发人的内在驱动力提供了新的条件。 一 人们追求什么,从根本上说,是与人们需要什么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的包括生产活动在内的一切社会活动的初始的和基本的动因。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以迄今为止最好的方式满足着人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研究报告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突出特点是社会参与面广、参与程度高,参与主体从原先的相对被动型发展为积极主动型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已从单一性走向多元化和多样型,从集中性、短期性走向社区化、持久化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从扶助社会弱势群体的初期生长点,走向关注人的总体生存状态“党团主导,专门机构发动,单位协助,大众支持”的运作模式,标志着“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组织机制建设已进入健康配套发展的时期在“谁来管、如何管”两个基本问题上,“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已取得重大突破;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机制运作有效,管理手段不断走向制度化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在经费筹措的灵活有效和资金管理机制的严格与规范等方面的探索,为我国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开创青少年事务与政策研究的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事务与政策”是一个国际性的话题,从世界青年事务的形成与发展,我们可以了解国际社会对青年发展的关注和走向,也可以对我们的工作提供借鉴。世界青年事务形成与发展的三个关键点世界青年事务形成与发展有三个关键点:第一,1985年,联合国设立“国际青年年”。以“参与、发展、和平”为主题的国际青年年的设立,促使国际社会以新思路关注青年问题而成为国际青年事务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参与、发展、和平”的主题思路的确立,使青年工作逐步走出了冷战思维,东西方对抗远离青年的自身利益,而走向了关注青年自身发展,从而创造了良好的生存…  相似文献   

19.
自去年第7期《性工具是残疾人的一种性出路》一文发表后收到各地残疾人的大量信件,咨询、汇款购买性工具,他们的要求特别迫切。如有的男性来信讲:“一位身残性功能只能勉强完成的男子是无法满足其妻子获得性享乐的需求的。”有的残疾人没有能力和条件寻找性伴侣,他们讲“我身残,欲不残,非常感谢你们能想到我们并提供有关服务。”也有些男女本身并无残疾,但性生活不和谐,他们也迫切希望使用性辅助工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回声:年轻人,别老站在圈外宋延阿我是一名大学老师,也是《今日中国》的读者。贵刊第7期《关注“新失业群体”》的报道刊出时,正值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毕业,读完这组文章,感触良多: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关注青年就是关心我们的未来。从“青年就业”这个实际问题着手,实实在在地关心青年人,体现出《今日中国》作为国家级刊物的责任感和良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