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这一决策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2.
《支部生活》2010,(7):26-26
今年6月,一份洋溢着乡土气息、青春活力和民族风情的刊物——《青年村官》专刊(内刊),从壮乡苗岭走来,走近大学生“村官”,走近广阔农村,走近广大青年。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着眼于加强“三农”工作、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强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培养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根据中央精神,我省从2008年起,计划5年内选聘1.3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相似文献   

3.
对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工作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业玲 《党建》2009,(7):44-45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着眼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有利于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优化党政干部来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输送生力军;有利于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4.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立足实际、着眼长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近期,个人结合调研走访,就如何因地制宜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工程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学习导报》2012,(13):14-14
2008年,党中央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形成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到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0,(8):40-40
问: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嘎查村任职计划指的是什么?答: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嘎查村任职计划,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改善农村牧区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嘎查村任职。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嘎查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是共青团员的,可安排兼任团组织书记、副书记职务。  相似文献   

7.
《宁夏党校学报》2012,14(2):81-83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建立大学生村官队伍管理工作长效机制,使大学生村官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对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与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建设》2011,(4):53-54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一项抓基层、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甘肃省从2008年开始,先后选聘了2317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3年来,选聘工作和大学生“村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今年甘肃省的选聘工作将于第二季度开始,为了让广大高校毕业生进一步了解掌握大学生“村官”的有关政策情况,本刊将甘肃省大学生“村官”政策问答予以刊登.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9.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如何做好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培养和使用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也为镇、村机关培养年轻后备干部,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自2008年以来开展了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为切实做好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的引导、培养工作,本溪县结合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11.
《党的建设》2011,(9):56-56
我省2011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各市州录取分数线正式确定,经过各项选拔环节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将可以享受10项政策待遇。其中,不但可以一次性发放安置费2000元。还将比照本地乡镇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确定工作、生活补贴标准。在村任职期间,将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工伤保险。  相似文献   

12.
《前线》2009,(7):46-48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自2006年以来,北京市认真贯彻中央精神,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三年来,共选聘大学生“村官”8136名,基本实现了“每村有两名大学生”的目标。三年来,北京市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取得哪些成效和经验?如何实现“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3.
《支部生活》2009,(10):25-25
9月11日下午,省委在昆明召开欢送2009年度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视频会议,为即将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送行。  相似文献   

14.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自2008年以来,盖州市共安置10名省委选聘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如何建立大学毕业生“村官”培养使用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已经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人才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从2006年开始,山西省晋中市就有计划、分步骤地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已经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毕业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自2007年以来,我省选聘了3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目前全省64%的行政村已有中组部和省委统筹选聘的大学生村干部。选聘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扎根基层、勤奋工作、无私奉献,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推进四川“两个加快”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海东地区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把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教育、培养和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开篇的话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如何把他们培养成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和基层干部后备人才,这是从上到下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朱岩 《求贤》2009,(3):1-1
近年来.各地按照中央关于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精神.选聘了一批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基层工作。2008年,中央有关部门对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作了部署.截至年底,又有7.8万名大学生“村官”奔赴新农村建设一线任职。目前.这些大学生“树官”正活跃在农村基层.  相似文献   

20.
《天津支部生活》2009,(5):28-29
2008年7月,我市组织开展了首批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选聘工作。经过层层遴选和培训,122名高校毕业生到东丽、西青、津南、北辰、武清和静海六个区县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近一年过去了,他们在各级党组织的帮助、培养下,已逐渐生根、发芽,大展身手。让我们随着镜头,走近这些大学生“村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