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网络“自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自我实际是真实自我、想象自我和分裂自我的综合体,归根到底是现实社会交往主体行为方式在网络世界的体现。因此,网络"自我"身份不仅是新型网络交往行为的结果,而且反过来对网络行为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是负面影响。健康网络"自我"观念的确立是人际健康网络交往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2.
网络公关是传统公关和信息技术的综合,由于网络环境不断深化,在其发展中出现了歪曲事实、制造舆论操作舆论等一系列异化现象。这种异化现象无疑对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造成恶劣影响。建立健全网络公关市场,加强法律、行政机关和网络媒体自身的监管能够有效治理网络公关异化现象,促使整个公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子非 《楚天主人》2012,(9):28-30
他们遍布网络的各个角落,他们的人数难以计量。他们在网上时聚时散,像农民工一样接受打包业务,靠注水发帖获取报酬。他们当中有商业策划者,也有伪装民意、打击竞争对手的非法牟利者。他们是"网络水军",一个随网络发展而生成的新职业。凤姐、犀利哥、小月月、贾君鹏、封杀王老吉事件、3Q大战热闹的网络事件背后,都会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的行为因为具有隐秘和不可控性,常被指向法律和道德的禁区。他们的生存壮态如何?面对他们的出格行为,法律又该如何说话?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但网络也是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垃圾"——非法网络公关、虚假信息传播、网络暴力层出不穷,甚至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还借助互联网进行网络谣言散布和违法信息传播,严重危害网络生态环境的安全. 或许有人认为,网络作为虚拟空间,不受法律调控,但从本质上讲,互联网只是科技发展下产生的一种新应用,它所涉及到的社会关系不过是传统社会关系的延伸而已,绝非一种独立存在.互联网不同于现实世界的主要表现在它的虚拟性、开放性和即时性,这些特征虽说会使互联网空间的行为模式与现实世界有所不同,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否认法律的调整意义.  相似文献   

5.
龚蕊 《乡音》2011,(6):26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利用网络应用展开公关、营销已成为一股新热潮。不规范的网络公关行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互联网传播秩序和正常舆论导向,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污染了人民群  相似文献   

6.
张丽萍  李文慧 《前沿》2014,(21):197-199
对网络流行语的认知、态度及使用行为,反映着蒙古族大学生网络社区的融入程度以及对网络文化的接受程度。笔者研究发现,网络流行语已经进入蒙古族大学生视野并得到他们的广泛认知;大部分蒙古族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能够接受并能或多或少加以运用。笔者认为,蒙古族大学生在网络世界里不是客人,他们对网络社区采取了积极接纳和主动融入的态度,对民族文化之外的网络文化体现了较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引发了网络结社现象,催生了大量网络社团。网络社团的参与活动与行为既有正面、积极的作用,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特别是非理性、非法的网络参与,其危害性表现为:无序参与网络政治、恶意追逐商业价值、"恶搞"主流文化、诱发社会群体事件。本文的研究旨在正视这些问题行为、分析成因并提出治理对策,规范网络社团的参与行为、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8.
面对一个网络虚拟化、分散化、有组织化的网络传销犯罪,如何发现线索、锁定犯罪嫌疑人、掌握传销组织运作结构,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网络分析法从"关系"角度出发,研究网络传销犯罪组织的成员及其组织结构关系,进行量化和质化研究。侦查人员通过对网络传销案件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人员流的"关系"信息收集,运用具体社会网络分析法图表和矩阵的思想,构建出整个网络传销组织的"虚实"两层次的社会结构关系,并进行碰撞对比,以分析网络传销组织的成员体系、结构特征、运作框架和行为目标,进而为打击网络传销犯罪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网络媒体是一种新型的警民沟通渠道,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对称和警民互动,有可能带来和谐的警察公共关系并实现双赢。公安机关应培养网络公关意识,加强公安网站建设和推广,充分发挥网络公关在警察公共关系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网络已经成为中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深刻地影响着他们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形成。文章通过调查发现:聊天交友是中学生上网的最主要活动;网络在中学生中将成为新的具有号召力的社会化媒介;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信息获得、秩序行为、道德观念和文化反哺等方面;中学生受网络影响主要是缘于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的双重魅力。  相似文献   

11.
王锦冰 《人民论坛》2012,(23):150-151
网络的兴起使人类的生活、行为等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变化。网络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的产生,网民在实施网络行为时自律存在缺失,则需要由社会的制约机制去约束网络行为。当经过严密的外力约束形成"自然反应"时,他律即转化为自律,实现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统一,有力地规范网络行为。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是我国网络使用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网络给他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培养大学生的"网德"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大学生应具备爱国、诚信、尊重、无害、责任感、节制等"网德",培养这些"网德"除了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道德修养外,培育一个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也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新生代”也适时而生。他们是网络社会的主体,对网络文化“一网情深”,宁愿相信网上有的,也不相信自己思考的。网络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活动效率,扩大了他们的认识范围,增长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拓宽了他们的交往范围,扩展了他们的交往能力,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尤其是网络对他们的道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促进其道德建设;另一方面,也给他们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网络的全球化,易导致他们道德价值观的错位、伦理情感的疏远、道德人格的缺失、道德意识的弱化、道德责任的丧失、道德行为的失衡。[1]因此,研究“网络新生代”道德建设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新生代”也适时而生。他们是网络社会的主体,对网络文化“一网情深”,宁愿相信网上有的.也不相信自己思考的。网络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活动效率,扩大了他们的认识范围.增长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拓宽了他们的交往范围,扩展了他们的交往能力.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尤其是网络对他们的道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促进其道德建设;另一方面,也给他们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网络社区是网络社会的基本单位,网络社区既有匿名用户也有实名用户,两者的行为差异对于探索网络伦理的形成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复兴论坛"跟帖内容的分析,探讨了网络匿名行为与实名行为之间的差异,分析了导致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匿名行为与实名行为进行了伦理辨析,最后探讨了网络实名制的利弊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论多元共治网络诈骗防控体系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我国网络诈骗犯罪整体呈上升趋势,人均损失同比呈增长态势,虚假兼职和网络金融理财诈骗尤为突出。鉴于网络诈骗犯罪具有新的实施方式,包括移动快捷支付为诈骗得逞提供便利条件、网络诈骗平台由QQ大量转移到微信、网络兼职和微商成为诈骗的重要方式,以及新的行为特点,包括网络金融诈骗犯罪持续高发、网络色情诈骗犯罪大量涌现、小额诈骗成为网络诈骗的突出特点,结合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原因,包括犯罪行为的智能化与隐蔽性、诈骗行为的广泛性投放与成本低廉、个人信息泄露与缺乏"具体怀疑",应建立"网络用户+运营商"配合、"运营商+监管治理"联动、"网络用户+公安机关"并举的多元化网络诈骗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以"郭美美与红十字会危机"为例,回顾了因"郭美美"微博炫富照导致的中国红十字会长达半年的舆情危机传播事件发展历程,并运用危机公关5S原则对中国红十字会危机公关的应对情况作了评价;梳理了危机发展过程中红十字会应对危机的基本走势和实际效果,总结了危机舆情呈现出的信息扩散多元化、信息互动共享快以及信息传播失真等发展特点;提出了非政府组织应对网络危机的新媒体公关策略,即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性,在危机潜伏期进行舆情信息的收集,在危机发生后进行危机信息公开与舆论引导,在危机恢复期进行公关传播活动以重塑非政府组织的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18.
李杨 《前沿》2008,(2):80-83
2l世纪是网络化、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在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对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政治态度等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导致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异化。这其中固然与大学生特殊的心里特点有关,更与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后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名为开心网的SNS网站先是风靡于白领,之后吸引了大量在校大学生加入,大学生中的"开心族"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共性网络行为的新群体.这种网络行为既能帮助大学生释放压力、满足虚拟的人际需求,但也可能使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更难以适应现实生活.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探究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动因和应对策略,期望能为高校的一线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网络欺凌是通过手机、互联网等电子通讯方式,持续针对无力保护自身的受害者实施的攻击性的和有意的行为.它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的一种欺凌的新形式,是欺凌行为在网络空间的延伸.网络欺凌行为与传统意义上的欺凌行为的基本构成要素和目的是大致相同的,网络欺凌行为具有欺凌行为的基本特点,但是它又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网络欺凌的产生,既是出于发泄情绪,也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网络欺凌颠覆了欺凌的"力量原则",欺凌者只要拥有较强的互联网操作技术,就可以对网络世界中的弱者进行欺凌.相对于传统的欺凌来说,网络欺凌的危害可能更大,监控的难度也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