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政府在群体性事件中能否实施积极合理的危机公关,不仅关系到事件的妥善解决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关系到政府形象的维护和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我国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危机公关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强化政府危机公关意识,培育危机公关人才队伍,建立专门的危机公关部门,丰富和协调使用各种公关手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危机公关管理体制等措施来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危机公关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我国已进入了一个突发事件高发时期,突发事件正在考验着我们的新闻媒体。新闻媒体作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值得研究。新闻媒体肩负着时代的话语权,要切实担负起社会责任,承担好职业角色,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更好地传递信息、维护好社会稳定,构建与政府良好的的互动关系,化解危机,妥善处理问题,展示新闻媒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策略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群体性事件不断爆发,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并以其强大的社会破坏力影响着社会的秩序。政府在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暴露出公共危机预防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网络、缺少专业的危机处理机构等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安全阀”系统、强化公众危机意识、培养政府危机处理能力、建立信息沟通网络等措施有效解决并努力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突发公共事件严重威胁公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现代政府必须全面增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当危机爆发时尽量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我国政府在长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须从预警、决策、社会力量动员等九个方面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美两国危机管理体制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典,苏丹红事件,美国9.11恐怖事件,印度洋海啸等危机事件的发生,使公共危机管理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美国的危机管理体制是比较先进和完善的,本文通过在法律、政府部门设置、信息透明度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中关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比较,揭示出了我国危机管理体制方面的不足,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并围绕着政府如何建立危机管理机制,从立法、政府、信息流通、社会参与、危机意识和预警机制的建立五个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各种利益关系和权力格局的调整,导致现实社会中潜伏着诸多不安定因素。这些因素一旦激化,很容易产生具有破坏性的公共危机事件。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是这类事件的直接面对者和处理者,能否有效化解危机,将直接反映其治理能力,也影响着政府在整个社会中的形象和权威。  相似文献   

7.
应对危机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中,近年来各种危机事件的频发,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安定,构成我国政府管理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而媒体作为传递信息的平台、联系政府和群众的纽带,是危机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群体性事件既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考验着政府的治理能力。针对当前国内各地频繁出现的群体性事件,政府需要积极开展危机公关工作,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消除其社会影响。但是,实践证明,政府在群体性事件的危机公关中存在着危机公关意识不高、公关队伍建设不足、公关手段单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为此,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立场出发,政府需要提升责任意识,健全公关队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公关手段多元化,从而提升危机公关水平和治理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责任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如何应对公共危机成为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公共危机的特性和政府的公共性使得政府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发挥着主导功能.政府也不是万能的.处于非常规状态下的危机情境中,政府的危机治理能力面临着现实的困境:危机预警意识淡薄、法律体系不健全、信息机制不完善、社会整合能力差.这些问题影响着危机处理的效率和效果.为此,要增强危机意识、健全危机法律体系、完善信息机制、动员社会力量,提升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危机管理是现代政府一项重要的行政职能。要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关键在于预防。通过预防,可以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维护政府权威和提升政府公信力。当前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危害越来越大,但我国政府在危机事件预防管理上还存在不足:缺乏独立常设的危机预防管理机构,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法律法规不完善,公共安全教育落后等。因此,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成立独立常设的危机管理控制指挥中心,制定专门的、系统性的危机预防法律法规,加大对社会公众的安全宣传教育,强化政府危机预防功能,以此减少危机事件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随着自媒体交流、维权、动员、参政、监督等功能的进一步深化,"被时代"现象对青少年社会化进程带来的影响在日益强化。其正面影响是利用网路表达诉求;关注社会关心民情;网络监督推进政改。负面影响是语境负面,以偏盖全;不易查实,极易扩散;随意夸大,诋毁政府。直面"被时代"现象,应该使青年充分认识到:"被时代"现象体现了政府开始更加关注民意、关注民生;说明了中国越来越民主,老百姓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政府有关部门在接受老百姓的意见;折射出人们权利诉求在觉醒,也正在督促政府有关部门改进官僚主义作风。剖析"被时代"现象,在深层次上,应该进一步引导青年:理性看待事物,认清事物主流;善意利用网路,关注青年成长;防止愤青语感,化解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12.
公安“三基”工程建设是系统解决长期困扰公安工作机制性、体制性、保障性问题。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工程。在“三基”工程建设中,“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基层公安机关必须做实做强“六大软件基础”,即信念坚定的思想基础、扎实过硬的素质基础、灵敏高效的信息基础、底蕴丰厚的群众基础、上下贯通的组织基础、和衷共济的社会基础,以全面提升公安工作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3.
公安机关作为党和政府的一支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担负着维护和谐社会持续稳定的艰苦使命,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方针,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公安机关“三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公安工作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稳定,着力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4.
老子"无为"思想的提出,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历史的发生与发展证明,老子的"无为"思想在战乱时期是不适合的,甚至是消极的;但在和平时期,尤其是在今天的社会里,老子的"无为"思想有着发挥指导作用的场所。人类社会的前进是在有为中进行的,然而有为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甚至是灾难。因此,在今天社会,我们需要保持无为心态,更需要尊重自然,尊重社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以无为之心态,行有为有意义之积极事。  相似文献   

15.
能力建设是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人民警察的"驭剑"能力是其克敌制胜,履行职责,完成使命的基本条件。面对日益严峻的治安形势和越来越高的工作要求,"亮剑"精神是人民警察战胜敌人、保护人民的精神支柱,但如何培养与其相适应的"驭剑"能力,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全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沪外国人"三非"案件的增多,不仅影响了上海市社会治安的稳定,而且扰乱了正常的出入境管理秩序。公安机关要以世博安保工作为契机,完善"三非"案件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7.
瓮安事件对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28”瓮安事件已经成为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标本性事件。事件在慎用警力、引导舆论抢占先机、尊重公众知情权、坚守程序正义以及防止地方黑恶势力借尸还魂等方面给了我们很有益的启示。面对利益博弈的现状.公安机关在处置工作中要有新思维,防止硬性打压和人为放大,从而轻易滑入处理政治事件或办理刑事、治安案件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检察官后语”是近十年来人民检察院为了配合检察文书改革而进行的一种探索和尝试。但其推出后,似乎背离了其设置与改革的初衷,并没有得到预期的、一致的支持与喝彩;司法实践中,在经历了一段短暂的“繁荣”以后,正在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这其中所暴露出的一些弊端以及反映出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9.
“两抢”犯罪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严重侵扰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成为城市高发犯罪类型。应针对城市“两抢”犯罪低龄化、结伙性、残忍性、选择性等特点,因人、因时、因地采取不同的策略。有效地防范“两抢”犯罪。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网民的数量也快速攀升。网民的迅猛增加和自媒体平台的广泛使用对公安工作影响巨大,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安机关,应当审时度势,加大对互联网的管控力度,同时加强警察自媒体建设,占领互联网舆论阵地。近年来,公安机关逐步认识到警察论坛、警务微博和微信等自媒体的强大功能,并开始重视警察自媒体建设,发挥其在警方权威信息发布、加强警民沟通、宣传警察自身形象和提升公安机关公信力方面的作用。各级公安机关应当认真总结警察自媒体建设中的经验教训,转变观念,解放思想,进一步重视警察自媒体尤其是非官方自媒体建设,鼓励和支持民警参与活动并规范管理;综合利用各种自媒体平台,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警察自媒体建设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