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武  尹经宇 《现代法学》2002,24(3):73-77
对国有企业进行产权改革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一条全新思路。本文作者试图通过对国有企业产权及其改革进行经济与法律分析 ,结合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一系列主要问题 ,旨在提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由于产权改革的不彻底导致了国有企业改革中问题百出,步履艰难。本文从我国对国有企业中国有资产的界定的历史沿革出发,通过对国有资产所有权、股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分析,理顺改制后的国有企业中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与国有企业的法人财产权的关系,以排除国有企业法人中国有资产所有权与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而产权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十多年来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企业的深层次矛盾,大多数国有企业仍然效益低下,无法脱困。笔者从国有企业的产权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国企改革中明晰产权的必要性,并进一步论述了国有企业的产权归属,以求对我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发展,稍尽绵力。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公司产权制度,但公司产权制度并不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唯一模式。我国的国有企业千千万万,类型不一,不能都改为公司制。我们应当进行具体分析,看哪类国有企业取公司产权制度,哪类国有企业取其他产权制度。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经济领域里的重大变革,同时也是一次法治领域里的重要实践,是一个把法律运用于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依法塑造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法律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认真贯彻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迅速落实《决定》中提出的各项战略措施,是今后一个时期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全面总结了二十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经验,阐明了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意义,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指导方针,提出了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这是动员全党,全社会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现就检察机关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为国有企业改  相似文献   

7.
日本国企改革的法律分析及对我国国企混改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秋霞 《法学论坛》2016,(1):144-150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摸索,混合所有制经济已逐渐发育成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重要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企改革方向之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迎来热潮.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的国有企业进入衰退期,日本政府对其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改革.通过改革,日本的铁路、通信、航空领域的国有企业相继从国家所有转变为混合所有的股份制公司.经过混合所有阶段之后,部分混合所有公司中的国家股全部退出.日本国有企业在实现混合所有及混合所有企业运营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不足.从法学的视角对日本国有企业改革进行研究,能够为我国正在推进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些许制度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一些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负性变化,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心理、焦虑心理、自我封闭心理、偏执偏激心理、厌学心理。其成因有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对策应该是物质解困、思想解困、心理解困、学习解困、自我解困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而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根据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去年12月,中央决定成立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和中央企业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以加强党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工作的领导和监督。那么,加强监督与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企业改革、发展是什么关系,国有企业领导人应当怎样对待监督,加强监督怎样结合实际有效进行?带着这些问题,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央企业工委副书记郑斯…  相似文献   

10.
一、国有企业改革遇到的重要难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有企业经历了扩大企业自主权、两极分离、转换经营机制等一系列改革,在当时的条件下.对搞活国有企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这些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变换企业的经营方式,而没有触动企业制度本身.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固有的弊端并没有因此而根除,企业依然难以搞活。经过十多年来改革实践的不断探索.使我们认识到.企业改革进行制度创新.才是搞活国有企业的根本途径。因此.在企业改革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所谓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1.
邵宁 《法人》2004,(10):122-122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之后, 在《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推动下,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在近几年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以多种形式放开搞活为指导方  相似文献   

12.
改革19年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却进展缓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突出的一个问题,是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债务危机。国有企业的债务,主要是银行的贷款,也就是说银行是国有企业最大的债权人。据统计,1993年的国有企业流动资产,平均95.6%来自银行贷款。由此可见,客观地追溯银企之间的债务问题源由,找准问题症结,并有效地加以解决,是消化银行的不良债权和降低国有企业的员债率的客观要下,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法律手段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根本保障□宗先俊于树青在产权问题研究中,依法进行产权界定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对产权依法严格科学界定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改革实行“两条线同时推进”,即通过产权转让,使部分小型国有企业走向“非国有化”,通过股份制...  相似文献   

14.
贯彻《公司法》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艳 《政法学刊》2001,18(5):15-17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搞好国有企业改革,不仅是关系到国民经济运行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国有企业改革有着必要性,其改革的方法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且要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处理好几个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也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跨世纪的战略决策。深入贯彻四中全会精神 ,充分运用检察职能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改革开放以来 ,党中央召开全会专门研究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还是第一次 ,并且作出了重要《决定》。这无论是在我国国有企业发展史上 ,还是在我国…  相似文献   

16.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法人概念的引入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相应地,国有企业的内部自治结构治理也发生很大的变化。文章介绍了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企业法人概念被如何引入的,以及引入法人概念后国有企业自治结构的治理,从而阐述法人概念为国企改革提供了一条理论通路,是改革成功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7.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法人概念的引入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相应地,国有企业的内部自治结构治理也发生很大的变化。文章介绍了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企业法人概念被如何引入的,以及引入法人概念后国有企业自治结构的治理,从而阐述法人概念为国企改革提供了一条理论通路,是改革成功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8.
10月下旬,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了检察机关贯彻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座谈会,会议要求各级检察机关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依法打击危害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各种犯罪活动,加强执法监督,加强预防犯罪工作,保护国有经济安全,保护国有企业的合法权益,保护国有企业人员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党中央为推动国有企业跨世纪改革和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9.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司法制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采取的一项重要的关键性措施。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要建...  相似文献   

20.
林瑜 《中外法学》1997,(3):100-103
<正>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我国国有企业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资产所有权职能,全民财产在数量上的宠大性,种类上的复杂性和分布上的分散性决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长期性和艰难性。本文试图从发展企业集团的思路,探讨国有企业改组的方向,以期为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