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年前我们曾对印度经济的前景进行了乐观预测,不出所料,八十年代下半期印度超额完成了“七五”计划指标。激动人心的迈向“千福年”的九十年代来临了,印度经济前景如何?我们仍不悲观:九十年代,印度经济仍将稳定持续增长,也有可能出现印度经济的繁荣! 一印度经济经过40多年的发展,基本上摆脱了“贫穷恶性循环”和“低水平均衡陷阱”,正向“成熟阶段”前进。 (一)农业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印度农业经过“土地改革”和“绿色革命”,在七十年代末,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1985年商品储备粮高达2,800万吨。1987—88年度,印度遭遇百年未有的特大干旱,但未出现粮  相似文献   

2.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印度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使印度的综合国力大为加强。人们开始议论 ,在新的世纪里 ,中国经济和印度经济将会改变世界经济格局。进入新世纪之初 ,在世界经济普遍衰退的情况下 ,中国经济和印度经济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在未来的二十至三十年中 ,印度经济能否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不仅对于印度综合国力的增强至关重要 ,而且对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也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理论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 ,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印度经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杨怡爽 《东南亚》2013,(2):57-61
印度零售业涉及的利益面广且容易政治化,因此理解零售业的改革与开放所遇到过的波折乃是理解印度改革与开放波折的关键所在。零售业改革说明,印度一直面对的不是政府庞大或干涉过多的问题,而是一个在许多领域内政府行动不足的问题。改革若能顶住压力逐步取得成功,印度将会朝着更加开放的市场和社会继续前行;如果再度遭到挫败,无论是印度政府、印度的民主制度和改革前景,也许都将陷入更加难以想象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印友经济的发展前景 ,不仅关系到对未来印度综合国力的评估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亚太世纪或亚洲世纪是否到来 ,及国际经济格局乃至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等重大问题。作者在对印度经济发展前景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主要运用数学统计方法 ,对印度经济发展前景进行某些推理分析。作者认为 ,本世纪中叶 ,印度要成为发达国家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要成为中等发达国家还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印度自1980年实行经济改革以来,经济增长率年均为5%,摆脱了前30年平均为3.5%的低速度。由于去年达10%,本年度结束的“七·五”计划年增长率将超过5%的指标。在国际局势趋向缓和、印度经济形势看好的情况下,印度更加雄心勃勃,有人声称“90年代将是印度的年代!”明年即将实行的“八·五”计划草案,把经济年增长率指标定为6%,提出了解决人民衣、食、住、教育、就业等鼓舞人心的口号。这虽是在大选前的宣传,但有一定客观基础。其经济发展潜力和经验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2003/04年度印度经济增长率预计达8.2%。新财政年度已过半,头季度GDP增长率达7.4%。尽管由于国际原油涨至每桶50美元,西南季风雨量减少13%以及约7%的高通货膨胀率,印度国内外的主要机构将年度增长率调低到6-6.5%,但是总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一直是印度国民经济的最重要部门。目前,印度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仍占27.66%,全国人口的73%生活在农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如棉麻纺织、制糖、制茶等)在全部工业产值中占的比重仍然偏高,农业的丰歉直接影响这些工业的发展;同时,印度农业还提供了大量出口商品,对其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国际收支状况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印度农业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仍然是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90年代以来,以纳拉辛哈·拉奥总理为首的印度政府,在特定的国内外政治经济条件下,开始进行全面的经济改革,以期逐步摒弃几十年来一直实行的行政控制与许可证模式的外贸和工业管理体制,提高经济效益,使一切经济活动以市场为主导,把印度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后的印度经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产生极为重要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印度经济发展,但是其影响并不大。为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印度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适当的政策措施,使已经降温的印度经济依然保持较快增长速度。随着世界经济逐渐复苏,印度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9.
印度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众多的名胜古迹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大量游客,使印度成了重要的游览胜地。近年来,印度旅游业取得了明显的发展,对国民经济起到了有益的作用。一、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印度独立后,旅游业一直在稳定、持续的发展,八十年代以来,发展更快,到印度旅游人数从1960年的12.3万增至1980年的80万,增加了5.5倍,1985年上升为83.7万,1986年和1987年分别上升为106万和115万,1987年比1980年增加1倍多。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收入也不断增长。1980年旅游外汇收入为48.2亿卢比,比1969年的3.33亿卢比增加13倍多,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中印两国在双边经贸领域、区域性多边经济关系和全球性多边贸易体制中开展相互合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印度互为近邻 ,双方的经济增长都很快 ,有相互合作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和潜力。加之印度广袤的国土 ,众多人口为后盾的商品市场 ,略逊于中国的发展状况和双方曾一度长时间的中断经贸往来的历史背景 ,使得中国的企业在印度大有可为。本文就目前不断升温的中印关系出发 ,分析印度的政治、经济、市场环境 ,探讨中国企业在印度投资和贸易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印度制造”是印度莫迪政府的一项重要经济战略,目标是将印度打造成制造业大国,推动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让21世纪成为“印度世纪”.莫迪政府出台一系列举措,改善营商环境,吸引外资,鼓励创新创业.但受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质量不高、民主政治效率低下等多重因素制约,该战略落实步伐较为缓慢.“印度制造”已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和晴雨表.  相似文献   

13.
印度信息经济的发展及其前景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近年来 ,人们纷纷议论着 ,2 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是信息经济时代。以信息经济为特征的新经济使美国保持了战后最持久的经济繁荣。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未来经济发展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 ,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高新技术。发达国家竞相发展信息技术 ,掀起发展信息经济的浪潮。许多发展中国家也不甘示弱 ,印度就是其中一个。经过艰苦努力 ,印度信息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信息经济正在成为印度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部分。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今年南亚之行前夕指出 ,印度经济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之一。它那欣欣向荣的高技术部门是全球…  相似文献   

14.
今年5月中旬,印度连续进行了5次地下核试验,总理瓦杰帕伊随后宣称印度“已成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并扬言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将随时使用核武器,为了掩盖其霸权主义野心,印度当局把矛头直指中国,大肆散布“中国威胁”论,并捏造大量事端,赤裸裸地为其核试验制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印度对外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最明显的就是印度参与自由贸易区的力度越来越大。尤其新世纪以来,印度已经同多个国家和地区缔结了自贸协定。综合来看,印度自由贸易区战略包括了政治和经济利益诉求。就发展前景来看,虽然有若干有利因素,但挑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日本海经济圈设想的主要内容是苏联出资源、日本和南朝鲜出资金技术、中国和朝鲜出劳动力,开展以日本为主导的经济合作。日本的目的是发展北陆地区经济、扩大资源来源、寻找投资场所、向社会主义国家推行“民主化”、诱使苏联归还北方领土及插手朝鲜半岛事务。由于日本海沿岸各国(地区)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及基础设施不足,日本海经济圈形成过程中将会遇到许多障碍,近期内只能成为一个低层次的松散的经济结合体。  相似文献   

17.
印度与独联体各国的关系──存在的问题和前景石岚[编]INDIAvsTHECIS:RENEWINGRELATIONS¥ShiLanThispaperisaninformativestudyofindia'srelationstotheCIScountr...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印度在逐渐成为“世界办公室”的同时,也试图成为“世界工厂”,从而加速制造业发展。本文在分析印度加速制造业发展的态势及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分析了印度制造业的发展前景,作者指出,印度制造业可能获得较快发展,但能否成为“世界工厂”,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代下半期,即印度“七五”计划时期,其经济前景是低速增长或是中速增长,还是快速增长?这是个举世瞩目的问题。近来,印度官方和大多数经济学家对其经济前景是抱乐观态度的。印度新任总理拉吉夫·甘地对泰戈尔国际和平大学代表演讲时说,印度经济“已准备好以非常快的速度前进,我们的雄心冲云霄”。1985年9月17日印度计划委员会全体会议批准的印度第七个五年计划草案规定,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率为5%。  相似文献   

20.
当印度为自己的计算机软件业生产基地建立起卓著的声誉后,又开始推进制造业发展战略。欲与中国竞争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以及渴望印度成为中国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工厂”成为印度发展制造业的战略愿望。印度发展制造业有着许多有利和不利的条件。印度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产业特征是以发展资本技术密集的制造业为先导、主要是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推动以及制造业需求市场是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相结合并以内部市场为主导的特征。印度制造业发将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但印度要实现其制造业的战略发展愿望,和中国竞争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则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