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要闻     
《瞭望》1998,(37)
克林顿访问俄罗斯美国总统克林顿9月1日至2日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2天的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他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署了有关国际关系、军事领域相互信任以及经贸合作等问题的一系列双边文件。在签字仪式后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两位总统都指出,这次访问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在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于3月20日宣布在全国实行“特别治理”之后,美国总统克林顿当天发表声明,表示支持叶利钦,并期待着4月初同叶利钦在加拿大的温哥华举行会晤。叶利钦这一非常措施在国内引起很大震动,在国际上也令人关注,克林顿的反应反映着美国对俄政策的主要考虑。  相似文献   

3.
10月17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解除列别德的安全会议秘书和总统国家安全助理的职务。叶利钦讲话时神色严肃,讲完话当即在解职命令上签名。短短几分钟的电视画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再也不能容忍列别德桀骜不驯的行为,决心把这位将军请出克里姆林宫。 叶利钦作出这一决定是他同列别德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列别德近日的一些作为则加速了总统作出以上抉择。 首先,据内务部长库利科夫10月16日说,列别德打算通过“非宪法途径”夺取政权,并已就此同车臣分立主义分子达成密谋,得到1500  相似文献   

4.
黄泳 《瞭望》1994,(41)
9月26日至29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以主权国家元首的身份第三次访问美国。同前两次一样,叶利钦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强调了一番两国的“伙伴关系”;但不同的是,两国领导人坦率承认,美俄之间也存在分歧。克林顿称,美俄之间是“并不完全一致的伙伴关系”,叶利钦则认为,美俄就象一个家庭似的,免不了要“争争吵吵”。西方舆论认为,美俄伙伴关系正在进入“蜜月后时期”。  相似文献   

5.
莫斯科专电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将于3月19至20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会晤,重点讨论北约东扩、削减核武器以及俄美双边关系等问题。北约东扩计划则是这次会谈的主要议题。 叶利钦和克林顿这次在双边关系发展不畅、双方龃龉增多、利益冲突加剧的情况下举行会晤,能否消除阻碍俄美关系发展的障碍,象叶利钦在今年国情咨文中所希望的那样产生促使俄美结成战略伙伴关系的新动力,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6.
国际要闻     
《瞭望》1995,(45)
美国总统克林顿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0月23日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了4小时会谈后宣布,他们在如何执行波黑和平计划、削减战略核武器和加强核安全及俄军加入在波黑的维和部队等问题上,“达成了完全一致的意见”,但双方在维和部队的指挥问  相似文献   

7.
正值夏季休假的俄罗斯,其政坛又惊雷滚滚。叶利钦总统于吕月9日宣布解除担任总理不到3个月的斯捷帕申的职务,任命联邦安全局长和安全会议秘书普京取而代之,同时指定普京竞选总统,成为自己的接班人。在去年3月以来的18个月内,叶利钦总统4次更换政府总理,这在世界大国近代史上绝无仅有。表面看来,这是不严肃的轻率之举。实际则不然,这是叶利钦总统根据俄罗斯的具体局势,经过精心准备而采取的重要战略部署,以扭转目前不利于叶利钦总统的下届议会选举和总统选举形势,确保叶利钦政权的连续性,以便在叶利钦不再担任总统后俄罗斯能继续…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9,(24)
美国会议员控克林顿违宪美国联邦地区法院6月3日开始就26名国会议员控告克林顿总统“违反宪法”一案展开辩论。作为原告的26名议员认为,宪法没有赋予美国总统对外宣布战争的权力,因此,美国对南联盟的战争行为是非法的。南联盟接受和平协议与北约军方会谈千破裂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6月3日决定,接受俄罗斯总统特使切尔诺梅尔金、芬兰总统阿赫蒂萨里及美国副国务卿塔尔博特提出的和平协议,南联盟政府当天开会后发表声明,表示支持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上述决定。5日开始,北约代表和南联盟军事代表开始就南联盟从科索沃撤军问题举…  相似文献   

9.
美国为新的美拉关系定调●吴永恒美国在8月间接连宣布了两项对拉美国家的重大措施,一是取消向拉美国家出口先进武器的禁令,二是给予阿根廷“非北约军事盟友”的地位。这两个动作发生在克林顿总统今年5月首访拉美之后,又在他预定今年10月再访拉美之前,因而格外引人...  相似文献   

10.
国际要闻     
《瞭望》1996,(23)
克林顿宣布将无条件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 美国总统克林顿5月20日宣布,他已决定无条件延长给中国的贸易最惠国待遇。按惯例,美国总统必须在6月3日之前作出是否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的决定,国会如有不同意见,可在总统决定宣布后30天内采取立法行动,但总统有权否决国会反对延长最惠国待遇的议案。 联合国同伊拉克达成石油限量出口协议 经过长达三个半月的谈判,联合国和伊拉克5月20日终于在联合国签订了允许伊拉克限量出口石油的《谅解备忘录》。《备忘录》说,目的是为了有效执行安理会986号决议。《备忘录》要求伊拉克制定详细的食品、药品等物质分配计划,保障公平分配,并要报联合国秘书处批准。  相似文献   

11.
莫斯科专电 9月3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格鲁吉亚国务委员会主席谢瓦尔德纳泽和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议会主席阿尔津巴在莫斯科“总统饭店”的会议大厅签署了最后文件,决定从9月5日12时起在阿  相似文献   

12.
平壤专电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1月18日至20日对韩国进行了正式访问,从而揭开了俄罗斯亚洲外交的序幕。 叶利钦利用访问汉城的机会宣布俄罗斯是一个亚洲国家,重视远东地区事务。他建议建立亚洲安全机构,以监督本地区的裁军和防止武装冲突。他宣布俄  相似文献   

13.
美欧关系的新调整──评克林顿的欧洲之行吴志强美国总统克林顿1月18日结束了他就任以来的第一次欧洲之行,美欧关系进行了新的调整。克林顿此行的中心任务是解决安全问题,重新确立美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总的来说,克林顿达到了他的初衷,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通过了美...  相似文献   

14.
叶利钦总统于7月3日竞选连任获胜,并于8月9日宣誓就职以来,俄罗斯政治生活中有几件大事比较引人注目:包括政府改组在内的人事变动,车臣危机,反对派重新组合以及叶利钦的健康状况。这些不仅构成了俄当前政坛的主旋律,而且关系到未来政局的基本走向。 在人事方面,叶利钦首先任命丘拜斯为总统办公厅主任。这位主管过国有财产私有化的前第一副总  相似文献   

15.
美俄摩擦升温谭东白苏联解体,两大集团剧烈军事对抗的"冷战"格局随之结束,国际局势总的趋向缓和。但是,世界上没有出现人们所期望的天下太平,特别是在去年12月5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欧安会首脑会议上与美国总统克林顿激烈交锋,强烈批评北约东扩政策将使欧洲陷...  相似文献   

16.
美国总统克林顿9月1日至2日对俄罗斯进行了两天访问,与俄总统叶利钦举行了自去年3月以来的首次正式会晤。正如所料,访问没有取得重大实质性成果。作为访问的结果,双方签署了若干关于军控和双边关系的文件。但西方舆论指出,这些文件多半涉及具体问题,谈不上有什么...  相似文献   

17.
美国总统克林顿上台两年来,通过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五次会晤,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和文件,说是双方关系已进入“成熟的战略伙伴新阶段”。但是,两国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龃龉也不断增多。随着海湾地区今年10月危机和波黑局势再度紧张,彼此之间在不少方面的矛盾和抗争可说是有增无减。 近月来,波黑内战骤然升级,穆族频频向塞族发动攻势。国际舆论认为,这与美国近期公开站在波黑穆族一边并且立场日趋强硬有关。美国不仅私下向穆族提供军备,而且还在10月28日向安理会提出要解除对穆族武器禁运决议草案遭到拒绝之后,11月11日由总统下令单方面取消对波黑穆族实行武器禁运。  相似文献   

18.
莫斯科专电 美国总统克林顿7月6日对拉脱维亚首都里加进行了约7小时访问,在那里同波罗的海三国——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的总统进行了会谈。7日,克林顿访问了波兰。这是克林顿对上述4国的首次访问。据报道,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讨论敦促俄罗斯从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尽快撤军、俄罗斯军队撤走后如何在波罗的海三国建立安全体系问题,以及如何使上述四国尽早成为北约正式成员国的问题,以加强它们与美欧的关系。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就决定从波罗的海三国撤军,驻立陶宛的俄军已于1993年8月31日前撤完;根据今年4月达成的协议,俄罗斯军队将在今年8月31日撤出拉脱维亚,但俄同爱沙尼亚的裁军谈判的障碍尚未消除,主要分歧是:俄方对爱沙尼亚境内讲俄语的居民受  相似文献   

19.
继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美后,1998年6月,美国总统访问中国。当江泽民主席与克林顿总统的手握在一起时,我们不能不想起一位美籍华人:1996年12月16日晚,他应邀出席了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举行的圣诞晚宴。这是克林顿当选总统以来,在白宫会见的唯一的华裔代表。1997年11月2日,在美国南加州侨界举行的欢迎江泽民主席访美的晚宴上,他代表侨界向江泽民主席亲手赠送了“治国有方”的牌匾。这是江泽民主席此次访美参加的唯一一次侨界的欢迎宴会。  相似文献   

20.
莫斯科专电 俄罗斯联邦第五次人民代表大会第二阶段会议10月28日至11月2日在莫斯科举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会上作了经济改革方案的报告。 叶利钦总统提出的这一方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稳定经济;二是非国有化。他建议采取强硬的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