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环境保护是全球范围内人们的共同责任,公众成为海洋环境保护的主要力量,因此,公众参与制度成为现代民主国家海洋保护环境的重要制度。近年来,南海周边各国都加快了对南海的开发利用,导致了南海海洋环境的恶化。我国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有助于南海海洋环境的保护。针对目前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还存在参与范围狭窄、公众参与的权利不明确、参与的程序没保障等问题,应在南海海洋环境保护中先行试验,以完善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而言,将海岛及周边海域作为相互联系的整体,开展环境保护立法非常重要。近年来国际国内环境保护立法中新增加了一些原则和理论,但我国现行海岛及海洋环境保护立法中对这些原则和理论的借鉴和体现尚显不足。我国需要积极参与国际海洋环境保护制度建设,需要从国际的视角,借鉴国际海洋环境制度的先进成果,紧密结合我国海岛海域生态环境实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海域环境保护立法。  相似文献   

3.
林宗浩 《河北法学》2011,29(2):173-179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合理开发海洋与有效保护海洋环境成为各国特别是沿海各国的重要战略选择。韩国是三面环海的国家,在海洋环境保护特别是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方面,有很多我国引以借鉴的制度模式和经验。最近,海洋环评制度与陆地环评制度分开实施的一些探讨和制度实践,相信对我国海洋环评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肯定会提供有益的启示与经验。  相似文献   

4.
在海洋石油开发过程中,石油污染损害赔偿是石油污染事故的核心问题.美国的《石油污染法》确立了石油污染损害赔偿制度,明确界定了可申请赔偿的六项“损害”,确立了赔偿的标准,设立了用于清理和赔偿的溢油损害赔偿责任信托基金.而我国没有专门的石油污染法,海洋开发石油污染损害赔偿制度散见于有关海洋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中,且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美国相关立法的启示,对于我国建立与完善海上开发石油污染损害赔偿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骆志鹏 《特区法坛》2002,(70):42-43
海洋占地球面积百分之七十以上,人类的生存发展与之息息相关。随着对海洋开发的深度、广度的不断扩展,人类对海洋的依存性也越来越大。然而,与此同时,全球的海洋环境质量每况愈下,因此海洋环境保护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西方不少国家,早自60年代就开始先后制定了有关海洋环境保护的各类法律、法规,为共同保护好人类环境,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国家间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的国际条约。我国政府对海洋环境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南海海洋生态补偿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手段在环境保护中已经得到广泛运用。随着南海海洋开发的深入,南海海洋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建立南海海洋生态补偿制度是保护南海海洋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针对我国海洋生态补偿立法缺乏的现状,应率先在南海进行尝试,构建多层次的南海海洋生态补偿法律体系,明确南海海洋生态补偿的主体、补偿的范围和补偿标准,通过开征海洋生态税等措施拓宽南海海洋环境保护补偿资金来源,并完善南海海洋生态补偿的监管机制,促使南海海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有效建立以保护南海海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洋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各种海洋污染事故层出不穷,近日涠洲岛发生严重溢油污染,再次把海洋环境保护问题推向台前。然而作为调控污染海洋行为的有力手段,我国有关惩治污染海洋行为的刑事性规定却基本停留在空白的阶段,本文从对于污染海洋行为的刑罚的适用原则出发,借鉴国外先进环境刑法中有关刑罚的适用原则,探讨如何重构我国污染海洋犯罪刑罚适用原则。  相似文献   

8.
刘丹 《行政与法》2012,(3):111-117
2011年我国渤海溢油事故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尤其对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形成挑战。本文着眼于2010年墨西哥湾溢油事故中的相关赔偿问题,比较美国溢油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分析了渤海溢油事故中涉及的"海洋生态损害"的概念界定、责任主体与索赔主体、赔偿范围、索赔额度及评估标准等法律问题,总结并分析渤海溢油事故对完善我国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对当代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律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这些理论加以评析,提出当代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应然模式和应涵盖的主要内容,以促进当代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我国渤海溢油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尤其对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提出了挑战.在对渤海溢油事故所涉及的“海洋生态损害”的概念界定、责任主体与索赔主体、赔偿范围、索赔额度及评估标准等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后,还将揭示该溢油事故对我国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刘丹  夏霁 《河北法学》2012,(4):113-120
2011年我国渤海溢油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尤其对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提出了挑战。在对渤海溢油事故所涉及的"海洋生态损害"的概念界定、责任主体与索赔主体、赔偿范围、索赔额度及评估标准等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后,还将揭示该溢油事故对我国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现代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律的完善首先需要完备的基本原则。但是 ,各国关于现代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律的基本原则理解各不相同 ,国际公约对此规定亦不尽相同。笔者认为现代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基本原则体系应由可持续发展原则、国家主权原则、国际合作原则、合理分担责任原则及和平、公正、及时解决争端原则构成 ,并阐述了各基本原则应涵盖的主要内容 ,以期促进现代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护我国的海洋环境,同时将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通过国家立法程序转变为国内法规,我国的海洋倾废立法正在加紧进行。197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第一次在国内立法中提出了“倾废”的概念。该法明确指出“禁止向一切水域倾倒垃圾、废渣”。为贯彻《环保法》,保护海洋环境和资源,1982年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为进一步实施《海环法》,严格控制向海洋倾倒废弃物,我国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条例》,这样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海洋生态索赔案件存在索赔主体混乱、错位的现状,有关国家机关就索赔权的行使尚未能有效协调,不利于及时、有效地对海洋生态损害提出索赔。从中国海洋环境保护立法现状入手,以海洋行政主管机关的职能划分为视角,分析各职能机关的权限范围,理清有关国家机关海洋生态损害索赔权行使的界限,以确定和统一各类型海洋生态损害具体适格的索赔主体,并探索确定中国海洋生态损害索赔主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海洋环境保护法》),自1983年3月1日起开始施行。这是国家加强我国海洋环境管理、发展海洋事业的一项重要法律。  相似文献   

16.
《海洋法公约》在我国已生效十余年了,然而近年来我国同邻国有关海洋管辖权属的争端愈演愈烈,探索和平解决海洋争端解决机制便成了当务之急。充分利用《海洋法公约》,建立有关属于自己的海洋管辖制度,通过协商谈判解决争执无疑是解决我国面临的海洋权属问题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7.
2011年6月上旬,渤海蓬莱19-3油田发生溢油事故,由于其规模的巨大及相应处理的不合理,该事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海洋生态损害赔偿的法律机制并不健全,导致溢油污染的损害往往得不到充分合理的赔偿.因此,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对改善我国海洋环境和对油污损害进行合理索赔,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渤海溢油事故从法律责任,诉讼机制方面的分析,指出我国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浙江海洋经济法治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先凤 《法治研究》2014,(4):119-131
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离不开海洋法治的支撑,完善的法律制度及其有效实施可为浙江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污染防治及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浙江省适应海洋经济发展和转型的需要,将海洋方面的地方立法及时地列入了议事议程,在依法治海、保护海洋和利用海洋等方面迈出了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法律制度和政策尚难以满足环境保护社会实践的现实需要。本文通过对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立法与执法中公众参与制度的相对成熟的表现进行梳理,分析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立法与执法中公众参与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对环境保护立法与执法中公众参与模式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构建和完善我国环境保护立法与执法中公众参与的具体制度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第一部海洋倾废管理法,是1985年3月6日由国务院发布,同年4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自7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重。为了保护海洋生态平衡,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1982年8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就防止各种污染源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作了基本规定。其中对海洋倾废作了一般性规定。为了贯彻实施该法,切实保护海洋环境,国务院组织环保部门制定了这一条例。该条例属行政法规,共24条。其突出特点是实行倾废许可证制度。它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