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律师》2009,(1):14-14
《中国律师》杂志已经风风雨雨走过了20年.记得在1988年酝酿创刊的时候,我曾经有机会到杂志社来工作,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成。但实际上在创刊初期的那段时间.我有时候还经常跟杂志社的同仁们一起交流,出过一些主意、提出过一些想法。20年走过来以后,我觉得《中国律师》杂志确实是成绩非常大、业绩非常好。20年来,《中国律师》杂志宣传了我们国家的律师工作,  相似文献   

2.
大概是把《中国律师》杂志从第一期到一百期完整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读者之一。1988年,在我调到省律师协会的第二年,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主办的《中国律师》杂志创刊了。这个中央级律师刊物,是在我国律师制度恢复建立第十个年头,我国律师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她创刊伊始,就受到了广大律师的欢迎。由于当时我是律师队伍中的一个新兵,所做的《吉林律师》编辑及宣传工作又需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所以对《中国律师》“情有独钟”,从她创刊时起就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期刊物到手,我都是很认真地看,先是浏览,…  相似文献   

3.
《中国律师》2009,(1):15-15
做个简短发言,主要表达三个意思。第一点是代表司法部宣传司,代表肖司长,对《中国律师》杂志创刊20周年表示祝贺。第二点是作为业务主办部门,我们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服务工作。《中国律师》杂志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想法可以及时向我们反映,我们将尽量做好高质量的服务。第三点就是希望《中国律师》杂志越办越好。希望《中国律师》杂志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到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4.
《中国律师》2009,(1):20-23
刘军(北京市律师协会): 多年以来.一直得到了《中国律师》杂志的支持和指导,今天就提个建议。目前,全国各地律协都办有自己的杂志和网站.当然这些杂志是内部交流刊物,跟《中国律师》杂志相差很远.但实际上也发挥了在协会内部和本地区的宣传作用。因此我建议,是否《中国律师》杂志和全国律协.能够加强对各地律协办的这些杂志和网站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中国律师》2009,(1):15-16
尊敬的赵副部长、各位领导、各位律师朋友.大家上午好: 今天,全国律协、《中国律师》杂志社在这里举办简朴而有意义的座谈会,来纪念《中国律师》杂志创刊20周年。作为杂志社社长,我感到特别的激动和兴奋。在此,我代表《中国律师》杂志社的全体同仁,对出席座谈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律师朋友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6.
海内外著名的律师、本刊首任主编张思之同志,多年来始终关心着杂志社的发展。今年适逢《中国律师》创刊十周年华诞,张思之老先生又欣然接受我们的约请,记述赵朴初春先生为《中国律师》题写刊名的经过,给本刊来信,予以勉励。佳明主编:承您垂询赵朴老为《中国律师》封面题字诸事,谨连命奉告于下:赵朴老的仙风道骨,道德文章,我一向仰慕。他的书法骨力造健,端庄、飘逸俱备,给人以美感,似乎很能体现我们律师的风骨与品格。1984年,我曾通过友人牵线,请赵朴老为(北京律师)题过刊名。《中国律师》创办之初,那时数以千计的杂志封面…  相似文献   

7.
一本杂志,就如一扇开启的窗,透过这扇窗,能够看到外面世界的绚丽多彩。 蓦然回首,《中国律师》杂志已创刊20周年。透过这扇窗。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律师事业的崛起与发展、能够倾听中国律师的号角与脚步……  相似文献   

8.
《中国律师》2001,(10):8-8
近日,司法部律公司与全国律协联合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律师管理处、律师协会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律管处、律师协会及解放军总政司法局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2002年《中国律师》发行工作。“通知”认为,《中国律师》杂志是司法部主管、全国律协主办的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刊,是目前国内唯一以律师为核心内容的国家级法律月刊。创刊十三年来,《中国律师》不断创新和发展,已成为宣传律师工作成就的阵地,指导律师管理工作的工具,展现文明律师事务所和优秀律师不凡业绩和风采的舞台,提供律师业务信息服务的窗口,沟…  相似文献   

9.
自1998年《中国律师》杂志扩版后,越办越好,正像律师们说的那样:现在的《中国律师》好看了,耐看了,信息量大了,保存价值高了,可供研究的素材多了,律师业务的指导性也增强了。这一改革成果应功归于杂志社的全体同志,功归于司法部、全国律协的正确领导。在辽宁也有越来越多的律师喜欢订阅《中国律师》杂志。1997年之前,辽宁发行数仅有几百份,1998年之后,省律师协会加大了对杂志改扩版后的宣传,加强了征订工作的指导力度,连续四年来始终保持在2400份以上,基本达到了专职律师人手—册的目标。杂志社的领导让我们…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中国律师》创刊20周年。我是《中国律师》的忠实读者,210期,几乎没有拉下一期。我也是《中国律师》的作者,从1990年起,尤其是最近这两年,我在《中国律师》陆续刊登了10多篇文章,如果算上《中国律师网》,那就更多了。《中国律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不过,仅仅说《中国律师》是律师的良师益友似乎还不够,应当说《中国律师》正担当着社会的良心!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扩大信息的容量,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中国律师》经过紧张的筹备及精心地策划,其网站于2000年11月15日15时正式开通。《中国律师》网站(www.chineselawyer.com.cn)的开通将使律师业务交流简洁化,了解信息动态快捷化,并增加了杂志本身的时效性及信息量。 司法部律公司副司长、全国律协秘书长吴明德出席了网站开通仪式.他肯定了《中国律师》的这一大胆尝试,并提出了殷切希望。然后,他按下了网站的开启钮,宣布《中国律师》网站正式开通。 《中国律师》自创刊之日起,就…  相似文献   

12.
为了《中国律师》杂志的宣传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在金秋送爽的大好季节里,把同志们请到北京来,共同研究一下《中国律师》的宣传问题,目的就是怎样扩大杂志的发行量。《中国律师》杂志是律师业的一个喉舌和窗口,也是广大律师学习、宣传、交流的一个阵地。这个阵地如果办不好,或者说作用发挥不好,那么律师这么大一个队伍,没有一个宣传武器,没有一个喉舌,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中国律师》的宣传发行工作,重视《中国律师》杂志在律师业中的使用价值。现在我结合目前律师工作的情况,谈几…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二十及冠。《中国律师》杂志的20年的历程证明她作为中国律师的门面与喉舌是适格的,当可及冠。及冠者。以为加冠、弱冠,是以示成年。汉时,男子满20岁之后,举行“及冠”之礼,表示已经是成年人了。我作为中国律师的一员,巧的是执业年龄与《中国律师》的年龄相同,如今也是及冠之年了。而且我从《中国律师》的忠实读者到读者兼作者的20年经历,不仅有着同龄人经历上的相同感受,而且深感杂志是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律师》杂志在广大读者的关爱下,走过了不断成熟、不断发展的20年,这20年里。有挫折、有喜悦,有经验也有教训。在20岁生日之际,本刊将陆续刊登曾与《中国律师》杂志结缘的人们心中难忘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回顾过去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5.
自1995年7月以来,全国律协会刊《中国律师》杂志在新一届全国律协常务理事会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这些改革包括:1995年7月至12月对杂志社领导班子及内部机构的调整与设置;1996年在编辑思想和文章质量上的突破;1997年以改版为主要形式而向市场竞争迈出的大胆步伐;1998年为适应广泛的市场需求、吸引更多的社会读者而在内容、形式上做出的新的调整和增容……总结《中国律师》杂志几年来在探索与实践中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刊物定位准确《中国律师》杂志围绕“让社会充分了解律师,让律师…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广东科德律师事务所刘启良律师,曾学习过音乐创作,在律师执业近20年的过程中.始终有为中国律师创作一首歌曲的愿望。为纪念中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30年,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创作了一首《中国律师》合唱歌曲。现将这首《中国律师》合唱歌曲刊登于此,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关注和支持,使这首合唱歌曲能成为律师行业中的一首好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律师》杂志已走过20个春秋。这2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时期,是中国法制建设的春天,是中国律师业发展的康庄之路。《中国律师》杂志应运而生,与时俱进,已成为全国颇具盛名的法制杂志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律师》2007,(11):50-50
作为全国律协的一名工作人员,作为《中国律师》杂志的总编,刘桂明曾经为律师界奉献了12年,为此,他对律师事业倾注了一片深情。最近,他将自己对律师这个行业的深情款款、忧思绻绻全部倾注到了他刚刚出版的新作《律师中国》。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律师》的忠实读者,值《中国律师》创刊100期之机,认真地回顾一下我的律师执业生涯,我觉得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让我们为《中国律师》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共同努力。我的“两个凡是”我是1985年考取律师资格的,当时报考律师的目的主要是围绕着如何教学能自己去办一些案子。现在还记得当时写给校领导的报告内容及校领导的批示内容。校领导:为教好法律课(一堂好的教学,无疑是一次艺术享受),我参加了1985年律师资格考试并获台格成绩。为联系实践(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现提出去法律顾问处买习对案,请批准。何秋英1…  相似文献   

20.
我的案头,一直放着一期“又是一年春草绿”时的杂志 ──《中国律师》第四期。刘桂明总编辑《拥抱春天》 的“絮语”一直让我忘不了这个春天,即中国律师制度恢复20年的春天,亦即作者所拥抱的“律师的春天,法治的春天,改革的春天。”《拥抱春天》写得很美,很有意境,很有深度,使11万中国律师充满了希望。但作者又出了一道相当难的“律考”试题“你为什么当律师?”五个月来,我一直在想,我为什么当律师呢?没有想到数月思考得出的结论竟是:我本不想当律师。 可能与出身军人之家有关,从小我生性好动,在政法大学读书时还任校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