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工 《中国律师》2014,(10):63-64
福州发生一家两名幼儿中毒死亡案件,邻居念斌因被认为是犯罪嫌疑人受到司法审判。8年里,他三次被一审法院认定犯有投放危险物质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第二次被二审法院维持原判,而最高人民法院不予核准死刑。最终,二审法院在今年8月22日宣判:撤销一审法院判决;念斌无罪并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2.
石家庄市本田车撞人后调头二次碾轧一事经新闻媒体披露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一时间,人们纷纷指责肇事司机马英豪的恶劣行径。2006年6月30日。石家庄市中级法院宣判:被告人马英豪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06年12月22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审理此案。河北世纪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吕连根、耿彦辉为被告人马英豪进行了二审辩护。本刊记者旁听了二审审理全过程,并认真阅读了律师的《辩护词》。律师的辩护与记者之前听到的“案情”大相径庭。此次审理的重点是:本田车撞人后调头二次碾轧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辩护律师确认:一审法院认定被告人犯故意杀人罪定性不准,并针对一审判决的定性和检察机关的起诉书,就案件主要的四个具体细节提出了辩护理由和根据:  相似文献   

3.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使其永远不再危害社会的一种最为严厉的刑罚。判处死刑的案件与判处其他刑罚的案件不同,错判入监,尚有改判挽回的余地,而死刑一经执行,则再也无法挽回。因此,审理死刑案件必须极为审慎,容不得半点疏漏。这就要求各级法院在审理死刑案件时,必须严格依法办案,避免错杀、冤杀,确保死刑案件办案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 对死刑被告人上诉案件,高级人民法院既是二审法院,又是死刑核准法院时,应当如何完成死刑复核,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是合二而一论,这种观点认为,在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提出上诉,高级人民法院又有权核准这类死刑案件的情况下,死刑复核程序与二审程序合并为同一程序,二审维持原判的裁定,也就是核准死刑的裁定,死刑复核程序不再需要独立进行了。第二是依法免除论。这种观点认为,死刑  相似文献   

5.
[又讯]山东省泰安市原市委书记胡建学等6名领导干部违法犯罪案(本刊第4期详细报道过案情和一审判决结果)已终审,鉴于胡建学在二审期间检举揭发他人犯罪等情节,依法改判其死刑,缓期2年执行,对其他案犯维持一审判决。“泰安案件”终审  相似文献   

6.
《陕西检察》2000,(6):6-7,9
关虎、高春宏、王长江故意杀人、抢劫案,一审法院以高春宏犯抢劫罪判处其无期徒刑。我们认为对高春宏抢劫罪量刑过轻且对其故意杀人罪未予认定,经抗诉,法院最终以高春宏犯抢劫罪判处死刑,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决定执行死刑。抗诉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为依法准确惩罚犯罪,加强刑事司法领域的人权保障,确保死刑案件的办案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现对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第一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被告人上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应当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开庭审理。第二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  相似文献   

8.
案件简讯     
《中国审判》2012,(5):7-7
最高院吴英集资诈骗死刑复核案依法裁定发回重审2012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吴英集资诈骗死刑复核案依法裁定不核准吴英死刑,将案件发回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认为,被告人吴英集资诈骗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一审判决、二审裁定定性准确,审判程  相似文献   

9.
2020年2月14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开庭审理了孙文斌故意杀人上诉案并当庭宣判,依法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对孙文斌的死刑判决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此前,2020年1月16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孙文斌犯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审宣判后,孙文斌不服,提出上诉。  相似文献   

10.
律师在刑事案件一审中的作用,不再赘述。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有不少案件因被告人上诉或检察院抗诉,须经二审法院审判才告终结。律师在二审中与一审一样,是应该起重要作用的。然而有些人却认为“律师担任二审被告辩护人无意义,反正是维持原判”。这种看法对不对呢?  相似文献   

11.
■《千手观音》又惹官司遭百万索赔9月22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受理了原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舞蹈编导茅女士诉被告总政歌舞团团长张继刚、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侵犯其舞蹈作品著作权案。原告认为2被告严重侵犯了原告作品的著作权,并从中获取了巨额利润,应当对原告进行赔偿。据此,原告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2被告停止侵权、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人民币100万元。■我国法院首次突破华沙公约理论,判决美航赔偿烫伤乘客精神抚慰金(详见本期案件报道)■两高规范死刑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9月25日发布《关于死刑第二审…  相似文献   

12.
案情回顾: 因琐事引起纠纷,以地砖击打致人死亡的董伟,一审被法院判处死刑。二审法院维持了原判,并且经过死刑复核,签发了执行死刑的命令。在行刑前的4分钟,上演了一出现代司法史上罕见的“刀下留人”传奇故事。 作为故事的主角,朱律师认为自己“所做的只不过是通过法律渠道要求最高法院把死刑复核程序的权力收回来”。他的目的达到了。而  相似文献   

13.
李佳 《法庭内外》2014,(10):9-10
正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掌握分寸、量力而行。喝酒也是一样,每个人的酒量不同,要自我掌控,适可而止。一旦喝多,酒后失控,就可能在酒精的刺激下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有的甚至违法犯罪,悔恨终生。近日,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简称一中院)审结的被告人尤洪湧故意杀人一案,就是酒醉后激情犯罪的典型案件。25岁的北京市延庆县农民尤洪湧因酒后杀人被一中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同时,法院还判令被告人尤洪湧赔偿  相似文献   

14.
因判处死刑未被核准而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原一审、二审法院均应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原二审法院重新审判时未另行组成合议庭的,属审判程序违法。  相似文献   

15.
肖岳 《法人》2014,(2):65-66
正曾经的"中国企业改革十大杰出人物"曾成杰的商业生涯,最终以被执行死刑的方式终结2011年12月,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原湖南三馆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曾成杰犯集资诈骗罪并判处死刑。2013年6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曾成杰死刑,7月12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曾成杰执行死刑。曾成杰是2012年湘西集资被公诉案件中唯一直接被判死刑的负责人,该案件曾引发多起群体性事件和恶性案件,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稳定,其罪行极其严重。经法院认定,曾成杰以非法占有为  相似文献   

16.
案情申请执行人(原告)肖某与被执行被告)某设备公司除名纠纷一案,法院于1998年3月作出判决:一、被告对原告的除名决定;二、驳回要求被告补发工资的诉讼请求;被告应向有关部门补缴原告自6年7月1日起至本判决生效之日止老保险金。肖某不服提起上诉,二院于1998年10月6日作出二审判一、维持一审判决第一条、第三条;撤销一审判决第二条;三、被执行申请执行人补发工资17400元(自6年6月至1998年10月共29个月,每00元。自1998年11月1日起至执行止,仍按每月600元计付)。二审判效后,肖某于1999年1月26日向法请执行,法院立(99)33号执行案。中,被执行人于…  相似文献   

17.
二审法院的收案中有上诉案件,本来是正常现象。有些时候,有些法院的上诉案件,或者多一些,或者少一些,一般也不算什么问题。但是,像上海市各区、县今年头七个月一审的上诉率,竟高达百分之七十四的突出情况,确实是很不平常的。再看一看,从上诉案件中反映出来的,审判工作上确实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更值得我们注意了。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审判人员思想上不尊重案情事实,办案中不下功夫去搞清案情事实,判决时不以案情事实为根据。总之,他们远远不是忠实于事实真相,不是以彻  相似文献   

18.
死刑二审案件程序法律监督,是指为了维护司法公正,保障死刑正确适用,省级以上检察机关依法对死刑二审案件的立案侦查、审查起诉、一审及二审审判等各诉讼阶段的程序是否规范合法进行全程监察、督促的活动和制度。自2006年死刑二审案件开庭审理至今已四年有余,但我国关于死刑二审案件的程序法律监督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甚少。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宣告无罪难"的问题,辩护律师王永杰列举了宣告无罪难的种种情形,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永生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作为"死刑保证书"案的代理律师,王永杰列举了"寅告无罪难"的种种情形——一些应当及时宣告无罪的案件,往往要拖上三年五载后才宣告;一些本该法院依职权宣告无罪的案件,却要苦口婆心地动员检察院撤诉;一些一审程序就该宣告无罪的案件,往往要通过矛盾上交的形式推给二审法院去宣告;一些本该由下级法院宣告无罪的案件,却要通过层层请示上级法院后才予以宣告;一些本该由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就能宣告无罪的案件,却要通过与许多部门沟通协调达成共识后才予以宣告;还有一些本该在两审终审程序中就宣告无罪的案件,却因种种原因未依法宣告,导致无罪案件变成有罪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相似文献   

20.
案件     
《中国律师》2012,(2):85
吴英集资诈骗案二审维持死刑判决1月18日下午,浙江省高院对吴英集资诈骗一案进行二审宣判,维持对吴英的死刑判决,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复核。一审认定吴英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以高额利息为诱饵等手段,向社会公众非法集资人民币7.7亿元,案发时尚有3.8亿元无法归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