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年来,七师一二九团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和二三产业,逐步走上"少数人种多数田、多数人种少数园"的农业发展之路,促进了职工多元增收. 该团大力推广农业新科技,通过科技示范户、高产示范田、杂交棉稀播技术的推广和示范带动,不断提高农作物单产,增加职工收入.同时,鼓励职工承包葡萄和大棚,引导职工通过大棚特色种养实现增收目标,目前,三年生葡萄已到盛果期,亩产达1000公斤,优质果品率达80%以上,每年8月份开始客商就守候在葡萄基地现场订货,每公斤葡萄的销售价达到8元以上,每个生产定额可为职工创收5万元.畜牧业则通过协助养殖户贷款、划拨饲草地、建设规模化养殖小区等有效方式,引导职工快速发展畜牧业,目前在一连、七连、十五连分别建成三个畜牧养殖小区,三个养殖小区已逐步形成规模,养殖户达260户,全团各类牲畜存栏10625头只.  相似文献   

2.
"他是我们连的畜牧经纪人,跟着他干,我们致富有信心。"近日,在四师六十一团农六连回族职工马永富的养殖小区,职工马全胜指着正在给养殖户讲解牲畜养殖及疫病防治知识的"土专家"马永富向笔者说。  相似文献   

3.
2003年,沙吾列和来自富蕴县的26名大中专毕业生一起,积极响应自治区鼓励地方大中专毕业生到兵团工作的号召,来到了十师一八三团,成为了一名兵团职工。2004年,沙吾列通过参加连队领导岗位竞聘,成为一八三团基层连队的少数民族干部,从副连长到副指导员到副书记,一干就是8年。初任连官,沙吾列被分配到距福海县汗得捺特乡德孜别克村毗邻的十连工作,这一年,恰逢连队建设养殖小区。由于当时  相似文献   

4.
2012年四师七十七团自营经济户均收入3.2万元,人均收入0.8万元,自营经济已成为该团职工增收致富的"助推器"。集约化养殖园区促进了自营经济发展。近年来,该团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2个养殖育肥示范小区、1个草原禽养殖园区、1个细毛羊养殖示范园区。特色种植、养殖加快科技致富步伐。2012年,该团引进种植莲花白、胡萝卜等蔬菜1万亩,香紫苏3500亩,完成高效经济作物面积2万亩,在特色养殖业方面,六连职工汪源  相似文献   

5.
自营经济     
1.农十师实施“金边工程”,努力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环境,发展壮大团场,致富职工群众。近年来,新建职工住房108万平方米,9300户职工家庭3万多人喜迁新居。图为一八七团十一连职工在新房前院采摘蔬菜。(张文成 张新荣 摄) 2.今年,农五师八十二团经过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种植发生了很大变化,名品、优质、特色成了农产品发展方向。图为八十二团农工种植的牛角酥瓜5元一公斤很有市场。(张西安 摄) 3.农七师一二九团青年连工会积极鼓励青年职工发展多种经营,在搞好大田生产的同时,连队开设了苗圃种植、鸵鸟养殖及鸭鹅的饲养,使青年职工对特种种养殖有了较多的了解。图为青年女工在喂养鸭子时的情景。(薛立秋 摄)  相似文献   

6.
正十二师一○四团六连的程兴琼,是一位普通的职工,她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走出了一条多元致富之路,带领职工增收致富,多次被一○四团评为"优秀科技示范户"和"致富带头人",2014年5月被兵团评为"职工自主创业典型示范户"。程兴琼夫妻俩在一○四团六连种植桃树20亩,家有4口人,两个子女,女儿已工作,儿子在上高中。2014年家庭纯收入24万元,人均收入6万元。2015年家庭纯收入28.6万  相似文献   

7.
农一师六团把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作为致富职工的一条重要途径去抓,在政策上进一步进行了完善落实,在管理上进一步加大了力度,在服务上进一步加强引导。 为调动职工种植自用地的积极性,团连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并与1628户职工家庭签订了协议,确保职工种上放心  相似文献   

8.
"利用冬闲这段时间到‘职工书屋’查阅一些资料,多掌握一些种植技术,在生产中遇到难题也就能解决了。"去年12月3日,农二师三十四团十一连职工王义成笑眯眯地对笔者说道。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1月16日,在七师一二九团七连养殖小区,职工李富喜和妻子高梅正忙着给养殖的大小羊羔添加饲料,这对李富喜夫妻俩来说是自己每天必做的工作,李富喜高兴地说:这几年通过多元增收致了富,年收入在50万元左右。李富喜是一二九团七连职工,多年来,一直在连队承包种植棉花,在率先运用新科学新技术,精细化做好田  相似文献   

10.
光荣榜     
一、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农五师八十九团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魏丽光(女)农六师新湖农场一场一连农工 获得“屯垦戍边劳动 奖状”的单位(11个) 农一师一团 农一师四团 农一师六团 农一师新农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南口农场 农二师三十一团 农二师三十三团 农三师四十四团 农四师六十二团 农八师一五O团 农十三师红星二场 农十三师火箭农场 获得“屯垦戍边劳动 奖章”的个人(9名) 乔建新农一师四团一连职工 王宝祥农一师四团六连职工 王智儒农一师四团十二连 职工 赵志方农一师八团开发区 职工 陈小东农一师八团开发区 职工 度新才农一师新农开发…  相似文献   

11.
“巍巍天山白云缠/白云下面牛羊跑/赶着牛羊奔小康啊/小康路上多自豪/……!”当这首新牧歌唱遍一四二团三十一连满山遍野时,全连167户农工以饲养牛羊为主的庭院经济年收入已达40余万元,户均收入超过2800元,等于每户职工家庭平添了一个挣钱致富的好帮手。 这个连队地处312国道新疆安集海大桥南侧的天山脚下,群山环抱。全连规划面积3.5万多亩,其中草场1.4万亩,  相似文献   

12.
正在二师二十四团六连,有这样一户和谐幸福之家。夫妻互敬互爱,尊老爱幼,热心助人,邻里相敬、相亲、坦诚相待,职工之间和睦相处,他们用生活工作中平凡的事和满腔热忱谱写了一曲"和谐幸福"之歌,赢得了职工群众的赞誉,这就是多次被团评为"和谐小康家庭""孝老敬老"最美家庭的李怀英家庭。2000年李怀英从陕西老家来到二十四团六连,一干就是10余年,也由一个"外乡人"变成了真正的兵团人。丈夫周晓枫是兵团二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月,时年33岁的佘燕红走上了农七师一三○团十八连党支部书记兼指导员的岗位。当时,那个单位的许多职工还住在危旧房里。只要下雨,佘燕红都会逐一走访危房户,讲一些防漏雨、漏电、安全用煤的知识,动员他们参加危旧房改造。2004年,十八连维修职工住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近年来,选择到八师一二一团从事商贸、餐饮、服务的个体经营户越来越多,职工个体创业呈现多样化。截止目前,一二一团个体经营注册户达到了1600户,带动了7000多人的就业。卢顺通:从小打小闹到成立合作社"这批猪一卖完,我就可以纯收入25万元"。在一二一团二十五连科胜养殖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养猪大户卢顺通正在忙着装运育肥猪,这批500头育肥猪被昌吉一个体  相似文献   

15.
正"种植养殖两不误,劳务家务同兼顾,进厂务工能致富,走出家门奔康路"。这是四师七十一团六连职工的真实写照。连日来,在连队办公室,职工们正忙着领取订单作物兑现款。"看到没有,我在连队指导下种植的150亩甜菜收入近20万元。"兑现处,职工桑建民告诉笔者。据了解,去年六连种植的制种玉米、甜菜和高粱共为职工发放兑现款1067万元。在农业大丰收的同时,六连在促  相似文献   

16.
正养殖、餐饮、装潢,这三个不相关的行业能集于一人,这对于团场职工来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可二师三十团六连职工岑少伟却通过这三个不同行业实现了自己的增收致富梦。岑少伟夫妇2002年从河南支边来到三十团,先后在七连、六连从事农业生产,夫妻俩吃苦耐劳,懂得科学管理,近几年,种植的100余亩棉花每年也有六、七万元的收入,生活上很充实,但岑少伟没有满足于现状。  相似文献   

17.
正"没想到短短两天时间,我就挣了几千元。"7月6日,八师一四三团紫泥泉二连哈萨克牧工达带汗告诉笔者。去冬今春,一四三团引导职工利用冬闲进厂务工,种植温棚蔬菜,发展养殖业,开店创收……唱响多元增收曲。1-3月,全团实现职工多元增收1854.9万元,职均多元增收4980元,人均1812元。其中,二元收入户1944户,占职工总户数52.2%;三元收入户531户,占职工总户数14.3%;四元收入户32户,占职工总户数0.9%.  相似文献   

18.
农五师八十七团六连95%的职工近几年都喜迁新居,住上了三室一厅的砖房。可李永彬仍住在一个60年代建造的土房里,家里惟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台21英寸的电视机。可就是这样一个家庭,每年都要拿出3至5万元  相似文献   

19.
2012年,九师一六七团党委根据师党委下达的农牧工家庭人均劳务纯收入增收1000元以上目标任务,紧紧围绕"发展团场经济、推进产业化调整、促进农牧工增收"的思路,认真分析增收现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面对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团连干部不等不靠,积极动员职工抗灾自救,采取团内打工、输出劳务等多种增收措施,实现了农牧工家庭人均劳务增收1000元的增收目标.全团务工职工2107人,职均增收1783.58元;务工1168户,户均增收3217.47元;农牧工家庭人口2446人,人均增收1536.39元.  相似文献   

20.
"谢谢师团党委,谢谢师团工会,我们将不辜负上级领导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好好创业,早日致富。"这是5月19日,农十二师一○四团工会在六连、七连发放创业帮扶资金时,农工们发出的共同心声。据了解,农十二师工会为认真落实全总"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决定对团场职工创业项目进行帮扶。通过考察,师工会选择了一○四团作为试点单位,并拨付10万元的创业帮扶贷款,由一○四团工会具体实施。为了把职工创业帮扶项目做实、做好、做出成效,一○四团工会领导和工作人员多次深入连队职工家庭和田间地头走访,调研创业项目,最终在六连、七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