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近年来,山东省莱芜市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认真分析、深入调研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调整布局,整合资源,紧密结合莱芜实际,在全市农村实施“五个一”工程,即建一条文明街。一个小康(电子)书屋、一套家政档案、一套村庄资料、一个科技示范基地。力争3—5年内,  相似文献   

2.
裘东耀 《今日浙江》2006,(19):39-3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进一步凸显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8月30日,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在杭州召开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与会同志座谈交流了近年来各地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本刊摘要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徐宇宁 《今日浙江》2006,(19):42-4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进一步凸显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8月30日,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在杭州召开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与会同志座谈交流了近年来各地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本刊摘要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犬背景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如何充分发挥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山东省寿光市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根本性任务来抓,作为一项长期工程深入持久地加以实施,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努力.趟出了一条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陈雪嵘 《群众》2014,(5):18-19
社会好风尚的形成,离不开好载体的引领和推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太仓市“乡风文明岗”在提升农民文明素质、转变农民生活方式、推进城乡一体文明、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荣获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案例奖。  相似文献   

6.
社会好风尚的形成,离不开好载体的引领和推动。江苏省太仓市把“乡风文明岗”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首创于2006年的“乡风文明岗”在提升农民文明素质、转变农民生活方式、推进城乡一体文明、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荣获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案例奖。  相似文献   

7.
“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是贵州省遵义市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在农村开展300里赤水河流域精神文明示范带创建活动的重要抓手。这一做法  相似文献   

8.
王文娟 《今日浙江》2006,(19):44-4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进一步凸显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8月30日,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在杭州召开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与会同志座谈交流了近年来各地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本刊摘要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沾益县以农村精神文明为突破口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拓展渠道利用“墙体文化”这个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实行了“三村四化”新农村规划到哪里,“墙体文化”就宣传到哪里的工作思路,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力度,打造“群星文明”工程创建品牌。围绕农民需要什么,崇尚什么,反对什么,厌恶什么,把“墙体文化”与精神文明和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与村风民俗化文明化,倡导文明新风,提高生活水平有机结合起来,使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发生了明显变化,群众思想道德明显提高,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现在,“墙体文化”这一有效的而被老百姓欢迎、自觉接受教育的形式正在全县新农村建设中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江苏省海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改进中加强,在开拓中前进,取得了新进展,积累了新经验,在提高广大农民素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二次率先”注入了强大的活力。通过对长德村的调研,深深地体会到:如果说,崭新的楼房、宽阔的道路给广大农村强筋壮骨的话,精神文明建设则为之做到了提神补气之效。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赋予了新的任务,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阿克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嘹亮号角已吹响。如何正确认识和看待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切实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劲动力,是摆在我们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前的重大课题。解决“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目前阿克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战线上一项紧迫的任务和亟待探讨、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推双带”活动。即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农民素质提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吉林省通过开展这一活动,实现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壮大县域经济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农民素质.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南平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发现并推广了诸如改造“三堂”、“四进农家”、“农民学校”、“百姓知情室”、“道德堂”等几种新载体,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和欢迎。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山东省胶南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服务科学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着力在改善农村环境面貌的过程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在服务农民群众的过程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农民犯罪问题是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当前农民犯罪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经济转型期间的一种必然的但却是暂时的现象.解决农民犯罪问题的基本策略主要有: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加强农村民主与法制建设;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精神文明导刊》2007,(3):39-39
2003年初,吉林省委在全省开展了以“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农民素质提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主要任务的“一推双带”活动。三年来,吉林市对此项活动非常重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作为“一推双带”活动的牵头和组织部门,始终把此项活动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直接进入经济主战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载体,经过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7.
杨慧芬 《人民论坛》2010,(8):194-195
人文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搞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充实文化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挖掘和提高乡土文化的竞争力,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人文精神素质。  相似文献   

18.
张雪昆 《传承》2007,(6):62-63
政治文明是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政治领域的体现。在我国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把农民培养成为政治文明人;建设先进的人民民主制度;在我国农村率先完善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在我国农村率先建立对政府权力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9.
《精神文明导刊》2010,(12):14-14
1998年11月5至7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在山东省文登市召开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会议认真研究了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着力为农民办实事,引导农民奔小康,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20.
围绕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新农村建设目标,就如何加强农村农民精神文明建设,提几点探索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