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未走上或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落后国家,是否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的完整阶段而向社会主义过渡?过去人们一般都认为,这个问题是列宁首先作出肯定回答的;马克思、恩格斯并无这种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才能向社会主义过渡。近年来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已有了发展,通过研究证明:马克思、恩格斯不仅阐明了发达类型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而且提出了不够发达类型以及落后类型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即已经形成了三种类型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三  相似文献   

2.
姜佳杞 《学理论》2009,(31):162-163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一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社会主义准备条件、并必然要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采取了“借重私人资本主义”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方式向社会主义过渡,都是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的。  相似文献   

3.
论邓小平对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同一性的科学把握赵甲明社会主义既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又是资本主义的替代物。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作为过渡性质的矛盾统一体,将存在于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整个世界历史时代。而该矛盾统一体所具有的斗争性和同一性...  相似文献   

4.
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是新中国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难题,中国共产党交出了一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彩答卷。他们向全世界证明,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内仍要利用资本主义;可以用和平赎买的办法,变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以更加大胆地利用和改造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5.
列宁虽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能自发地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但他却和马克思、恩格斯一样。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可以孕育和形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形式。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本来是在继承资本主义成就基础上建立的、克服了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高于资本主义的一种新型社会制度。但是,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原先资本主义不太发达甚至很不发达而封建主义传统又转为深厚的国家。在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理应着重清除封建主义影响,大力吸取资本主义精华;同时不能急于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长期以来犯的历史性错误,形成了高度集权、个人专权的社会主义模式,同时又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由一国扩展到十几国,苏联模式推广到社会主义各国。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都重复了苏联的历史性错误,因此不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难以充分发挥出来,而且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中屡受挫折,甚至出现动乱。痛定思痛,沉痛的历史教训促使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和广大干部、群众深入总结,幡然醒  相似文献   

7.
论社会主义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李志凯1多年前,我国理论界就“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主要观点大体有三种:一是“大过渡论”,即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过渡,它包括整个社会主义时代;二是“中过渡论”,即向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那里,有三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模式:一种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暴力革命论,一种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过渡论(自我扬弃),一种是落后国家的跨越论。这三种模式反映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是多样的。在这种多样性中贯穿着马克思从条件出发、从国情出发、从时代背景出发的思维,也即从实践出发的思维。  相似文献   

9.
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开始,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世界历史时代(简称“过渡时代”)。70多年来,过渡时代走过了一条起伏曲折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探索出了一条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列宁关于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率先夺权政权,利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建设和发展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观点,对于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十月革命后列宁提出,苏俄小生产占优势尤其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状况决定了它必须以特殊措施向社会主义过渡;由于其无产阶级只占总人口的少数,因而必须以特殊措施向社会主义过渡;由于苏俄整体的文明程度比较低,所以必须采取特殊措施向社会主义过渡。列宁选择的特殊措施主要是:实施国家资本主义,启用旧社会过来的科技专家和生产管理者,改善农民生活和支持农民经济发展,允许自由贸易和发展商业,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因素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展对外贸易工作。列宁思想的现实启示体现在:各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是共产党人始终需要坚持的思想;共产党人必须善于选择适应本国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经济落后的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势必遇到对待和利用资本主义的问题。刘少奇在研究我国新民主主义经济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理论的过程中,在吸收毛泽东有关此问题基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利用资本主义的独到的见解,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越南人民的历史选择。世界在变,但时代未变,依然是十月革命开创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苏联解体并不意味着历史的终结,不能对民主社会主义抱什么幻想,第三条道路在社会主义国家根本走不通。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社会上出现了一股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有的人借口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反对四个坚持,大肆美化资本主义,丑化社会主义。他们提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会逐渐产生社会主义因素”,诸如在所有制方面的国有化、合作制、股份制及股权分散化;分配领域中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工人不同程度的参加企业管理等等,都冠以“社会主义因素”。随着这些因素的增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自然历史过程”。按照他们的说法,在这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可以不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就  相似文献   

15.
在本文的上篇中(载本刊1989年第三期),我从理论上考察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从实践中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条件,认定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已经孕育着某些社会主义因素的萌芽了。与此相联系,引导出一系列带有全局性的理论问题,这些问题在国内外经济学界已经引起热烈的讨论。下面,我就各方面普遍关注的几个热门议题,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一、通过暴力革命,还是和平过渡长期以来,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一直接受这样的观点: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十月革命后,列宁探索出一条落后国家利用资本主义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路。我国与前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利用资本主义问题上发生的曲折,与忽视列宁的迂回过渡思想、忽视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有关,并与斯大林的社会主义观有内在联系。中国现实的社会主义,要吸收和借鉴列宁利用资本主义迂回过渡的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7.
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是列宁首先提出来的,在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和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都存在过国家资本主义,起过积极的作用。那么,在新时期是否还存在国家资本主义,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推动四化建设和进一步发展爱国统一战线,都是有积极意义的。本文仅就这些问题谈点粗浅看法。新时期仍然存在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最早是作为废除资本主义剥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手段和方法而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对资本主义“赎买”思想的发展。马克思、恩格  相似文献   

18.
对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节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俊奇 《理论探索》2004,1(5):40-41
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当代资本主义对其生产关系进行了调节。这种自我调节主要表现在 :所有制关系出现了资本社会化的特点 ,分配关系出现了收入分配社会化、公平化的特点 ,阶级关系呈现出阶级结构复杂化、管理民主化的特点 ,经济运行出现了可调控性、有序化的特点。这种调节一方面表明资本主义还有较强的生命力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途径与战略问题,引起“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长期地、普遍地关注。他们主张经过“总体革命”,“双重否定”,“日常生活批判”和“结构改革”实现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其理论视角独特、内容丰富,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马克思晚年曾根据东方民族的社会历史特点非常慎重地思考过如何由“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直接向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问题。特别是在马克思较详尽地研究了俄国的状况后,明确提出了一个理论构想,即俄国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