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诉讼调解基本原则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占斌 《研究生法学》2010,25(4):146-150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诉讼调解重新得到了司法实务界和学术界的重视,法院调解结案率也在稳步回升。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诉讼调解的发展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并且侧重于各个不同时期诉讼调解原则的分析。希望能对我国当前诉讼调解的实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诉讼调解在我国早已有之,也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的一大特色,在国际上享有"东方经验"的美誉。诉讼调解对解决纠纷,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等发挥着重要作用。诉讼调解的基本原则作为诉讼调解的指导性准则,在诉讼调解程序的始终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愿原则和合法原则约束当事人和法院的行为,保障调解的正当性;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保密原则也成为保障调解公正性的基本原则;而在当前具体环境下,本文认为,诚信原则亦应成为诉讼调解的原则之一,从而使得诉讼调解体系更为完整。  相似文献   

4.
公安机关的行政职权可以从事治安调解,治安调解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最终解决原则决定了治安调解的非终局性,警务活动的专业化需要发挥治安调解的功能。治安调解制度不应取消,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5.
诉讼调解,作为我国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和重要制度,在解决民事纠纷、节约诉讼资源、促进社会和谐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调解优先"和"强化调解"的不断加强,特别是审判管理考核  相似文献   

6.
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头东方雄狮步履维艰地走上了发展的道路,经历过"十年浩劫"的洗礼、"四人帮"的践踏之后,中国人彷徨犹豫在前进的十字路口。在这关键的时刻,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7.
曾海根 《法制与社会》2011,(29):109-110
诉讼调解制度是一个重要的诉讼解决机制,具有解决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独特优势,而现今诉讼调解制度不是很完善,既有制度本身原因,也有法院审判任务繁重等现实的原因,这需要我们拓宽思路,积极探索诉讼调解之路,本文从人大代表协助诉讼调解方面论述,希望为诉讼调解制度完善提供一参考。  相似文献   

8.
9.
诉讼调解是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在法官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民事权益争议自愿、平等地进行协商,以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和结案方式。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提出"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十六字民事审判工作原则,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在正确把握调解和判决关系的基础上,加大诉讼调解方式解决纠纷的力度,引导当事人在平等自愿、互谅互让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诉讼调解制度长期以来在解决民事纠纷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它具有有效减少当事人讼累,切实实现案结事了的功能,是符合现实国情的一项司法制度。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入推进,有效地运用诉讼调解手段化解矛盾纠纷,能够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有效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  相似文献   

11.
2011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了《关于对民事审判活动与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若干意见(试行)》(以下简称两高《意见》),其中第6条和第7条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调解可以通过再审检察建议和抗诉方式予以监督。上述规定的出台与近年来我国法院着  相似文献   

12.
13.
评“无罪推定”的诉讼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评价资产阶级提出的无罪推定的刑事诉讼原则,是肯定它还是否定它?以及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是否应当采用或者是否已经采用了这一原则,在我国法学界中存在着较大的意见分歧。我是不赞成无罪推定原则的,更不赞成说我国的刑事诉讼应当采用甚至已经采用了这一原则。下面从几个方面说明我的意见,以求教于法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由国家法官学院与汕头大学长江纠纷解决中心共同举办,中欧法学院、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最高法院协办的长江杯诉讼调解征文活动于2011年4月25日——  相似文献   

15.
从诉讼调解到“消失中的审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著名法社会学家MarcGalanter教授从1980年代到2002年的三篇实证研究,通过大量数据和经验性资料对这一时期美国民事审判的动态发展做出了一种全景式的描述,其研究和分析表明,在案件管理的背景下,和解和调解越来越受到法官的认同,并带来了司法理念和模式的转变,司法逐步融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之中,以致审判结案率和诉讼率整体持续下降,诉讼在当代法治和法律发展中的作用开始降低。由此,有关诉讼爆炸的神话、传统的对抗性诉讼程序及其价值受到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司法改革及功能转变的契机。当前,这种发展本身并未终结,也不意味着审判的消失将成为一种普适性规律,但这一历程以及格兰特教授的研究方法,无疑能对我国法律界有关司法、诉讼和调解的研究提供极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诉讼“调解协议”能否作为执行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情]原告甲与被告乙之间的借贷纠纷一案,经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主持调解,于2005年4月13日达成调解协议,约定被告乙于2005年5月31日前偿还贷款本息90.6万元。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均未要求法院制作调解书,并表示在调解协议上签字后协议生效,当事人、审判员以及书记员均在调解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一度淡化的调解被重新焕发了制度活力。在调解制度中开始建立引入社会力量的新机制.即设置协助调解和委托调解两种新模式。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发挥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和完善引入社会力量进行调解的工作机制。”正是在这种诉讼调解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法院之外的各种调解协助力量得到了高度重视和运用。公正作为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的有效法律方式,应积极介入到诉讼调解制度的改革发展当中.逐渐成长成为一种特殊的调解协助力量。  相似文献   

18.
2001年夏天,一位年轻的女子在北京SOHU现代城将其男友杀死。由于该女子4年前在国内某航空公司做过乘务员,这种特殊的身份,使得该案广泛被社会关注。这也就是后来网络、报纸上盛传的“空姐杀人案”。  相似文献   

19.
对“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的思考陈旭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67条第3款规定:“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笔者认为这一规定有待商榷。行政赔偿诉讼是以行政赔偿责任的产生为前提。所谓行政赔偿责任是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务过程中给...  相似文献   

20.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运用调解的方式结案是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特色。专利管理机关处理专利纠纷如何借鉴人民法院这一经验,是摆在专利管理机关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我们的初步体会是,调解工作必须放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之后进行,就是以事实为依据。这样,才能保证调解结案的质量,使专利管理机关处于主动的地位,使调解无效时能及时进行裁决,防止久调不决,保证专利管理机关处理专利纠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