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钢 《电子政务》2011,(9):15-20
从虚拟社会的定位、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联、虚拟社会的特殊性等方面对虚拟社会管理的本质进行了探讨,指出信息网络社会的崛起让人类进入到“虚拟世界”,尽管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有很大差异,但其主体都是人,要从主体的意向、主体间交往和社群共同体的文化需求等层面全面理解信息网络和虚拟社会的本质,进而正确认识虚拟社会管理的特殊性。归...  相似文献   

2.
虚拟实践的哲学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虚拟世界里进行的虚拟实践活动有其特定的内涵,它由虚拟主体、虚拟实践中介和虚拟客体组成,但其结构特征与现实的实践活动相比具有特殊性.虚拟实践活动对现实也产生了重大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网络交易额大幅提升,虚拟经济日益发展为独立的经济形态,无数社会主体身兼真实与虚拟世界参与者的双重身份.传统的税收规则延伸到在自我指涉的虚拟世界中以物象形式存在的虚拟货币交易关系上的必然需要推动我国立足虚拟货币交易市场的固性特征,在正确认识个税征收实际困境的基础上.加速构建先导式虚拟货币交易个税征收机制.  相似文献   

4.
沈嘉熠 《人民论坛》2022,(8):112-115
虚拟世界的光怪陆离是人类想象力通过数字技术而呈现的各种幻象,其中虚拟角色通过其独有的开放性和互动性恰好赋予了受众想象的空间,“萌”态的设计和多元的交互方式充分映现了受众的情感依托和个性表达,它与受众之间发生的具身感知和环境认知凸显了想象引发的“沉浸性”。随着虚拟与现实的边界日趋模糊,受众对虚拟世界的沉浸感知将在交互情境下日益深化。  相似文献   

5.
论“虚拟”的哲学涵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是人类文明的传输和贮存的方式,它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实物虚拟、符号虚拟和数字虚拟,是虚拟发展的三个历史形态和阶段。虚拟不同于现实,并且远离现实,构成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并有可能背离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但虚拟又是对现实的再现和复制,它以现实世界为本原、基础和蓝本,虚拟的内容和整个发展过程,都离不开人类社会的现实。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虚拟财产”已与现实的生活建立起越来越紧密的联系。随着网络行业行为的规范化和网络技术的飞快发展,许多公民在这个虚拟世界生活、工作和游戏,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已经形成,同时暴露出的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如何保护网络虚拟财产在法律上还是一个盲点;由此导致的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通过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性质进行一系列分析,然后对网络虚拟财产进行刑法上的分析讨论,并对如何规制网络虚拟财产进行刑法上的论述,本文能对虚拟财产的立法完善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胡健  杨子 《求索》2014,(1):37-41
虚拟主体是现实主体将其行为扩展到网络虚拟世界而创造的数字化身份代表,这无疑促进了主体的虚拟化。虚拟空间对人类生存空间的扩展,为人的主体性的进一步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虚拟主体性与现实主体性相比的一个最重要区别在于允许“身体缺场”。这一重要区别引发了虚拟主体性原本不具有的一些特点,即虚拟主体是隐身交往的承载者,也是网络语言的缔造者。同时,虚拟主体性把主客交汇融合的境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与之相适应的虚拟主体的虚拟语言不断地成为了重要问题。由于网络地位不断上升,虚拟主体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变得更为重要,虚拟主体间性哲学以此为契机应用而生。  相似文献   

8.
王顺顺 《传承》2008,(22):80-81
虚拟世界就其本质上说是一种特殊的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在虚拟氛围中实现了对人的本质异化的扬弃,以虚拟的方式实现了让人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虚拟世界的发展繁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虚拟世界使人们逐渐失去自主思考的自由,使人类的审美能力日趋下降,虚拟世界的出现使人类不得不正视生存与梦想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9.
虚拟世界就其本质上说是一种特殊的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在虚拟氛围中实现了时人的本质异化的扬弃,以虚拟的方式实现了让人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虚拟世界的发展繁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虚拟世界使人们逐渐失去主思考的自由,使人类的审美能力日趋下降,虚拟世界的出现使人类不得不正视生存与梦想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网络群体性事件表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政府、社会、市场及其内部之间新的利益与价值关系。其在现阶段井喷式出现,有着技术与社会建构双重作用。网络群体性事件呈现出公共性成长与流失的混合态势,政府的倒逼式回应与引导失效使得我们重新探寻虚拟社会治理权威的再生产路径,即独白转向对话,建构嵌入式治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与网络虚拟世界治理的共生共长。  相似文献   

11.
浅析互联网视域下的青少年虚拟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虚拟消费凭借其消费活动的便捷性、表征的时尚性受到越来越多青少年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这种新的消费形式极大地丰富了青少年的生活,但是由于它模糊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也影响了正确消费观、金钱观的树立,会对青少年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第二媒介时代的主角———电脑以及互联网络为我们这个世界增加了一个全新的维度———虚拟实在,促使人们探讨虚拟实在的意义,思考虚拟生存的基本特质。虚拟实在的三重意义包涵技术意义、艺术精神与哲学价值。虚拟实在的二元价值存在反映了人类基本价值取向的不同方面,分别对应着虚拟实在的三重意义。虚拟实在的三重意义视域和二元价值存在规定了虚拟生存的一些基本特征:虚拟生存是超越时空的、符号化的感官沉浸生存。  相似文献   

13.
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网络伦理的两重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因特网的壮大,一个新的虚拟世界正在诞生,这个世界的丰富程度直逼我们的生活世界。几乎所有触网的人,都直觉地发现他所触及的不是技术,而是一种以信息为标志的崭新的生存方式。网上的世界真精彩,虚拟现实、信息检索、游戏娱乐、电子商务……真是一个美丽新世界;网上的世界很无奈,虚拟婚姻、网上同居……就象一个真实的谎言。网络正撞击着我们苦心经营的传统伦理壁垒。网络世界的特点,使人们的社会行动不仅跨越了时空限制,而且给人类创造了逾越既存社会规范和松驰禁忌压力的机会空间,以及“自我”有了更多伸缩自如表述意见的场…  相似文献   

14.
刘东丽 《人民论坛》2012,(14):170-171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虚拟休闲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一方面,它颠覆了传统的休闲方式,成为个体发展的新形式;另一方面,也因其特有的局限性而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我们应辩证地看待虚拟休闲对个体的影响,从而促进虚拟与现实的整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虚拟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民众提供了更有效的法律监督和民主沟通手段,同时由于虚拟社会自身的缺陷,也给现实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从法律视角界定了虚拟社会主体的法律监督权和言论自由权的边界;分析了虚拟社会主体的特点和自身存在的各种缺陷;阐述了虚拟社会自身的善治需求及其重要性,以及法律监督对完善虚拟社会的必要性;提出了虚拟社会的法治路径,即要拓宽民众诉讼渠道,引导民众有序参与,并通过立法和行业自律来弥补虚拟社会自身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赵狄娜 《小康》2024,(3):52-54
<正>当前,虚拟运动将运动装备与健身软件、平台结合,推动虚拟现实终端及内容兼容适配,支持虚拟现实落地户外与室内、有氧与无氧、单人与多人、休闲与竞技等多元体育运动领域,逐步形成了大众健身的一种新业态。坐在与VR(虚拟现实)设备连接的自行车上,或直起身子加速追赶,或做匍匐状调整节奏;大屏幕实时模拟比赛路况环境,还显示着速度、名次等数据……以上,是石家庄第一届体育产业节上“虚拟体育系列赛”的现场场景。这样别开生面的骑行让更多人接触了虚拟运动,与数字化互动的体验也令不少人大呼“新鲜”“过瘾”。当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VR虚拟现实技术已经逐渐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VR技术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詹花秀 《湖湘论坛》2003,16(2):51-53
以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 ,货币经济发展成为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概念 ,新经济、虚拟经济、网络经济三位一体 ,构成了这一时代的特征。虚拟经济比传统的货币经济更具有了产生经济泡沫的可能性 ,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持 ,虚拟经济就会导致泡沫经济 ,对整个国民经济形成毁灭性的打击。虚拟时代 ,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份额和创造利润的能力虽然下降了 ,但其创造财富的能力并没有下降 ,实体经济的发展依然重要 ,我们不能忽视实体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冶进海 《理论月刊》2022,(8):136-146
多种技术糅合进化中的媒介平台越来越智能化、人性化、场景化和艺术化。元宇宙等模糊虚拟与现实界限的媒介平台,一方面是媒介汇聚众多技术后镜子般模仿物理世界的深度实践的产物,另一方面与媒介环境学派提出的“艺术的接生婆”遥相呼应。元宇宙时代的媒介图景将会在现实物理世界基础上以巨大的想象力依靠媒介技术搭建出镜像虚拟世界、想象虚拟世界、混合虚拟世界乃至多维虚拟世界,由此需要防范化解脱离肉身的风险、技术控制的风险、放逐自我的风险、文明跃迁的风险,尊重现实中“臭皮囊”的自由选择,铸好虚拟形象之魂魄,实现人之为人的“本真性”超越。  相似文献   

19.
曾慧  黄红生 《求索》2010,(10):75-78
虚拟技术是人的发明和创造,从设计开始就体现着人的信、知、情、意,因此,人是虚拟技术的主体,虚拟技术负荷人文价值,支撑人文维度。从人学的角度审视虚拟技术,可以独特地得出,人是虚拟技术的主体,虚拟技术的发展依靠人,人类必须高于动物并且合乎人性地、自主地生活;人是虚拟技术的尺度,虚拟技术的发展应该尊重人,尊重天然生命、天然自然存在的合理性和持续性以及人文文化的延续性;人是虚拟技术的目的,虚拟技术的发展为了人,让人的生命意义更加崇高自由;人是虚拟技术应用的终极关怀者,虚拟技术的终极考量,必须追问人的主观合目的性与客观合规律性统一,达成真、善、美的统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构想社会科学虚拟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因特网的迅速普及,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表现出许多新的特征。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的相继出现,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特别是虚拟图书馆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