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做了一期叫《时代英雄》的节目,回顾了2004年一年来涌现出的许振超、任长霞、马祖光、牛玉儒等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人们普遍认为他们的事迹真实感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都是“时代英雄”。"  人们常说,改革开放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然而,近些年“时代英雄”却显得越来越少,“时代英雄”的光辉也有所暗淡。那么,2004年又何以“英雄辈出”呢?追其根源,人们想知道,时代英雄是怎样涌现出来的?到底应该由谁来塑造时代英雄?"  时代造英雄,这自然是个不容置疑的规律,但多数英雄人物的出现还是需要一…  相似文献   

2.
我看潘堃     
■“死者长已矣。”潘堃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一个坦荡无忌的英雄,一个淡泊名利的英雄,一个荣辱不惊的英雄,一个舍生取义的英雄。   我是一个崇拜英雄的人,也试图凭着阅历去诠释“英雄”这两个字的含义。我觉得,英雄,应该是令一个时代骄傲的亮点,应该是亘于天地的一条血脉。   潘堃的意义,于我来说,是人生价值的一个尺度,它没有终点,是追逐信仰的一个方向。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平庸和怯懦,更见到了自己前进的路。我感谢他给了我感动,更点燃了我渴望成为英雄的理想的火种。   ■面对英雄的伟岸,我们是否更…  相似文献   

3.
忽然想到     
摇人要心地坦然。一坦然便乐观,乐观主义者,“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性天中有化育,触处都鱼跃鸢飞”。此境界须经磨炼化砺中来。石本有棱,亿万年碰撞磨洗,即成圆卵;心本存火气,连番摸爬滚打,几番撞墙碰壁,便悟出人生之真谛。“人情阅尽秋云厚,世事经多蜀道平”。此言甚妙。先哲主张“无我”,那是针对尘世人们“太有我”而说的。人们看“我”太认真,所以有种种烦恼。烦恼来自名利之累。一概不承认、否认名利也不成。古人说:“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话虽好,可是没人做得到。符合实际的做法是:给自己合理…  相似文献   

4.
仰望英雄     
这,不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可是,我们却在一个英雄辈出的部落。   战争,让许多人英勇的瞬间变做了永恒。而和平年代,没有给更多的人一个让自己英雄起来的机会。于是,我们把目光集中在警界,于是,我们发现了英雄并开始仰望英雄。   的确,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英雄。我们也正是被一个个英雄们引着一步步走过来的,而当那一个个英雄的雕像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苍白的人生突然就充满了血性与豪迈。   从“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豪侠之气中,我们认识了义士荆轲;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苍凉悲壮中,我们认识了壮士文天祥;从…  相似文献   

5.
如今 ,随便问一位青年朋友 :“你愿意默默无闻地在平凡中度过一生吗 ?”答案几乎都是否定的 !岁月如梭 ,时间的巨轮已经驶入二十一世纪 ,有人说 ,这是一个崇尚张扬个性、表现自我、藐视平凡、不甘寂寞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力图让世界认识自己 ,让社会承认自己 ,又有谁会甘于平凡呢 ?而我 ,此时此地的我却要大声宣布 :“我 ,甘愿平凡 !”作为一名机关后勤工作者 ,我要争取做一个默默奉献青春与热情的平凡人。但这并不代表我比别人更高尚 ,只是因为我的同事们是这样做的 ,领导们是这样做的 ,全体为中国腾飞而努力的劳动者们都是这样做的 !曾几何…  相似文献   

6.
残联工作者需要会花钱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是从财政过来的,过去的几十年做的都是“送钱”的事儿,而残联是一个需要“拿钱”的单位,您的角色是如何转变的? 王静波(以下简称“王”):事实上我没有经过特别的转变就适应了残联的工作.来之前我们老残联理事长曾经告诉我,到残联一定得有爱心,而我自认为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而且做了多年财务工作,也想换一换,想为最困难的人做些事情,所以我是主动申请到残联工作的.来到不久,走访残疾人,看到他们确实困难,这是以前在财政工作时想象不到的,当时心里就有一种责任感,我是一个残联理事长,就得为他们(残疾人)负责.  相似文献   

7.
英雄的天下     
<正> 当《英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神州大地之时,我的血液也随之沸腾起来,凝神丹田,汹涌而出气盖云天的豪情。中国人的爱国情结绵长而深厚,对电影的热爱深厚而绵长。而《英雄》会让热爱中国电影并失落于中国电影的影迷们找回久违的“感觉”来,就如同我。茫茫天下,芸芸众生。古往今来,莫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敢问天下:究竟何谓英雄?英雄者,是人而不是神,故要为英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的时候,我一听到有人为没有钱花而叹息不止,我也跟着叹息起来:“唉!国家就不能多印一些钞票,使人们都有钱花吗?难道没有一个人能想出这个好办法吗?”我真为之奇怪。我带着这个百思不解的问题升入了初中,但在初中的三年里,我仍没有解出这道“高次方程”。升入高中后,开始学习《政治经济学常识》了,我多么渴望这道难题能在这里得到解决呀。不久,就讲到“货币”这一节,这个问题在我头脑里终于有了正确的答案:纸币不过是代替金属货币的价值符号,它不是随便可以印刷的。在商品流通中,由于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所以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基础。如果,纸币的发  相似文献   

9.
我对电视连续剧,从来没有一部是从头看到尾的,主要原因是太长。但我仍然爱看电视剧,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而我也有空闲,就不会放过。公安题材电视剧,故事一般都曲折紧张,贴近生活,所以颇能引人入胜,我是很喜欢看的。看电视剧是当下普通百姓茶余饭后的主要消遣方式之一,但人们喜好不一,比如有人喜欢所谓的“白领”题材,有人爱看情感戏,有人热衷于古装戏或“戏说”剧。而所有这些人,几乎都喜欢看“警察戏”。当然公安题材作品里也会有情感戏或“戏说”成分,但总的说它宣扬的是正义战胜邪恶,是惩恶扬善,是英雄主义,这就紧紧抓住了观众普遍的英雄…  相似文献   

10.
一最近一段时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何平编剧、导演的《天地英雄》先后在银幕亮相,寂寞的影坛上刮起了一股“英雄”旋风,舆论界惊呼:“我们进入了‘英雄’时代!” 谁是英雄?英雄是社会上少数杰出的人物,英雄以外的就都是凡夫俗子、芸芸众生了。当社会分裂为敌我双方时,我方有英雄,敌方也有英雄,但是由于存在着利害的冲突和情感的褒贬,所以我方只称己方的英雄为英雄,而称敌方的英雄为枭雄。他们的关系可以用图一来表示:  相似文献   

11.
我童年时代,在日本铁蹄的蹂躏下生活过一段时光。而对每一个人来说,童年的岁月又是无法忘却的,因而每到日本投降纪念日“八·一五”,总会在心中荡起历史的回光流影。特别是战后的日本,从未做过忏悔,更引发了我的愤愤之情。近日阅读《20世纪大全》史料,日历牌告诉我21世纪的第一个“八·一五”又临近了,便引发了这篇文章。记得上个世纪之末我出访过日本时,有一次喝日本的“清酒”喝得多了一点,便斗胆对日本友人说了个自撰的寓言。我说: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镜子的人,是个伟大而聪明的智圣。之所以如此,在于人们无法自知其形影之时,给人们一个自  相似文献   

12.
幸福     
偶有一天,朋友来找我谈心,问了一个问题:“幸福是什么?”我沉思片刻,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他:“你认为我幸福吗?”朋友想也没想,对我说:“我认为你幸福,因为你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有一位漂亮的妻子,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还有……”我笑了笑,又问他:“你认为拥有这些东西的人就都很幸福吗?”朋友点点头说:“是的。”我又笑了笑:“那可不一定,一个拥有豪宅名车的富翁不一定比一个在大街上捡垃圾的人过得幸福;一个身份显赫地位高贵的人不一定比一个乞丐过得逍遥自在。说到底,幸福纯粹是个人的感受,它无法也无需由一把公用的尺子去衡量。其实,每…  相似文献   

13.
台北闹饥荒     
每次回到乡下老家,要返回台北的时候,妈妈总是塞到我的行李箱里很多东西,一直到完全塞不下为止,那种场面就好像台北正在闹饥荒。“妈,你什么都不用带,台北什么都有。”我说。妈妈总是这样回答:“骗你的!台北什么都有,台北又不是极乐世界。”我把芭乐、橘子、哈密瓜拿出来,说:“至少,这些水果都有。”妈妈又帮我塞进去,说:“我们乡下的较好吃,也较便宜。”我把一大包肉干、肉松、肉脯拿出来,说:“我们家楼下就有新东阳呀!”她又帮我塞进去,嗔怪道:“你知道什么?我是买给我孙子吃的,又不是买给你吃,何况人家这些都是手工做的呢!”我看拗不过她…  相似文献   

14.
女儿10岁了,有一天,她突然跑到我的面前来,和我聊起了“钱”这个话题——“爸爸,妈妈说钱并不是什么都能买到的,对吗?”“这句话其实并不是非常正确,你觉得有些东西无法买到,是因为没有人卖这个东西,没有人卖,自然也就谈不上买。例如你想买一个太阳,可是因为没有人卖太阳啊,你又怎么能买到昵?  相似文献   

15.
吸毒女借钱不成打死七旬老太2001年3月12日10时许,一座住宅楼里。70多岁的王老太一个人在家里休息,忽然听到叫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熟人小白。小白是女儿的同事,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来了。“奶奶,我没钱了,您老借我200块行吗?”“我女儿中午就回来,借钱你找她。”想起女儿曾经说过小白现在吸毒,老太太语气中就带出些斥责,“你甭找我借,我也没钱,你赶紧走吧。”“200块钱都不借,一点面儿都不给。”被老太太拒绝了的小白觉得很没有面子。正在恼羞成怒的时候,毒瘾也上来了。她看到屋里没有人,便起了抢劫念头。她先是将老太太摔倒在地,但没想到老…  相似文献   

16.
“小英雄”之辩最近,朋友的孩子王振每次见到我都说“烦”,一问,他就长嘘短叹:“英雄无用武之地喽!”弄得朋友和我都是云里雾里。后来才弄明白,原来他和同学之间正有一个关于“英雄”的激烈讨论。王振从小就崇拜英雄,尤其是小英雄,他自己做梦都想当一个小英雄。可现在,他崇拜的小英雄却遭到很多老师和同学们的非议,说这些小英雄的所谓“英雄壮举”都不可取,更不可学。事实上,关于“小英雄”的辩论是从去年开始的。2003年2月17日,当北京170万中小学生结束寒假生活走进学校的第一天,他们被告之,新修订的《北京市中、小学生守则(试行)》  相似文献   

17.
我是货币,当今人们通常称我为金钱。有人誉我为“众善之门”,也有人谓我乃“万恶之源”。其实,我既不是“众善之门”,也不是“万恶之源”。只不过是一种商品,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以前有一个书生,他穷得囊空如洗,身无分文,不能买食物吃,不能买衣穿,终日乞讨为生。他看我能使人随心所欲,能使人丰衣足食,能……等等,就以为我是一切美好东西的源泉,是万能的。于是,他变得心狠手辣,为得到我不择手段,什么偷抢拐骗都做了,成了祸害百姓的恶人。后来,他被绳之以法。临刑前追悔莫及,对众人哭诉道:“金钱是万恶之源,都是它害了…  相似文献   

18.
究其搞“内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领导思想作风不正。“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不主持公道,搞歪门邪道,拉帮结派,单位里必然是乌烟瘴气,勾心斗角。其二、单位人浮于事。“内耗”严重的单位,一般来说,是人浮于事在作祟,“人闲生余事。”人多没事可干,于是便在搬弄是非,“琢磨人”上下功夫,弄得想干事的人也干不成。其三、单位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做正经事情没有心思,也没有本事,于是便在歪门邪道上动心思,捣是非,闹闲话,暗中“使绊子”。不是想以真才实学、脚踏实地、精成团结取胜,而是热衷于斗心眼,耍小聪明。干事业没有什么本事,…  相似文献   

19.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表现。理想并不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它是随着人的成熟(包括生理、心理、知识、品德、性格等)而逐步形成的。更重要的是,理想作为对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特殊反映,只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没有也不可能有一切时代都通行的永恒的理想。在阶级社会中,理想还总是打着阶级的烙印,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占代“皇宫中的人所想的,与茅屋中的人所想的不同“。理想又总是和实践紧密联系的,不仅理想产生于实践,而且社会实践也是人们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最基本条件和唯一途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理想作为人的人生观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对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一个人如果丧失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那就等于失却了精神的灵魂。因此,理想的培育、确立和追求,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最高层次。理想是人的精神支柱。人不仅具有肉体生命,而且还具有精神  相似文献   

20.
有专家在医院做过两组调查。一组是在临危病房中,调查问题是,当一个人不可避免地走到生命尽头时,会对家人嘱托些什么。从来没有人说:“要是我多赚十万块就好了”,“要是我多升一级官就好了。”也没有人说:“好好照顾我的房子和车子。”大部分人都在说:“好好照顾你妈妈。”“好好照顾孩子们。”几乎没有人还在想钱,想到的都是亲人的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