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从行为人主观意图来看,可分为有犯罪意图的间接故意犯罪和非犯罪意图的间接故意犯罪。有犯罪意图的间接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某种犯罪意图的时候,放任了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例如某甲一夜间潜入某商店的营业室盗窃了大量贵重财物,然后纵火灭迹,他明知售货员某乙在值班室睡觉,火起后可能被烧死,但甲采取放任的态度,结果某乙被烧死。这个案件就是行为人为实现盗窃贵重物品这个犯罪意图,而放任了烧死售货员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非犯罪意图的间接故意犯罪,是  相似文献   

2.
间接故意有无目的,在刑法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是一个极其复杂,涉及面广,有争义的问题。有的同志主张间接故意犯罪有目的,认为放任本身就是目的;有的同志主张间接故意犯罪目的不确定;有的同志主张间接故意没有犯罪目的。笔者同意后一种意见,认为间接故意是没有犯罪目的的。弄清间接故意有无目的,对严格执行法律,区分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正确地定罪量刷,有效地同犯罪作斗争是有重要意义的。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一条规定,间接故意犯罪是指  相似文献   

3.
间接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行为。本文通过对间接故意犯罪形态与直接故意犯罪形态的深刻论述,进一步阐述了间接故意犯罪的构成因素、表象特征。本文对间接故意犯罪的理论研究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间接故意犯罪形态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杜澎 《法学家》2000,(2):31-38
间接故意犯罪形态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实际上这是一个纯理论性的问题,如何于实务中解决这个问题,现有刑法规定并未提供令人满意的答案.当我们已知某种故意犯罪成立,那么这种犯罪主观上是否具备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形态呢?答案应当是肯定的.但是,当涉及具体的犯罪时,许多学者却经常忽略了这一点,通常认为这种犯罪是故意犯罪,但只能由间接故意构成.正如笔者在研究刑法第407条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主观特征时所遇见的问题,大多数学者几乎都持这种观点.由此引发笔者对间接故意的兴趣与思考,究竟问题的症结何在?试申言之.  相似文献   

5.
刑事搜查,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诉讼活动。对此,各国刑事诉讼法均作出了规定。研究刑事诉讼中的搜查的概念、地位、目的、理由、主体、客体、种类和时间等有关问题,提出某些立法参考意见,这对推动此问题的深入研究,促进立法和公安司法活动的开展,不无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从理论上更好地探讨间接故意犯罪是否存在未完成形态,首先让我们从一个案例入手。 被告人大学生王某因不满其好友江某对自己的疏远,蓄意报复,准备用化学实验室的有毒化学试剂硫酸亚铊"使其痛苦、难受"。为此,他到图书馆查阅了《毒理学》、《化学物资毒性大全》和《急性中毒急救》等书,了解了铊盐中毒的症状,同时得知铊盐的致死量8-14mg/kg。在偷到硫酸亚铊后,即于某日在江某的水杯中投了200mg硫酸亚铊,同时为验证硫酸亚铊的毒性,他把与其有过矛盾的本宿舍的陆  相似文献   

7.
关于行政综合执法几个理论问题的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综合执法,在目前的行政管理活动中,作为一种行政手段被广泛使用,但对这一句空见惯的 问题,又缺乏必要的研究,使行政综合执法处于一种失范的状态。从行政综合执法的产生、模式、 特征、类型、法律属性、可诉性问题以及诉讼被告的确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法学》1986,(4)
本刊接到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沐本武、杨肇生、王孝钊、华卯生、刘宁书,华东政法学院刑法教研室赵国强、研究生杨诚等同志来稿,就一个案例对间接故意犯罪有无未遂问题,提出不同看法。现将他们的来稿摘要如下: 这个案例是这样的:被告人甲(女),1982年与乙结婚,未生育,同婆母、姑等居住一起。1984年起,甲与婆母失和,在争吵时婆母奚落她不生育,使她气愤异常。她想单位里有一种毒物,要让婆母吃了“难过难过”,  相似文献   

9.
10.
专利法修订中需要研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我国专利法的制订和实施,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这部旨在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以促进科技进步的法律的实施对于中国的法学理论、司法实践、社会观念、价值取向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实现技术成果商品化,从理论到实践上都提供了法律的依据。1992年9月全国人大对专利法进行了第一次修订,扩大了专利法的保护范围,使其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基本接轨。专利法实施近十五年成绩是显著的,对我国的科技、经济的发展起了积一极推动作用,但是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也较突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1.
随着刑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视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以及既遂为故意犯罪发展阶段的观点,已经被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的观点所取代。但是,目前刑法学界关于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的理论,仍不乏需要进一步商榷、研究,使之更加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认为,梁燕光的行为不能视为意外事件,应属间接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可分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这两种故意犯罪的区别,在于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态度不同。前者是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后者则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被告梁燕光身为教师,因一时气愤便拳打年仅十五岁的学生傅××。在此梁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伤害学生身体的结果的,虽则梁并不希望伤害结果的发生,但是却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故梁的行为应属间接故意犯罪。同时应当指出,刑法第十一  相似文献   

13.
<正> 刑法上的间接故意犯罪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我国刑法学界对此既有传统的观点,也有其他不同的认识。由于传统观点不尽科学,为促进理论的提高与实践的完善,笔者在此提出几点粗浅看法,以作引玉之砖。一、间接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追求某种犯罪目的实施某种犯罪行为,同时放任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试论间接故意犯罪与过于自信过失犯罪的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对于间接故意犯罪与过于自信过失犯罪的相同和区别没有大的争议,基本与高等院校统编教材《刑法学》的观点相同。普遍认为,两种犯罪的相同点是:①二者都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危害结果的发生,而且都只预见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②二者对危害结果的态度都是不希望它发生。两种犯罪的区别点主要在于:过于自信过失犯罪,行为人轻信危害结果可以避免;而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的危害后果,在主观上不是轻信可以避免,而是采取莫不关心的态度,有意放任,无意防止,发生了也不违背心愿。同时,过于自信过失犯罪确实具有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某些情况,而间接故意犯罪则根本不存在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任何情况。  相似文献   

15.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这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新的职责。由于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在理解和执行中还有不同认识。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学术界和司法实践中,对有关反诉的问题,众说纷纭,主张各异。有的认为反诉只能在第一审程序中提出;有的认为反诉只能由本诉的被告人提出,而原告人不得对被告人提出的反诉再提出反诉,还有的认为,在有第三人参加的诉讼中,原诉的原告人或被告人都不得对第三人提起反诉;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后,无权对原诉的原告或被告提起反诉等等。下面就几个有争议的问题略陈管见,以求商榷。  相似文献   

17.
关于敲诈勒索罪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敲诈勒索罪在侵犯财产犯罪中是常见的一种犯罪行为,近年来有所增加。这不仅危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人民群众财产的重大损失,而且严重地扰乱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阻碍了社会秩序的安定和正常发展,直接危害到社会的稳定。根据我国刑法对该罪的规定过于简约,以及为了服务司法实践并为今后立法提供参考,笔者拟对敲诈勒索罪的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间接故意犯罪有无未遂?不仅是一个理论上的问题,也是一个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它直接涉及到定性量刑和罪与非罪。因而,作者试图从新的角度对间接故意犯罪未遂进行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学者和同仁。大家知道,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间接故意的主观方面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个方面。“明知”属于认识因素,“放任”属于意志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和司法实践来分析间接故意的认识因  相似文献   

19.
反思一:以事实为根据还是以证据为根据?“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长期以来人们对该原则存在片面理解,认为其中的“事实”为客观事实。其实不然,一者,案件事实由于发生在过去,时间的不可逆性决定着它不可能重演,客观的案件事实本身即是待证事实,是需要运用证据来加以证明的;二者,客观真实永远只是办案所力图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它或许能够在某些案件,或者对于某些案件的个别证明对象能得以实现,但对于大多数案件来说,它只能是可望而不及的目标。打个比方,案件事实的发生就像一个花瓶被打碎,而证据就是这个花瓶…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主管内涵的界定 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没有主管这一概念,虽然在有关法院受案范围以及起诉必须具备的条件中设有“管辖”一词,规定了“属于人民法院管辖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但是,对于何种情形为法院“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