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晓波 《河北法学》2007,25(1):57-60
法律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20世纪下半叶,伴随哲学研究的发展,西方法学研究也经历了语言学的转向,先后出现了语义分析法学、新修辞学法学、法律解释学、结构主义符号法学等学术派别,这些派别跨学科、多向度的研究范式怀疑、消解、重构了传统法学理论中的法律语言观,并给现代法学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体现了当今学界的潮流,值得我国法学研究借鉴和吸收.  相似文献   

2.
栗峥 《证据科学》2011,19(1):64-75
对"是否能够运用证据证明事实"的回答不同,将英美证据法学划分为两大基本派别:理性主义与怀疑主义.理性主义认为,可以而且应当运用证据证明事实,这是人类理性的直接表现.而怀疑主义认为,不可能或很难运用证据证明事实.由此,积极建设性的理性主义与消极解构性的怀疑主义萦绕纠缠,形成了证据法学发展的世纪争论,这些争论使证据法学领城...  相似文献   

3.
对是否能够运用证据证明事实的回答不同,将英美证据法学划分为两大基本派别:理性主义与怀疑主义。理性主义认为,可以而且应当运用证据证明事实,这是人类理性的直接表现。而怀疑主义认为,不可能或很难运用证据证明事实。由此,积极建设性的理性主义与消极解构性的怀疑主义萦绕纠缠,形成了证据法学发展的世纪争论,这些争论使证据法学领域不再中心化、霸权化,而是走向多元。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交的中国法学家流派匡克20世纪80、90年代,是有史以来中国法学最繁荣发达的时期。近年来,为迎接即将到来的21世纪,法学界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法学做了许多回顾和总结。这些回顾和总结总体说来是比较全面的,但对“法学家的派别问题”还缺少必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美国女权主义法学—法学的“另一种声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女权主义法学是2 0世纪下半叶涌现出来的新兴法学理论。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国女权主义法学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状况,然后在阐述四种主要的女权主义法学派别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女权主义法学的特征、与其他法学理论的关系及其理论意义,认为美国女权主义法学对我国的法学研究、立法及司法活动有较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法学流派分野的基本端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汤唯  王加卫 《法律科学》2006,24(6):15-21
中国目前难以宣称建成了独立的法学派别,但已在法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方面形成了最初分野。政治视野、社会视野、诠释主义、批评主义、综合主义等各类法学思潮应运而生、争奇斗艳,成为现代法学凸显学术气魄,引领学术方向的种种潮流。  相似文献   

7.
创建中国法学流派的主客观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汤唯 《法学》2005,(12):25-3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法学研究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仍然难以宣称形成了独立的法学派别。法学流派的形成,需要有学术领军人物、有核心理论体系、有独特学术风格、有民主开放的宽松环境、有适时适需的学术创新性、有科学严谨的方法论,有信奉并传播某种法学思想的学术共同体等。这些是法学兴盛、学派形成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法学学派指在法学研究中,由于不同的学说、观点或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形成学术派别。我们应当促使我国众多法学学派的形成。一、促使法学学派的形成,有利于促进法学研究的发展。由于法学学派的形成,各学派都将设法加强学派内部的学术交流,开展对本学派所关心的问题的集中探索和争鸣。由于学派的存在,各学派为了能在理论和实践中站住脚,都会更努力地研究自己  相似文献   

9.
<正> 规范法学派是现代资产阶级法学流派中的主要派别之一,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英国奥斯丁的分析法学和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哲学为基础,发展成为种种不同的规范法学流派,其中以“纯粹法学派”为主要代表。纯粹法学派的创始人原为奥地利人后入美国籍的汉斯·凯尔森。凯尔森在维也纳大学法学院执教时,开始提出和传播  相似文献   

10.
行为法学是以行为科学为中介,联结传统法学与社会科学诸学科、边缘学科乃至自然科学门类的一些学科,独立于社会科学领域内的一门崭新学科。它既属于行为科学的范畴,但又区别于行为科学本身;既不属于传统法学的一个分支或边缘学科,但又同传统法学有着密切联系。它是一个新兴的、独立的学科,是对行为科学与传统法学进行综合研究的产物。①因此,将行为科学对行为的研究方法与传统法学方法论进行比较和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传统法学方法论之理念对于科学研究来说,用于研究的方法本身是否科学和正确,是决定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11.
从古到今,人们围绕着法是怎样产生的,法的本质是什么,人们根据什么制定法律,又根据什么评价一种法律制度的好坏等法和法律的基本问题,所提出的法学主张,真可谓派别林立、源远流长,形形色色。但从其所从属的世界观来划分,人们的法哲学或法律观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既有区别义有内在联系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讨论了中国法学研究现状、中国古代是否有法学、中国古代法学与现代法学的差别、中国古代法学与律学的异同点、中国古代法学到近代为何消亡以及如何对待民国时期的中国法学等6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正> 凯尔逊学派(亦称规范法学派,又名纯粹法学派)是现代资产阶级法学中的比较有影响的派别之一。它产生于二十世纪初,创始人是奥地利(后加入美国籍)资产阶级的法学家汉斯·凯尔逊(Hans Kelsen,1881—1973)。从1911年起,凯尔逊就开始了传播规范法学理论的活动。1919年任维也纳大学的正教授(教国家法和行政法)。1920年,参加起草奥  相似文献   

14.
老庄学派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想派别,斯多葛学派是古希腊罗马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就两者本身而言,都不是典型的法学流派,但对后世的影响都很大,由于两者存在着共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其法哲学基础有许多共同之处,其行为准则有很多相似之点,因而,两者法律思想有若干的共同特征。本文试图揭示出老庄学派与斯多葛学派在法律思想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实证法学和价值法学的协调与我国法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格意义上的法学是实证法学与价值法学的统一法学,就其基本研究倾向,可分为实证法学与价值法学两类。实证法学侧重于用科学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方法研究现实中的法律、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与价值法学相比,它关心的是学科自身的逻辑关系。价值法学,广义地说,比较注重法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符合社会理想,以及法的社会效益,总之是法的外部联系;狭义地说,价值法学是从法学研究的主体——人出发。探讨法如何满足人的需求的法学方法论。所以,它更关心学科的“感情色彩”。我们这里所说的价值法学是它两方面含义的综合。纵观整部法学史,可以发现,实证法学与价值法学呈现出互相斗争,交替上升,继而综合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法律关系背后的关系——“法律亚文化关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应坚持法律及其研究的多元性、坚持视野的广阔与开放,多路径地探求法的轨迹,而不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否则,法律和法学的研究,就不能适应复杂、多元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我们的法学研究过于局限在法典范围内的思路,是否应该自省一下了。我的看法是,应进入与活的社会、文化领域,进入与其他学科相交融的领域,否则,法学是没有出路的。  相似文献   

17.
在学生还没有“像法律家那样思考”之前,是否应该有一册特别的法学导论,专门来质疑有关法律和有关法律与社会关系的常识性假定,或者也一并质疑统治者的宣称呢?在深入思考法学教育的多种观点中,颇为流行的观点之一认为: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教育部、司法部和全美美中法律教育委员会于一九八五年七月十四日至八月九日在长春市共同举办的"美国法律讲习班"上,美国密西根大学法学教授惠特莫尔·格雷(Whitmore Gray)讲授了《美国法律方法》课程。《成文法的解释》便是其中一章,它概括了美国近二百年来四大法学派别在成文法解释方面的观点,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于我们了解美国法学界在成文法解释方面所持的观点及其历史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法的阶级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最基本的问题,是否理直气壮地承认和坚持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关系到能否划清马克思主义法学同一切剥削阶级法学的界限,关系到能否在法学领域清除资产阶级自由化影响的重大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20.
法学近代化,是法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我们在法制近(现)代化方面已推出了诸多成果,但对法学近代化问题则尚未展开充分的论述。本文试对法学近代化的模式、法学近代化的内涵及其表现、法学近代化的若干规律等谈点看法,以求教于学界同仁。一法学近代化是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