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律初探     
  相似文献   

2.
公元1644年(顺治元年)十月初一日,刚刚“定鼎”燕京的顺治皇帝在即位诏书中讲了这样一句话:“国之安危全系官僚之清廉”①在这之前不久,有人向摄政王多尔衮建议应循明朝旧例加征“火耗”,惹得多尔衮怒斥道:“每两火耗三分,正是贪婪积弊。何云旧例!”②可见清廷当政者警惕性之高,他们要以淳朴的满洲风俗、骁勇的八旗铁蹄  相似文献   

3.
最近,法律出版社出版了张晋藩教授新著《清律研究》,全书30万字。这是一本以清律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书中所论述的《清开国时期法律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清代的法律体系及其内涵》、《清代民族立法的卓越成就》、《清代私家法律的解析》、《晚清修律》、《晚清的宪政运动与宪法》、《清代的司法制度》、《清代反封建专制主义的法律思想》,均为清律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对于清开国时期的法律制度,前人和今人,研究者甚少。1981年,张晋藩教授在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法制史》第一卷,第一次以较多的篇幅,论述了清入关前的法制概  相似文献   

4.
卢仝行年考     
中唐诗人卢仝,其诗以粗狂险怪风格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影响较大。但由于他布衣终生,史书所载资料极少,只有《新唐书·韩愈传》中附带提了几句,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虽为之立传,但疏于考证,所载其生卒年、籍贯及生平事迹错误丛生,不足为据。本文以散见于各种古代典籍中的有关卢仝的资料为基础,结合卢仝诗歌中所反映的具体生活  相似文献   

5.
流感十年考     
在我国,流感,在这10年间正经历着流感疫苗求而不得,神药达菲一药难求等局面,而我国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也从之前的被动应急到主动出击,逐渐完善起来——10年前,在北京市一所科研院所工作的陈舟刚刚读博,他的导师当时从美国回国,正是因为研究方向与流感病毒相关,当年这位老师的博士生录取比例高达10:1。10年前,北京东城区一家三甲医院呼吸科大夫张扬周末还能回家陪孩子,但是这十年,每到流感季,他几乎一个月也见不到孩子一面。  相似文献   

6.
鲍照为南朝刘宋时的杰出诗人,由于他“才秀人微,史不立传”,故生平事迹,多有湮没。其生年亦无明确记载,各家于此颇有歧说。近人吴丕绩著《鲍照年谱》曾依陈沆《诗比兴笺》说,以为鲍照《拟行路难·中庭五株桃》篇乃元嘉元年(四二四)为伤庐陵王刘义真之死而作,又据《拟行路难》末首,以其作是诗时年二十,故断鲍照生于晋安帝义熙元年  相似文献   

7.
法学理论法哲学(三选二) 1.拉德布奋赫公式的内容,以之评论自然法学说与法律实证主义的法律概念。2.法的客观性与法律解释的客观性,以法律论证理论论述之。3.分别以语义学和语用学之观点论述事实与规范之关系。法杜会学(必答) 1.“活法”与“行动中的法”之含义与异同。2.论述中国社会的规则多元。法制史中国法制史1.试析中国的亲属相容隐制度。2.评析(大清律例》。3.论清末的司法改革。中国法律思想史1.明德懊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中的体现。3.论沈家本的立法思想。外国法制史1.罗马私法体系的内容。2.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法律教育的创办始自光绪末叶的变法修律运动期间。其时清廷“废科举而设学堂,始立法律专门”,《大清律例》成为一门专修课程。陕派律学代表人物之一的吉同钧在主讲该门课程的六年期间,形成了多部不同版本的清律讲义,其中有三部讲义近年业已影印或点校出版,影响很大。但是关于吉氏的生平以及这几部讲义之间的关联性和成书过程,学界还有一些模糊不清的认识。通过新见吉氏卒年资料和新发现的廿卷本《大清律讲义》,可对上述问题加以考订、梳理和推断,并尝试着对这几部清律讲义的史料价值以及吉氏在清末法律改革中的作用和影响略做评估。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为平息印度国内由"黑公交"恶性轮奸事件引发的持续示威活动,印度总统穆克吉2月3日签署了内阁提交的一项有关修改现行印度刑法的法令,向社会表明了政府严惩性侵罪犯、保障妇女安全的决心。据了解,新法令是参考政府应对此前成立的一个特别委员会所提交的报告而形成的。1日,印度总理辛格紧急召开政府内阁会议,讨论通过了基于特别委员会报告意见的一份修法法令,并提交总统穆克吉批准。  相似文献   

17.
何勤华  周小凡 《法学》2020,(5):167-191
2019年12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五次会议做出决议,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这意味着新时代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即将收官。回顾民法典编纂的渊源,清末民国时期的民事立法以及民法学说的发展都离不开对德国民法的借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德国民法的吸收也一直延续至今,并影响到新中国第一部民法典的编纂。我国民法典编纂选择效法德国,既有《德国民法典》本身的优势,也有对中国国情的现实考量。这是中国民事立法日益进步、成熟的重要标志。并且,这一过程作为世界法律文明交流的体现,对我国法治发展乃至世界法律文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如何让吸收借鉴的经验更为长久,更能为后世所用,仍值得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8.
民间调解可追溯到西周时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纠纷解决方式。调解制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至今已经成为除诉讼制度之外最常用的纠纷解决机制。2010年8月,《人民调解法》颁布。它在组织模式、人员选派、程序规范、协议效力等方面为人民调解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是对人民调解制度8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人民调解制度史上的飞跃。然而任何一部新法都会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该法在人、财、物的保障和诉调对接机制等方面尚存在一定的缺陷。完善《人民调解法》,更好地发挥它在新时期的重要作用,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20.
清末光宣之际,正是清廷变法修律的关键阶段,徐象先、吉同钧、蒋楷等人陆续刊行了各自的清律讲义,他们堪称我国历史上最后律学家的代表人物。学界关于吉同钧及其著述,近年已有较多研究成果,而对徐象先和蒋楷的关注与探讨相对较少。通过考察当时刊行的清律讲义,可以管窥徐象先和蒋楷的生平志趣。徐象先既是精通西学的法学家,又是坚守传统的律学家,他在民国初年提出的关于私有财产权和自由信仰孔子之道的两个宪法修正案,至今仍有不可磨灭的价值。蒋楷的《律服疏证》或为清人研究律服的仅存硕果,多少可补薛允升《服制备考》遗失之憾,亦为今人理解古代礼律关系提供了重要佐助。末代律学家编撰清律讲义的根本目的,正是努力守护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