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推进国际间的贸易,建立新的国际金融、贸易秩序,美国向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提议召开世界贸易和就业会议,开展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与此同时,关于建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活动也先后进行。通过协商谈判,相继成立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但1946年在伦敦开始的致力于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并于1947年在古巴达成的“哈瓦那国际贸易组织大宪章”,由于美国认为与其国内法矛盾,持坚决反对态度而导致失败。但是“哈瓦那宪章”有关贸易改革的内容和多国在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期间谈判达成的关税减让,促成了1947年10月在日内瓦签订的《关税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 and Trade,简称GATT),并于1948年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大宪章》连续性问题进行了知识考古,展现了“《大宪章》连续性神话”的偶然性、物质性和不连续性。中世纪流传的是1225年《大宪章》而非1215年《大宪章》,而1225年《大宪章》并没有税收和议会章节,这一断裂延续了三百多年。16世纪出版的“伪”1215年《大宪章》被认为是权威文本,并经柯克的解释与1225年《大宪章》相联系。英国人由此认同1215年《大宪章》确立了税收法定和议会主权的原则,并认为相关原则通过1225年《大宪章》从中世纪延续到16、17世纪。“《大宪章》连续性神话”因而成为“税收法定”和“议会主权”的核心证明。19世纪,1215年《大宪章》正本被发现,“伪”1215年《大宪章》被抛弃,但“《大宪章》连续性神话”并未被正视。威廉·斯塔布斯修正了“《大宪章》连续性神话”,使之与“《大宪章》起源神话”一起成为辉格史学的核心,《大宪章》也继续成为英国宪法史的核心。对“《大宪章》连续性神话”的知识考古,是厘清《大宪章》真实与神话的关键内容,也是重构宪法史、法律史和政治史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违背《联合国宪章》,践踏《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关于防止和惩处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包括外交代表的罪行的公约》以及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居然对中国大使馆进行导弹袭击,粗暴侵犯中国主权,这在外交史上是罕见的。首都法学界对这一野蛮暴...  相似文献   

4.
1215年6月15日,51岁的英格兰国王约翰(King John)与起兵造反的贵族和主教们和解,签署了《大宪章》。《大宪章》的效力并没有随着签约双方的离世而消失,没有因时代变迁而封存。它持续得相当久,它的基本原则影响至今,不仅影响着英国,还影响了全世界。英格兰《大宪章》的签署被认为是宪政的起源。  相似文献   

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联合国宪章》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国际法学者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从涉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联合国宪章》的关系的一系列国际文件、《联合国宪章》中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直接联系的规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家实践中明晰出的基本含义等方面来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联合国宪章》高度一致,是《联合国宪章》的原则的集中体现;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国际关系的相互性,适合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需要等整体特征和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的内涵来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联合国宪章》的原则有所补充和发展;从当代国际法的理论和实践情况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联合国宪章》的原则都是当代国际法的组成部分,可以并行适用,适用效果是相得益彰的。  相似文献   

6.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是对我国主权的粗暴侵犯,是对12亿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是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的国际犯罪行为。外交使节和大使馆的不可侵犯是国家之间关系的根本前提。使馆是派遣国主权的象征,具有主权属性。侵犯中国驻南大使馆,就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这一袭击我大使馆的行为,违反了《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违反了国家间有效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公认的一般国际法原则,构成国际不法行为。美国为首的北约未经联合国授权,向北约成员国之外的主权国家动武,是对《联合国宪章》的肆意践踏,是向世界和平的宣战。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轰炸行动已构成国际犯罪,任何政治和经济局势都不能成为理由。在侵略政策和行为上挂上“北约”的标签,并不能使这种行为具有神圣性。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必须对这一严重事件承担全部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7.
一《联合国宪章》是联合国的基本法律文件,由一个序言和19章共110条组成,《国际法院规约》是《宪章》的组成部分。它规定了联合国组织的宗旨和原则,组织结构,职权范围和活动程序,是联合国一切活动的法律依据。而由于联合国成员国的广泛性和普遍性,该《宪章》的世界性就不言而喻了,在某种程度上说,该《宪章》具有约束作为联合国会员国的185个国家在联合国的活动的法律效力。不仅如此,由于《宪章》所确立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其中规定的(l)所有会员国主权平等;(2)所有会员国都应善意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3)各会员国…  相似文献   

8.
《现代法学》2016,(6):155-164
从1948年的《哈瓦那宪章》及1995年的《多边投资协定》草案到当前的FTA和BIT,半个多世纪以来,与经济协定挂钩的劳动标准内容处于持续演进的过程中,并对缔约方国内的劳动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此类挂钩整体上将趋向严格,其与国内劳动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的互动,以及实施中需要解决的条款解释和违约损害评估等问题,值得正在与美国和欧盟谈判BIT的劳动标准条款以及将来可能加入TPP劳动章谈判的中国关注。中国有必要在把握劳动标准与经济协定挂钩的整体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各经济协定谈判的具体情况和中国的承受能力,从劳动标准的范围、实施义务、组织机制、争端解决程序和救济措施等方面厘定相对有利的条款。  相似文献   

9.
美洲国家组织作为西半球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在促进西半球整体民主化进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以《美洲国家组织宪章》为总的指导思想,制订了《美洲民主宪章》并以其为具体行动指南,通过民主促进工作组(UPD)的具体实践不遗余力地推进着美洲地区的民主化进程,在弱化美国对拉美地区的"民主输出"和霸权行径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在强烈抗议和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袭击我驻南联盟使馆、造成人员伤亡的暴行,坚决支持我国政府的严正立场和所采取的一切措施的一致呼声下,5月10日,司法部召开首都法学家座谈会,声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暴行。与会的法学家援引《联合国宪章》及有关国际...  相似文献   

11.
刘少才 《江淮法治》2011,(24):44-44
古巴是个岛国,北面隔海相望是美国,但不受美国政治影响。古巴东南的近邻就是2010年1月发生大地震的海地.但古巴与海地有截然不同的社会稳定局势。如果将哈瓦那与加勒比海别的国家港口城市相比.哈瓦那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感觉。这里有除了有古巴多年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结晶外.古巴警察也是功不可没。哈瓦那有人口214.9万,据说警察就有20万人。而且警察非常尽职尽责,不论你遇到什么,警察都管。  相似文献   

12.
条约解释是国际法上的重要问题。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至33条的规定集中体现了传统的奈约解释规则。实践中,《联合国宪章》的解释对于传统条约解释规则多有突破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宪章解释过程中除运用传统方法外,还形成了“暗含权力”和“机构嗣后实践”等新方法;第二,各种传统条约解释方法在运用于宪章时,相互地位关系较之一般条约解释有所不同;最后,存在于条约解释中的解释与修改、解释与新规则创制的关系问题,在宪章解释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宪章自身的特殊性质是形成上述特点的根本原因。宪章解释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条约解释理论和实践,为条约解释提供了全新的样本,拓宽了条约解释在现代国际法学研究中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和竞争政策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 竞争政策与世界贸易组织共同的哲学基础竞争政策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共同目的在于促进和维护自由开放的贸易制度。世界贸易组织的任务是建立以自由和开放市场为基础的国际贸易制度 ,竞争政策的任务既涉及国内市场 ,又涉及国际市场。然而 ,千万不要误解两者在目标和宗旨上的这种相似性。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削减或取消政府的贸易壁垒 ,如关税和数量限制。在 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 ,又进行了八轮贸易谈判 ,最后一次是 1986年到 1993年的“乌拉圭回合”。乌拉圭谈判的重大成果就是在《哈瓦那宪章》和建立国际贸易组织的动议失败 5 0年…  相似文献   

14.
美国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对伊拉克的单边主义战争,可以说开了一个可怕的先例,也可以说它严重破坏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一、单边主义战争对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的破坏 所谓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对内管理国家事务、对外进行国际交往的最高权力。《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1款明确规定:“本组织系基于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之原则。”《联合国宪章》把主权平等原则放在首位,足见其重要性。按照1970年10月联大通过的《国际法原则宣言》的解释,国家主权平等原  相似文献   

15.
刘雪红 《法学》2023,(2):165-179
国际经贸协定中的国有企业条款问题是中西方经济交往中的敏感点和疑难点,如今虽常被认为是专门针对中国的定制条款,但实际上其由来已久。该条款诞生于“二战”后期英美两国创建多边贸易体制之际,成型于《哈瓦那宪章》。20世纪的国企条款旨在消除公权力带来的贸易壁垒,具有典型的战时性、妥协性与初级性特征;21世纪的国企条款则以“竞争中立”和“透明度”为主要内容,其完备性和强约束性显著提升。国企条款的历史演绎反映出其规范政府经济行为、加强公平竞争的法理逻辑,具有契合国际市场经济和法治经济要求的正面价值,不宜一概否定。解决好国企条款问题对于中国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里斯本条约》生效后,其中引入的《欧盟基本权利宪章》也随之产生了法律效力。波兰和英国基于国内社会权保护水平的考虑对《欧盟基本权利宪章》的适用声明了条约保留。在这种情况下,《里斯本条约》将对成员国产生两种不同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战争与武装冲突的概念及其区别,并根据1945年《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和1946年《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宪章》,1991年《前南国际法庭规约》以及2002年生效的《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关于战争罪的规定,探讨了战争法规和惯例是否适用国际性武装和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自卫权是《联合国宪章》(以下简称"宪章")规定除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以外国家禁止使用武力的例外。但《宪章》并没有对自卫权行使做进一步解释,导致各个国家为了国家利益在自卫权行使的特点、条件上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为自己的行为寻找依据,本文就此问题做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论《联合国宪章》的解释方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瑶 《中国法学》2003,60(6):131-139
以适当的方法对《联合国宪章》做出正确的解释 ,是妥善施行《宪章》的重要前提。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 ,深入论析了《宪章》的五种解释方法 ,即文义解释、系统解释、目的解释、历史解释和惯例解释 ,指出五种方法各有利弊长短 ,在选择具体解释方法时 ,应采取“善意解释”的态度 ,所作的解释应有利于实现联合国的宗旨及原则  相似文献   

20.
政府间组织成为国际法院诉讼当事者的改革,涉及修改《联合国宪章》等现行规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是,这一改革是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促进国际组织间争端的解决,有利于发挥国际法院的积极作用。可以通过修改《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院规约》的相应条款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