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也被提到议事日程。这是经济体制改革所必然带来的社会政治发展趋势。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过程,反映着社会主义社会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从  相似文献   

2.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国家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人民调解作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民主形式也得到不断发展。但是,在人民调解这个领域中怎样加强法制建设,怎样厉行法制,至今仍然被许多人所忽视。有些同志,包括一些在各级司法机关中工作的司法工作人员,还不大清楚我国人民调解工作是否需要实现制度化、法律化的要求;在这个领域要不要讲依法办事,要不要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及怎样在这个领域争取实现制度化法律化的要求,怎样在这个领域开创依法办事的新局面等问题。因此也就不能自觉地运用法律工具来有效地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3.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的报告中指出:党政分开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党政分开也就是党政的职能分开。本文拟就党政分开的必然性、党政职能分开的法律化制度化问题作些论述。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提出了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著名命题。明确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的国家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立法原则的法律化、制度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旺生 《法学论坛》2003,18(3):29-36
立法原则的法律化和制度化是当代中国立法制度的一个鲜明特色。中国立法原则经历了由观念化向法律化和制度化的转变。现时期中国立法原则为宪法原则、法治原则、民主原则、科学原则。  相似文献   

6.
<正>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政治民主化和法律化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长足进展。但是,我们也  相似文献   

7.
木叶 《法治与社会》2008,(12):10-12
在基层,不少官员已有了切肤之感,一些人慨叹:“如今官越来越难当了,责任愈来愈大,权力愈来愈小。”许多人开始意识到,“当官也成了高风险职业”。专家认为,虽然目前问责制的制度设计还不能说已经完善,但问责制决不会是一阵风,而将在实践中期着制度化法律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主是专制的对立物。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普选制、议会制等等这些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当时资产阶级提出的“主权在民”、“天赋人权”,是为了反对封建专制的“君上大权”、“君权神授”的,因此曾起过历史的进步作用。但是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以后,这些口号就逐步丧失它的革命意义了。第一个给资产阶级民主冲击的是1871年的巴黎公社,第二个是1917年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个更大的冲击就是1949年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革命。因此,早一点说从巴黎公社开始,晚一点  相似文献   

9.
建国四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经历了曲折的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拨乱反正,总结历史经验,对社会主义民主在认识上和实践上都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只是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特别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粉碎"四人帮"以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作出了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与此同时,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这样,就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同时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总方向,确定了我国人民今后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民主制度化是民主对制度的推进,制度对民主的规制,两者是互动发展的动态过程,如何用通过法治途径进行保障的制度化路和非制度化路径,成为我们现阶段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我们在宣传民主的时候,一定要把社会主义民主同资产阶级民主、个人主义民主严格地区别开来”,“中国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只能是社会主义民主或称人民民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民主。”为了澄清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转型期,多种社会思潮涌动,多元价值观并存,各种矛盾交织凸现,原有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受到挑战,一些原本清楚的价值观受到质疑。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提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作为对我国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之一尤为要引起重视,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客观借鉴民主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正>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先认识社会主义民主。认识社会主义民主如不从社会模式本身入手,就很难获得正确认识。有鉴于此,本文拟从社会模式入手,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问题进行粗浅探讨。一、高度集权的社会模式不可能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在三大改造以后,我国虽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但是,却在否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基础上,形成了以产品经济为中心的高度集权的社会模式。这一社会模式由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高度统一的思想文化体制构成。在这一社会模式下,社会主义民主必然受到压抑。首先,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不可能充分发扬社会主义经济民主。这主要因为:  相似文献   

15.
我比较赞同这样的观点:完善政治参与机制、建立意愿表达网络是建设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但是,政治参与的目的是什么?意愿表达的又是什么?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和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那么,人民当家作主又是为了什么?我认为,这一切都与利益分不开。也就是说,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参与政治的  相似文献   

16.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WEMUSTDEVELOPSOCIALISTDEMOCRACY肖蔚云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以下基本观点。依照这些观点付诸实践,必将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前提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人民在长期斗争中...  相似文献   

17.
18.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民主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国家也在追求民主目标,总结民主运动中的各国经验,对于我们当前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简而言之就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充分保证劳动人民的民主权利,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其主人翁精神。这一目的,和保护、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和保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是完全一致的。或者说,充分保证劳动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充分发挥其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是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需要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而是互相服务、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以高度民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目标之一,是不会引起异议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过程及其一些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大会所制定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正确纲领和一系列方针政策,是过去六年历史发展的总结,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的充实和发展.党的十二大精神的贯彻执行,必将把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引向新的胜利.大会提出,要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必须抓住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全面高涨,实现四个现代化这项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与此同时,还必须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这三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