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审理经济纠纷案件是一项新的工作。经济纠纷是法人之间的纠纷,往往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争执的标的种类多、价额大。正确审理这类案件,直接关系到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和保障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审理经济纠纷案件是一项专业性相当强的工作,办案人员既要熟悉政策、法律,又要了解和懂得一些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和生产技术知识。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通过近两年的审判实践,初步摸索到一些经验,大体上形成了一套程序和方法。今介绍于后,希冀引起司法工作者和法学理论工作者的探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从程序来说,同审理一般民事案件一样,包括立案、审理、执行三个阶段。但各个阶段的工作步骤和方法,又有本身的许多特点。  相似文献   

2.
涉及个体工商户经济纠纷案件的审理□李鸿鹤个体工商户是国家对工商业经济性质的归类。公民个人或家庭成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个体工商业的,为个体工商户。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劳动群众就业需求日益增加,个体工商户数及个体...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各级人民法院对部分已审结的经济纠纷案件作了比较认真的检查,从检查结果看,虽然绝大多数案件处理是正确的,对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四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严而论,办案质量不高仍是经济审判工作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有的案件事实不清、责任不明就调解了事,草率结案,有的案件定性不准,把无效合同当成有效合同处理;有的案件不应调解或调解不成,竟违背法律“和稀泥”或强行调解,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  相似文献   

4.
我省经济审判工作,是从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以后逐步开展起来的。通过审判活动,对于协调经济关系,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保障经济调整和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良好作用。 一、树立“着重调解”的指导思想 建庭之初,我们对于审理经济纠纷案件必须“着重调解”的指导思想,并不十分明确。开始,有的同志认为“法院裁判,才能充分体现法律的权威作用”;有的认为“裁判省事,调解麻烦”;也有的认为“调解没完没了,久拖时间”。经过一年多的实践,逐步端正了认识,基本上确立了审理经济纠纷案件应着重调解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依法审理经济纠纷案件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经一庭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是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人民法院要通过严肃执法,公正裁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自觉地把严肃执法与经济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认真审理各类经济纠纷,切实消除...  相似文献   

6.
析民事、经济纠纷抗诉案件的审理□许任刚周瑞忠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法提起重新审判以及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再审时所必须遵循的步骤和方式方法。近年来,随着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经济纠纷案件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7.
涉及军队单位经济纠纷案件,是指经济纠纷案件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为军队单位(包括武警部队),或争议标的是军队财产权益或其他权益的案件。军队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军队补给,弥补军队开支不足。军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一般都是团或团以上的机关及其所属单位。这些单位从性质上来讲是国家的军事机关,或军事事业单位。其经费来源,完全靠国家财政拨付的国防费。部队单位可用于从事生产经营的资金,只能是预算外资金,包括企业借款、专门用于生产经营的资金、各项杂项收入、历年经费节余等。由于军队单位所开办的…  相似文献   

8.
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如何制裁规避法律行为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经济庭近年来,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在经济立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相继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法规。但是,经济领域内规避法律行为仍然大量存在,而且表现方式越来越多样,也更加隐...  相似文献   

9.
审理一些简易经济纠纷案件,是人民法庭面临的一项新的工作。我院所属的杜行、七宝、北桥三个人民法庭先后进行了尝试。 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我国农村经济起了巨大的变化,乡镇企业星罗棋布,“两户一体”遍及村镇,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特征的承包合同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一、明确企业集团的法律地位据学者研究,企业集团这一称谓是我国和日本使用的名词,一些国家使用的是“财团”、“公司集团”、“康采恩”等名称。这些名称虽然都表达了企业间组织或财产联合发展的现象,但因各国立法的不同,在具体理解上各有差别。我国近年来企业集团发展迅速,但企业集团的法律上的概念至今没有统一。学者们对企业集团的概念有多种说法。企业集团概念的不统一,造成法官审理涉及企业集团案件的困难。国家体改委《关于组建和发展企业集团的几点意见》对企业集团的描述是:“企业集团是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社会…  相似文献   

11.
诉讼经济是西方民事诉讼法学的概念之一,它产生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诉讼经济的基本内容是:通过简化诉讼程序,缩短诉讼周期,节省诉讼费用等手段,以减少诉讼的经济损耗,提高诉讼效益。随着西方国家的“诉讼爆炸”和讼量激增,诉讼耗费日益成为西方国家的沉重负担,近年来以减少诉讼损耗,  相似文献   

12.
审理经济纠纷案件适用法律,具有一定的要求并应遵循一定的规则.笔者认为:这些要求和规则大致可以概括为九个字,即:正确性、合法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实践证明,适用法律是否正确,关系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肯定和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能否得以相应的制裁,也反映了审判人员的执法水平和是否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所以,认真研究和总结审理经济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方面的问题和做法,对于提高办案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事实清楚是适用法律的前提条件 审理经济纠纷案件适用法律,实质上是运用法律规范对案件的具体事实进行评判,并依法作出结论。因此,事实清楚是适用法律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事实不清就贸然适用法律,容易导致适用法律不当而办错案件。从我省审判实践看,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一般应注重查  相似文献   

14.
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经济犯罪问题如何处理崔军对于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的经济犯罪,“两高一部”多次作出以移送案件为主要内容的规定,其要点是: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中件,发现经济犯罪的,应及时将案件(一般是全案)移送公、检机关侦查起诉,待犯罪事实搞清后...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如何确定第三人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1.应让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没有通知第三人参加诉讼,致使将一个案件分成两个案件处理,而且有时由于没有第三人参加,有些情况不明,判处不当,甚至给当事人或第三人的权益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诉讼保全,是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和民事案件时,在作出判决之前,为了保证将来判决得以实际执行,而对当事人双方争议的标的物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措施。如查封、扣押、冻结等。在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能否正确适用诉讼保全措施,不仅关系到案件审结届判决能否得到实际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护,而且关系到是否严肃执法,切实保证办案质量的问题。根据民事诉讼法(试行)关于诉讼保全的规定,结合近年来的审判实践,我们认为:正确适用诉讼保全,必须掌握好下列要点。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青浦县法院下设6个人民法庭,为贯彻“两便”原则,提高人民法庭干部的业务素质,使经济庭能集中精力,及时审结较疑难的案件,人民法庭从1985年开始。受理依照民事诉讼法(试行)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该院享有管辖权的少量的经济纠纷案件。随着经济纠纷案件的大幅度上升,经济审判力  相似文献   

19.
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所谓简易程序是相对普通程序而言的,是一种独立的简便易行的第一审程序。审判实践表明,各地法院在审结的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中,适用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诉有关出境人员在出境前所发生的经济纠纷等案件逐渐增多,因这类人员已不在境内,给人民法院在立案、审理、执行等程序方面带来一定困难。笔者就审理此类案件中遇到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意见。 适用程序问题。在审判实践中,对审理有关出境人员的案件适用何种程序问题,有人认为,这类人员已决定出境或已经出境,虽然多数是以探亲、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