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军官兵与灾区人民群众一起,不畏艰险、迎难而上、连续奋战,赢得了汶川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10万官兵用鲜血、汗水和生命诠释了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内涵。  相似文献   

2.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四周年了。2012年4月21日,审计署公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2011年度审计的结果。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部分单位违规建设豪华办公楼现象屡发。三台县最大的…间单人办公室面积66平方米,超出县级直属机关科级干部使用面秘9平方米标准的6.3倍。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死生交织,人神共泣,天地同悲。对于一个民族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时刻:公元2008年5月12日下午,在中国,在中国的四川,在四川阿坝的汶川,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震动了整个中国。  相似文献   

4.
不是因为5·12汶川大地震的发生才出台了相关法律,但汶川地震的发生,无疑对减灾法制和体制建设切切实实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身在成都的杨欣得知地震震中在汶川,强度达到8.0级,第二天,绿色江河向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发出了紧急动员令:利用NGO的资源和目标管理经验,尽力帮助灾区,作为政府救灾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上海的青年自发地组织起来,共同发起了“心系家园”上海青年民间组织抗震救灾联合行动。  相似文献   

7.
四川汶川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杨浦区人大代表纷纷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  相似文献   

8.
开放援助     
《时事资料手册》2008,(4):54-57
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纪实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第一次,中国开放了世界救援通道。许多国家及地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在“生命高于一切”的救灾理念下,我们以开放的姿态,接受外国和港澳台地区的救援及医疗力量赶赴灾区。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与世界各地的救援人员合作救灾。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我国四川汶川的8.0级特大地震灾害.其发生之突然,烈度之超强,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损失之巨,救灾难度之大,完全超乎国人乃至世人之想像,为历史所罕见。而几乎就在震灾发生的同时,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便以其卓有成效的抗震救灾行动,创造出了举世赞叹的“中国式救灾”,理所当然地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中国此次应对汶川震灾呈现出异常夺目的“十大亮点”。  相似文献   

10.
“只要灾区人民有一份需求,我们民政人就要尽百倍的努力。”这是山东省济南市民政局局长张苏华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所讲的话,这也是济南民政人的心声……在之后的日子里,在汶川隆隆的余震声中,泉城济南的广大民政人书写了一幕幕援川大爱进行曲……  相似文献   

11.
5月12日下午,办公大楼突然抖晃起来,有人喊道:“地震了!”我随大家迅速疏散到办公楼下的公共绿地,立即给妻子发了个短信,告诉她人民广场地震了。妻子马上回信:“四川汶川发生了7.8级大地震”。当时我有些疑惑,短短几分钟,她这么快就知道是汶川地震了?可能是小道消息!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抗灾救灾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8.0级大地震,是建国以来破坏性强、波及范围广的一次地震。面对如此巨灾,中国政府在救灾观念、救灾政策、救灾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使汶川抗震救灾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陈建民 《创造》2008,(7):36-37
说来也巧,汶川“5.12”大地震发生时,云南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现场会正在昭通召开,就在会场上,大家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感。  相似文献   

14.
《时事资料手册》2008,(4):44-44
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拨付了大量救灾奖金,国内外捐赠了大量款物。如何管好用好这些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汶川大地震发生一个多月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展开了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经过第一阶段救灾的“遭遇战”后,伤痕累累的汶川大地上,又见袅袅炊烟;集中安置点附近,商铺重新开张;帐篷学校前,鲜艳的红旗迎风飘扬……灾区的人民,从地震废墟中站起,更加坚强,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  相似文献   

16.
向阳 《今日上海》2008,(8):32-33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山崩地裂,吞噬了与我们血脉相连的数万同胞的生命。山河齐哀,举国同泣。  相似文献   

17.
《青年探索》2008,(4):F0002-F0002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损失巨大,举国悲恸。灾难之后,社会各界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抗震救灾之中,中华民族表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全国人民都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广大青少年又有哪些感想,受到了哪些触动呢?为了解青少年的真实想法,在5月份地震发生后,广州市团校、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了一项“关于四川汶川大地震的青少年热点调查”。  相似文献   

18.
方炎松 《广东民政》2010,(10):22-23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华大地乃至全球华人社会掀起了一股强大的抗震救灾捐助潮,短短两个多月内,社会各界捐款达到570多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9.
孔见 《新东方》2008,(7):41-42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正在课堂上宣讲的自称是“最优秀的文科老师之一”的范美忠,以最快的速度第一个将自己的身体置于安全地带,无视自己的学生陷于茫然无措的危险境地。对于他的行为,我原不敢作高调的批评,只是深感遗憾,叹惜他没有做得好一些。因为范先生的逃跑,毕竟使汶川大地震死亡和失踪的人数减少了一个,  相似文献   

20.
刘引 《广东民政》2008,(7):22-22
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在送温暖、献爱心筹集抗震救灾资金时,许多群众无私奉献,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海内外华人、企业家、文体明星都有大额捐助,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