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年重整,三年跨越。这三年,不仅仅是汶川的三年,也是中国的三年。从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以来,我国政府的变革,不仅仅是由于灾难的推动,也是长期以来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厚积薄发。  相似文献   

2.
“5.12”汶川大地震,以其巨大的破坏力震撼了中国,震惊了世界。数万同胞不幸遇难,数十万灾民受伤,数千万群众受灾,数百万房屋倒塌,数千亿财产化为乌有,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遭受挫折和影响,无数个家庭陷入无限哀痛之中。大地鸣咽、举国同悲。  相似文献   

3.
现代日本不是一个时常遭遇灾难与紧急状态的国家,而是一个由灾难与紧急状态催生的国家。新加坡大学教授、历史学家格里高利K葛兰西在《日本:地震之国》的导言中这样说。地震与其说是灾难,不如说是苦难。地震带来的,远不只是死亡。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日本俗话所说的四件最可怕的东西是地震、火灾、打雷、老爹,前三项都和自然灾  相似文献   

4.
三金 《中国减灾》2010,(3):52-53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发生,让无数同胞泪洒四川,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深刻的展示了人间的真善美,诠释了人性的光辉与伟岸,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灾难面前,一个个看似渺小的愿望却显的那么难于实现。在坚强的背后,是一个个感动世人的血与泪的故事和地震中自救互救的优秀事迹。  相似文献   

5.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强震。山河破碎,家园不再。距汶川大地震不到两年时间,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再次震惊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震惊了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  相似文献   

6.
徐娜 《中国减灾》2011,(6):30-31
自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灾难便如影相随。灾难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多方面的威胁。时代越发展,科技越进步,社会越繁荣,其威胁就越不可低估。树立正确的灾难观,增强灾难意识,提升应对灾难威胁的国家战略能力,这是一次次的灾难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社会迈入风险社会,国家和社会面临的人为或自然原因的灾难日益增加。然而,相似的灾难在不同国家和社会却会带来不同后果。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灾难治理的异质性结果?一般而言,灾难治理的异质性效应受到国家能力、国家社会关系和政府质量的影响。其中,在国家能力维度,国家的汲取能力、强制能力和再分配能力有助于提升国家的灾难治理水平;在国家社会关系维度,社会自治和社会融洽有助于增强整体灾难应对能力和避免极端后果;在政府质量维度,应急管理和信息公开的制度运行对于灾难应对发挥关键作用。基于国家能力和国家社会关系两个维度,可以构建灾难治理异质性效应的类型学分析框架,将灾难治理的政治效应进一步区分为支持增强型、社会弥合型、制度重构型和秩序动荡型。灾难政治学既为灾难研究提供理论视角,也为现实世界中政府与社会有效应对灾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现代日本不是一个时常遭遇灾难与紧急状态的国家,而是一个由灾难与紧急状态催生的国家。”新加坡大学教授、历史学家格里高利·K·葛兰西在《日本:地震之国》的导言中这样说。  相似文献   

9.
公元2008年5月19日凌晨4时56分,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她近60年的历史里,第一次为在自然灾害中遇难的普通国民下半旗志哀。这意味着,人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共识在政府、公众以及社会组织间达成。  相似文献   

10.
灾难让我们每个人乃至整个国家成长。成长本身就带着一种灾难的气质。我们谈灾难气质,不仅是对其与生俱来本性的描述,更多的是对它后天成长中的期待。灾难赋予我们每个人不同的承受力:灾难面前,有的人惊慌失措、有的人沉着冷静;有的人大爱无边、有的人自私自利;有的人牺牲小我、成就大  相似文献   

11.
三年看起来很短暂,但三年内的变化却不容小觑。汶川大地震三年了,我们的心也随之震荡了三年。眼泪越来越少,改变越来越多。灾区旧貌换新颜,灾区民众的心灵重建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相似文献   

12.
辛华 《中国减灾》2008,(4):58-58
30多年前,一场举世震惊的大地震将唐山夷为废墟;30多年后,新城崛起.废墟不再。对更多的人来说.“唐山大地震”已成为一段冰冷的历史。有关这场灾难.究竟留给今天的人们多少清晰的图像.难忘的瞬间和震撼人心的细节?  相似文献   

13.
伊文 《中国减灾》2014,(4):30-33
越是灾难猝然发生的时候,越是考验社会的凝聚力、应对力、意志力。今天,我们面对灾难和伤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冷静,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珍惜生命的价值和尊严。走向理性和成熟的中国和中国人民不惧怕任何艰难困苦。  相似文献   

14.
方娟 《公民导刊》2004,(3):16-17
天灾不可预见,但人祸可以避免。疫情固然可怕,但我们仍需保持一个健康、乐观的心态。我们不能为求生存盲目地瞎起哄。更不能偏听偏信,杞人忧天。感谢媒体对疫情作出的客观报道,感谢政府防患于未然的一切举措。  相似文献   

15.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四川汶川县的8级大地震震撼了大半个中国,也引起了全球范围的震惊和关注。但令笔者颇感欣慰的是,在这次灾难面前看到了眼前一亮的两处火花:第一处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特种部队说的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  相似文献   

16.
唐宋 《时代主人》2006,(8):24-24
“如果我们之前的防灾减灾科普工作能够做好。唐山人民或许能减少伤亡。”在纪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之际.天灾预测专家依然为当年的劫难痛悔。  相似文献   

17.
<正>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自强不息的古人以刚毅之笔写下"殷忧启圣,多难兴邦",至今仍激励着我们。纷扰的灾难,可能是一种提醒:也许,人类发展的长河注定  相似文献   

18.
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那悲惨的一瞬间让13亿中国人刻骨铭心。  相似文献   

19.
青海头,三江源,大地震颤。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东经96.7°)发生7.1级大地震,震源深度33千米。  相似文献   

20.
今年的防灾减灾日之际,对于中铁人来讲,更多地将着重点放在了如何在灾难来临时甘于奉献,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宣传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