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情愈演愈烈,创下几十年降雨最少纪录。这一纪录导致长江、鄱阳湖、洞庭湖等水位下降,洪湖、石臼湖干涸,鱼虾死亡。"旱"动人心,已严重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老天惹的祸有关专家认为,引发此次旱情的罪魁祸首是"老天"。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湿地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2.
国家防办统计显示,截至5月2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044亿亩。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旱情较为严重,其耕地受旱面积为4535万亩,有329万人、95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201 1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与多年同期相比减少四到六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年份。受旱灾的地区主要是在沿江、洞庭湖、鄱阳湖周边及江淮之间的丘陵山  相似文献   

3.
徐娜 《中国减灾》2007,(12):4-5
今年是个重灾年。我国极端气候事件频繁,暴雨、地震、滑坡、台风等多灾并发,点多面广,部分地区重复受灾,局部地区雨情、汛情、旱情超历史纪录,灾情总体偏重。截至11月15日,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倒塌房屋127.2万间,损坏房屋362.7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825亿元。  相似文献   

4.
《干部人事月报》2010,(1):92-93
两个天使,一老一小,化身到人间考察。晚上他们来到一个富人家借宿,这家人态度并不友好,不肯给卧室,只给他们在冰冷的地下室找了一个角落。当他们铺床时,老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顺手把它修补好了。小天使问为什么,老天使说:“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的那样。”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04,(12):63-63
11月份,我国前期受旱严重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北部地区旱情有所缓解,华南南部的两广、海南三省(区)旱情仍在持续。此外,部分地区还发生了风雹、地震和雪灾等自然灾害。据统计,11月份全国受灾人口733万人,死亡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82万公顷,其中绝收面积10.2万公顷;倒塌房屋5间,损坏房屋0.3万间;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亿元。2004年11月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全国灾情月报(2004年11月)$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灾害信息部  相似文献   

6.
继2010年云贵川渝春季大旱之后,2011年贵州再次出现罕见旱情。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9月中下旬,贵州全省88个县(市、区)均不同程度受灾,其中31个县特旱,39个县重旱。2011年贵州黔西南州望谟县发生的“6·06”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给当地百姓造成的影响远没有离去,而干旱又戳痛他们的心。时值秋收季节,老百姓田地里的枯萎稻穗却因为“卡脖子”旱情未能灌浆,使稻穗空空,  相似文献   

7.
用马尔柯夫模型预测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强  王昂生 《中国减灾》1997,7(4):33-39
本文利用1978~1993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涝灾情资料,用马尔柯夫模型对长江中下游地区1993~1997年的旱涝状态作了预测试验,并作出了初步探讨。1马尔柯夫过程与马尔柯夫模型[1-4]1.1马尔柯夫过程客观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必处于不同的“状态”。例如: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冷害”等状态,从一个状态转入另外一个状态叫做状态转移,而把随时间的变化所作的状态转移,称为状态转移过程,简称过程,若每次状态的转移都只与互相接连的前一次有关,而与过去的状态无关,或者说状态转移过程是无后效性的,则称为马尔柯夫过程。比…  相似文献   

8.
两个月前的春夏之交,我们还在为东南和中南地区的严重旱情焦急万分;但转眼间盛夏暴雨就让北京、武汉、成都、长沙等地相继成为“东方威尼斯”。当网上“到武汉大学看海”和“到北京地铁观瀑布”等各种调侃层出不穷时,狼狈不堪而窘态百出的城市“内涝”问题再次凸显,城市水利建设的“短板”和“软肋”渐渐裸露在社会大众面前。  相似文献   

9.
6月份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为洪涝、干旱和风雹。长江中下游地区于14日-17日、17日-19日及22日-25日先后出现三次强降雨过程,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9省受灾;入夏以来,北方大部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局部地区旱情十分严重,受旱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10.
汉字中的“九”,本是一个尊贵、吉祥的数字:老天称为“九重”,皇帝称为“九五之尊”,器物之华丽称为“九华”,北京的名园北海有“九龙壁”,吉祥图案有“九九消寒图”,等等。但这个“九”字前面若加个“老”字,成为“老九”,就带上了江湖气,甚至是匪气;而若在“老九”前面再加个“臭”字,变成“臭老九”,那么,我们就只会闻到牛棚气,甚至一些血腥气了。中国的知识分子曾与“臭老九”之称,结下过长时间的牵缠难解的“孽缘”。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我国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多灾并发,点多面广,部分地区重复受灾,局部地区雨情、汛情、旱情超历史纪录,灾情总体偏重。截至11月15日统计,2007年以来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1809人因灾死亡、失踪293人;紧急转移安置  相似文献   

12.
前几年成克杰上千万元的涉案金额,曾令人吓了一大跳,觉得不可思议。后来,便有了王守业涉案额超亿元的“纪录”。不久前,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又创造了涉案过1亿元、单笔受贿金额8000万元的“新纪录”。大家以为这案值得长期保持纪录了。不料,不久前又公布了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的腐败案。  相似文献   

13.
1934年,中国中部和南部发生重大旱情,其规模之大,影响之重近百年未见,许多地方文献称之为“甲戌大荒”或“甲戌大早”。当时《申报》对旱象有许多翔实的报道,为我们勾勒出了此次旱灾的完整轮廓。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2004,(11):62-62
10月份,我国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急剧发展,广东、广西两省(区)受灾严重。此外,我国部分地区还发生了洪涝、地震和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据统计,10月份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360.1万公顷;受灾人口2123.5万人,死亡7人,紧急转移安置0.6万人;倒塌房屋0.1万间,损坏房屋4.5万间。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9.4亿元。全国灾情月报$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灾害信息部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一场波澜壮阔的“抗旱救灾”攻坚战在西南大地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大旱持续之下,焦渴的大地悬置着种种疑难问题:旱情严峻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是否与全球增暖相关?在西南地区,缘何频繁出现旱情?应该怎样看待当前的旱情?百年不遇的重旱给我们带来哪些警示?历史上都有哪些“防灾救灾”策略值得我们借鉴?记者就本次旱灾中几个引人关注的话题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6.
并非题外话: 庚辰龙年春天,一个既让人担心又让人后怕的时节,5次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沙尘暴天气大煞了春天的美景。自 3月 22日至4月 6日,沙尘暴铺天盖地,连续肆虐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版图,局部风力高达8~9级,大气能见度降至1公里以下,有报道用“平沙莽莽黄入天”来形容风沙来时的天气,不究事因的老百姓诚惶诚恐,多数仰天长叹:老天,这是怎么了!是呀!老天这是怎么了?  相似文献   

17.
新闻闪回     
<正>国新办发表《2008年美国的人权纪录》3月8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06年美国的人权纪录》,以回应美国国务院3月6日发表的《2006年国別人权报告》对中国人权状况的肆意歪曲和无理指责。这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针对美国一年一度的国别人权报告连续第8年发表美国的人权纪录。这份人权纪录援引了大量例证说明美国自身存在着严重的侵犯人权问题,全文约15000字,分“关于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关于执法、司法侵权”“关于公民和政治权利”“关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关于种族歧视”“关于妇女、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的权利”和“关于侵犯别国人权”  相似文献   

18.
趣味教学例选 夏日的中午,一位瓜农躺在一棵巨大的山植树的浓荫下乘凉。他看着面前绿油油的西瓜地埋怨起来:“老天真是不公平,这么粗的山植树,只结了很小很小的果子。而一根细细的西瓜蔓,竟结了三四个篓筐大小的瓜。”这位瓜农正在怨天尤人自言自语着,一阵风吹来,一颗被虫蛀了的山楂从树下落了下来,恰好砸在他的脑门上,他揉揉脑门顿悟过来:“多亏了老天不公平,如果树上结了西瓜般大小的山楂,那后果就不堪想象了!”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特点。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自身的特殊的矛盾。这种特…  相似文献   

19.
《创造》2009,(2):15-15
2009年2月6日,曾经是郑州“大水缸”的郑州西流湖湖底已经完全干涸,不少大人和孩子在湖底捡拾湖螺。今年以来,河南遭受自1951年来最大旱情,受旱面积达到63.1%。  相似文献   

20.
战争年代,“人海战术”曾乃国人克敌制胜的一种看家本领,而如今,“人力资源优势”更使得国人在吉尼斯赛场捷报频传。日前,随着信号枪响,包括四川省一名副省长等众多官员在内的上万人举起牛奶齐齐畅饮,并把1.05万人同时喝牛奶的场景载入了吉尼斯纪录(据《华西都市报》2004年12月19日)。国人正是凭借如此风格独具的“人海战术”和“资源优势”,才使改写许多颇有难度的吉尼斯纪录,竟变得如探囊取物了。当然,本文的主题并不在于吉尼斯纪录,而是想看一看此类纪录有没有现实意义。这些年来,以“挑战自我、超越极限”而著称的吉尼斯纪录,在我们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