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闵综 《中国减灾》2011,(7):16-17
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核泄露等次生灾害,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日本的防灾救灾应急体系受到严峻考验。从目前情况看,日本在此次防灾救灾方面有许多成功经验,但也有不足和教训。认真审视这些经验教训,其中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抗震救灾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哉 《中国减灾》2008,(6):50-51
5月12日下午.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夺去了数以万计的生命.激发了国人众志成城携手抗灾的诸多感人事迹。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此关键时刻.更有必要参考借鉴其他国家抵抗震灾的经验教训.以便救灾工作更快更好地进行。在抵抗震灾的问题上.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属于地震多发国家.但并非受灾最严重的国家。这主要是因为日本的紧急救援与防灾体系相当有效.极大地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3.
现在,有人开玩笑时会说我是"灾星"。因为我亲历了"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3·11"日本9.0级特大地震,以及2011年3月24日的缅甸7.2级地震。——杨婕  相似文献   

4.
日本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因其位置、地形、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一年四季多发气象灾害,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大雪、干旱和酷暑、冷夏、浓雾和冰雹等,其中台风、暴雨和暴雪给日本经济社会,尤其是交通、电力以及农业等带来的影响最为严重。饱受气象灾害之苦的日本人非常重视气象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5.
2012年5月11日,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四周年纪念日和第四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前夕,四川省委、省政府、国家减灾委办公室联合举办了四川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国务院参事、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应邀观摩了此次演练并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6.
【正】京政发[2012]24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加强城乡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是针对近年国际、国内地质和气象等大灾、巨灾事件频发,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减少灾害风险、减轻灾害损失的迫切需要;是积极应对北京位于地震带及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灾害发生系数增加等实际问题的必要措施;是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建...  相似文献   

7.
《中国减灾》2004,(6):4-5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5月19日在中组部、民政部、国家行政学院联合举办的“省部级干部灾害应急管理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强调。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自然灾害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灾害应急机制,切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8.
金磊 《中国减灾》2011,(8):26-28
自2011年3月11日,北京时间13点46分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世界有观测史上最大震级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后,灾难后果随无数次较大余震及次生灾害不断升级:截至4月上旬死亡失踪人数一跃超三万人:  相似文献   

9.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近30年来,世界各地的灾害无论从造成的伤亡人数还是经济损失方面都有增无减。如何准备好应对各种异常自然现象,使其不至于发展成大灾害,是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日本“3·11”大地震后国家减灾政策的反思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林生 《中国减灾》2013,(11):21-24
2011年3月11日,距离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130公里处(北纬38度,东经142度)发生里氏9.0级的强烈地震,震源深度24公里。此次地震引发了海啸、核泄漏等一系列复杂的次生灾害,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这是日本战后死亡人数最多、该国观测史上最强的地震,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发生在发达国家的巨灾。日本在此次地震灾害应对中的表现有诸多可圈点之处。例如,建筑物和工  相似文献   

11.
日本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对日本人民造成了巨大伤害,并且经常发生。1923年9月1日发生的7.9级关东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前所未有,使日本民族得到了血的惨痛教训,对日本防灾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之后,日本采取了一系列防震减灾措施,使灾害影口向程度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2.
李平 《中国减灾》2012,(1):50-51
日本地震频发,在防灾救灾方面有常规的社会动员机制,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防灾救灾法律体系,训练了较为专业的救援组织和团队,建立了深入社区、家庭、个人的防灾救灾体系。学习借鉴日本的做法与经验,对提高和增加我国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与知识,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吴弢 《中国减灾》2014,(3):46-49
正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地处我国中部,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经济相融,国土面积占全国的7.37%。2012年底,四省常住人口2.290983亿人、地区生产总值74564.96万元、财政总收入11119.43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6.92%、14.36%、9.49%。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四省积极开展合作共建,携手构建、共同打造"中三角"——全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得到中央的支持,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推动"中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高  相似文献   

14.
马旦珠 《中国减灾》2011,(10):42-43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害发生后,青海省民政厅积极采取各项救灾措施,保障了灾民的基本需求和灾区的生活稳定。回顾一年多的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有许多值得总结和思考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乌格 《中国减灾》2011,(5):46-47
中国和日本距离不远,都属于遭受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都在防灾减灾方面有着自己的体系。日本的防灾减灾工作始终是重中之重,3月11日的9级地震,更充分显示了日本的防灾减灾能力。而中国在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之后,对防灾减灾工作也有了更好的认识。那么,中国和日本在防灾减灾方面有何差异呢?记者从防灾、救灾和意识三方面进行了对比,且看这场有关防灾减灾的PK战。  相似文献   

16.
林柯  赵辉 《中国减灾》2011,(4):46-47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O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此次地震震级之高,以及震后的海啸、火灾、核事故等一系列次生灾害,使日本东部地区出现宛如世界末日般的景象,举世震惊。  相似文献   

17.
李长久 《时事报告》2011,(5):47-47,50,51
日本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事故,不仅造成日本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将加剧世界金融、能源和粮食风险,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灾害文化是推进减灾事业的基础。接受了灾害存在的事实后,老百姓才会考虑灾害来临时应该做什么以及能够做什么。在日本,以居民为主体的防灾组织——自主防灾会在社区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山东省安丘市民政局把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为民生保障工作的重点,着力从健全救灾体系、加强设施建设、开展减灾宣传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救灾减灾工作水平,不断开创安丘民政救灾工作新局面。加强减灾体系建设增强灾害救助能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安丘市防灾减灾工作委员会,建立了灾害预警、灾情会商、应急联动等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综合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修订完善《安丘市自然灾害应急处置预案》,精心编制市镇村三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救灾网络体系。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在县级,抽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1月17日-28日,以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为团长的民政部灾害信息管理项目建设考察团,对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及其相关系统和日本灾害应急管理部以及亚洲减灾中心(ADRC)进行了访问。通过访问,大家认为,急需统筹规划,进一步转变灾害信息管理方面的观念,加强软件建设,健全管理体制,以救灾工作的需要为核心,在通俗与快捷方面下大功夫,争取在较短的时期内在灾害信息管理方面取得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