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普通群众和社会组织一起预测预防地震,发现和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后就向地震局汇报。这是我国首创的一种颇具特色的地震监测和预警方法。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头几十年里,群测群防一度很受重视,但后来渐渐  相似文献   

2.
<正>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与风险共存、战胜灾难、不断前进的历史。而文化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渗透在人类发展的历史实践中,与人类社会相伴相生,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3.
《中国减灾》2012,(5):1-1
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与风险共存、战胜灾难、不断前进的历史。而文化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渗透在人类发展的历史实践中,与人类社会相伴相生,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4.
《中国减灾》2011,(7):1-1
人类社会的历史原本就是人与自然不断协调、适应和斗争的历史。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一部与灾难抗争的历史。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灾之邦,有史便有灾,千年灾害千年痛。据邓拓《中国救荒史》统计显示:自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1937年,共发生旱灾1074次,水灾1058次,平均约每3年便有一次。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的历史原本就是人与自然不断协调、适应和斗争的历史。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一部与灾难抗争的历史。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灾之邦,有史便有灾,千年灾害千年痛。据邓拓《中国救荒史》统计显示:自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1937年,共发生旱灾  相似文献   

6.
“防灾减灾文化不过是人类在防灾减灾活动中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位梦华认为,“防灾减灾文化是一种道德文化。” 民众缺乏防灾减灾知识 2008年汶川地震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痛,还有大灾之后的思想洗礼。  相似文献   

7.
"防灾减灾文化不过是人类在防灾减灾活动中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位梦华认为,"防灾减灾文化是一种道德文化。"民众缺乏防灾减灾知识2008年汶川地震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痛,还有大灾之后的思想洗礼。位梦华说,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民政局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社区建设方面的职能优势,以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抓手,积极推进城乡社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立了"政府领导、民政牵头、社区创建、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工作机制,提高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全市各级累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用于宣传、培训、演练和设施建设等方面.目前,淮安市共有13个社区被授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19个社区被授予"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相似文献   

9.
单大圣 《中国减灾》2014,(11):42-46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全民减灾教育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的瓶颈.为了进一步推进减灾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下定决心,以更大的力度提升风险防范和灾害应对教育培训的水平,提高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灾害应对能力,让每一位公民成为防灾减灾中合格、有力的一份子,共同维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国已在广大农村和城镇社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政府管理和公众社会防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全民减灾教育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的瓶颈。为了进一步推进减灾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下定决心,以更大的力度提升风险防范和灾害应对教育培训的水平,提高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灾害应对能力,让每一位公民成为防灾减灾中合格、有力的一份子,共同维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2.
灾难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片段。数千年来一直困扰着中华民族的各种灾害,近十年来又进入一个多发期,但同时,这十年也是中国努力构筑防灾减农钢铁长城的十年,是中国防灾减灾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的十年。  相似文献   

13.
乌格 《中国减灾》2011,(5):46-47
中国和日本距离不远,都属于遭受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都在防灾减灾方面有着自己的体系。日本的防灾减灾工作始终是重中之重,3月11日的9级地震,更充分显示了日本的防灾减灾能力。而中国在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之后,对防灾减灾工作也有了更好的认识。那么,中国和日本在防灾减灾方面有何差异呢?记者从防灾、救灾和意识三方面进行了对比,且看这场有关防灾减灾的PK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2013,(13):30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民政局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社区建设方面的职能优势,以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抓手,积极推进城乡社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立了"政府领导、民政牵头、社区创建、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工作机制,提高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全市各级累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用于宣传、培训、演练和设施建设等方面。目前,淮安市共有13个社区被授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19个社区被授予"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相似文献   

15.
张迪 《中国减灾》2013,(12):18-19
在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社区是基本的组织单元,是强化社会对灾害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发挥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的重要环节。为切实加强我国城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依托2013年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专项建设项目开展城市气象防灾减灾社区建设试点。  相似文献   

16.
鹿宝光 《中国减灾》2008,(11):31-32
近年来,山东省莱西市民政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始终把应急减灾管理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坚持“面向社区、面向家庭、面向学生”,开展多种形式防灾减灾教育宣传活动。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围绕地震、卫生、消防、安监、人防、气象等有关内容,全面普及有关防灾减灾知识,努力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上的防灾减灾政策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学锋 《中国减灾》2004,(10):48-49
在以农业为主要生产部门的中国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落后,科学技术不发达,自然灾害对国家和人民形成了严重威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封建统治者逐渐认识到临时救灾的不足,开始制定预防灾害和减少灾害的政策措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灾害的发生。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局限,这些政策也存在一些缺陷。历史上的防灾减灾政策对我们当代的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仓储”是传统的防灾减灾政策,也是封建社会救灾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所谓仓储,实际就是仓库制度,国家平时储备粮食,以备灾害发生时应急。仓储分国家储备和民间储备两种,其中国家储备是主…  相似文献   

18.
何飞  葛立元 《中国减灾》2013,(11):40-41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繁、灾害损失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台风、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火灾、爆炸、生产事故等意外事件每年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3月28日,云南省省委书记秦光荣主持召开省委防灾减灾工作专题会议,听取减灾备灾工作情况,分析当前防灾减灾面临的形势,研究安排下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20.
李慧莹 《中国减灾》2013,(12):35-36
海南省始终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亟需建立健全减灾救灾法制体系,把抓好减灾救灾工作作为保障民生的“防火墙”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平衡器”,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安全阀”,切实狠抓应急救助能力建设,全面提高社会综合减灾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为推进海南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