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建荣 《东南亚研究》2004,(4):42-45,64
作为"东盟方式"的延伸,东盟地区论坛与"第二轨道外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从东盟地区论坛的成立及运作两个层面分析了"第二轨道外交"与东盟地区论坛的相互联系,文章指出,"第二轨道外交"促成了东盟地区论坛的产生并成为论坛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市民社会组织的壮大以及参与地区事务积极性的提高是新时期东盟地区主义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这也为东盟双轨外交之外提供了新的外交沟通形式,第三轨道外交成为市民社会组织参与并影响东盟决策的重要形式.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东盟的决策机制和过程.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以ASEAN ISIS在创设亚太安全合作机制--ARF中所发挥的作用为例,分析亚太认知共同体在安全机制建构中的作用,即提出和形成一种新的安全观,并推动亚太安全观的社会化与机制化.这一研究表明,在适当的情况下,认知共同体也可以在国际安全合作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奥巴马第二任期基本上延续了第一任期内的对台政策,同时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即在遵循美台非官方关系基本框架、确保避免冲击中美关系的前提下,给予台湾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支持以稳固和发展美台关系,突出台湾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的重要作用,积极谋求对台湾问题的更多主动权。从近期来看,奥巴马政府对台政策调整仍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美关系的大局、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保障了东亚地区的安全稳定;但从长远来看,这些政策调整却蕴含着很多潜在的隐患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若有战,召即来,战必胜!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人民政协责无旁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自治区党委统一安排,第一时间集结出击,全面发挥政协优势,把全疆各级政协组织和各族各界政协委员拧成一股绳、攥成一个拳,在各条战线上履职尽责,以实干助力打赢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这场硬仗,交出了战“疫”大考的合格答卷。  相似文献   

7.
美国对第二次亚非会议的政策分为三个阶段,即会议酝酿和筹备初期、会议筹备的高潮时期以及"6·19政变"后会议成为强弩之末的时期。美国始终认为会议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应予遏制。美国政策的核心是确保尽可能多的温和国家与会,特别是确保南越和韩国与会,以防止会议有损于美国的利益,同时在会议期间遏制中国和苏联,特别是中国。美国、中国和苏联在第二次亚非会议上形成了一种三角对峙局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跨国公司R&D全球化对东道国技术创新影响的角度出发,回顾和梳理了近期相关文献,尤其就制约发展中国家有效利用R&D全球化的限制因素及其应对措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9.
R&D全球化对东道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  鲁婧颉 《当代亚太》2006,24(9):10-17
本文从跨国公司R&D全球化对东道国技术创新影响的角度出发,回顾和梳理了近期相关文献,尤其就制约发展中国家有效利用R&D全球化的限制因素及其应对措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是一个枪支泛滥的国家,枪击案件屡见报端,成为美国社会一大痼疾。尽管如此,是否对枪支实行管控和如何管控枪支却在美国引发了激烈的立法争议、司法争议和政治争议,美国民众也在该问题上分成截然对立的两派,这使得控枪成为一个分裂美国社会的棘手的公共政策问题。枪支管控在美国之所以困难重重,除了相关利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崛起是21世纪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外学界对此进行了丰富且卓有成效的理论探讨.然而,现有研究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如为何原本选择与中国进行合作的国家(政府),会因其国内非国家行为体对中国实力和行为的认知变化,转而对中国表现出制衡倾向并采取抵制行动.为何非国家行为体带有民粹主义特色的民族主义认知能够致使两国双边关系急剧恶化.为此,文章改变了传统的以国家权力政治为核心的单一互动制衡,以非国家行为体制衡的主观能动性为自变量、以所在国政府跟随响应度为中介变量,构建由非国家行为体发起、通过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复合互动,因观念(认知)差异而导致的非对称软制衡理论,并选取五个典型案例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3.
当前,领土和海洋划界争端日渐激烈,此前国际上很少详细讨论南海岛礁建设议题。尽管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部分条款提及"岛礁建设"中的"人工岛礁"议题,但在国际法上,"岛礁建设"议题仍然饱受争议,并且没有公认的术语界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主权国家试图采取占据更多海洋领土的行为,岛礁建设议题变得更加突出起来。本文以斯普拉特利群岛(即中国的南沙群岛)为例,从国际法的角度探讨该议题,以期引领国内外学界对"岛礁建设"问题上进行更多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王琛 《东南亚研究》2020,(1):69-88,156
战略文化对一国的外交政策有着深远的影响。印尼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深受印度教和佛教等宗教文化的影响,这其中就包含曼陀罗思想的影响。曼陀罗是指一种同心圆的结构,由核心与边缘组成,其变化由核心决定,并延伸具备了一种战略文化的内涵。本文对印尼自建国至今历经的外交政策进行整体分析,认为其外交政策变化深受曼陀罗这一战略文化影响,在其历经的苏加诺、苏哈托、后苏哈托等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曼陀罗结构,并且由于不同时期外交政策的核心不同,其边缘也发生了变化和延展。从战略文化视角对曼陀罗思想等进行理论和案例分析,不仅有利于理解印尼的外交政策,而且能够为中国对印尼政策提供相关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于宏源 《欧洲研究》2015,(1):21-34,5-6
科学家团体正在不断为专业领域的全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专注于北极研究的科学家团体是人类提高北极认知的基石,同样也是了解北极环境的重要渠道。正是通过这些科学家的研究,客观存在的环境因素和自然现象才能成为社会存在,他们建立起来的理论才能够被社会理解和接受,也由此进入北极政治的议程。与北极相关的科学研究旨在认识和把握北极治理现象背后的规律,同时也为北极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性建议。与哈斯强调的知识共同体的权力过程不同,本文聚焦于科学家团体的知识和规制两种作用,表现在北极治理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极地问题的知识化;二是北极事务的规制化。这两重作用体现在北极事务的议程制定、议题确定的过程以及阐述、实施和评估政策的交互作用中,并且推动了极地治理事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之后,朝鲜半岛因朝核危机的反复而不断引起世界的关注,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陷入紧张—缓和—紧张的怪异循环.本文先用建构主义理论的相关知识搭建分析框架,然后结合历史分析美朝敌人意象的来源,之后通过考察第二次朝核危机中美朝双方的互动,验证了在敌人身份下,美朝双方在危机中的政策、行为和言语进一步加深了彼此的敌意.正是这种不断加深和反复强化的敌意导致朝核危机一再反复,朝核问题至今无法妥善解决.要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化解美朝间的敌人意象尤其是美国对朝鲜的敌人意向极为重要.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的最终实现关键在于美朝两国化解敌意实现真正的和平,而韩朝关系的实质性改善可以推动消除美朝之间的敌人意象,不过这将考验韩朝两国的智慧.  相似文献   

17.
中国转型的国际动力:外国直接投资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转型的政治经济分析不应满足于将转型问题置于固定边界下的国家内部考察,应当对国际力量的作用予以充分的关注.在中国转型过程中,外国直接投资(FDI)一直是重要的变革力量,尽管它对中国制度变迁的影响更多地体现为问接的、结构性影响的性质.作为一种资本,外国直接投资通过重塑国内利益结构和利用自身跨国界自由流动的优势影响着国家的战略和政策;作为一种制度,它不仅为国内导入了一种新的制度安排,而且通过示范、关联和竞争等机制促进了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对于转型中的中国,如何发挥外资作为制度变革推动者的积极作用,应成为政府决策中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按理说,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应该说些祝福、喜庆的话。可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对身处领导岗位的朋友们说几句寄予希望的话。因为,2013年,按照党的十八大的部署,全党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主题是为民、务实、清廉。  相似文献   

19.
喻显龙 《当代韩国》2022,(2):117-128
1885年,晚清加强对朝事务关注,派遣袁世凯长期驻扎朝鲜,由此形成了李鸿章与袁世凯“内外呼应”的对朝外交新体制。究其根源,一方面1884年清朝“甲申易枢”后,李鸿章在对朝外交上的主导权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朝鲜危机加深促使清朝意识到派“能人”驻朝的必要性,而袁世凯则成为理想人选。李袁二人“内外呼应”的对朝外交新体制相比过去更具针对性,且十分灵活、主动,有力地维护了朝鲜的安全稳定,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这种对朝外交新体制虽能取得一时成效却难以长期维持。  相似文献   

20.
加强对越南安全合作是日本对东南亚安全战略的重要一环。近年安倍政府通过开展积极的首脑外交,构建并完善安全对话机制,"软""硬"两手结合助越南提升军事力量,通过军演、舰机战略性停靠等多种途径,积极加强与越南的安全合作。安倍政府深化对越安全合作的背后有着提升日本对亚太安全的影响力,联手越南制衡中国崛起,巩固日本国内安全战略调整的成果等多重战略考量。日越安全合作的深化推动了日越关系的提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南海的紧张局势,加大了中国周边安全压力。不过,尽管日越存在一定的利益交汇点,但双方战略诉求并不完全一致,在深化安全合作方面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应注意掌握战略重心和战略资源的投放重点,坚定战略信心,与越加强合作,挫败日本的战略图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