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导报》2010,(20):14-14
杨开慧的手稿中,有一封载明"没有发去",她自称是像"遗嘱样的信",信的原文如下: 给一弟的信(没有发去) 一弟:亲爱的一弟!我是一个弱者,仍然是一个弱者!好像永远不能强悍起来!我蜷伏着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我颤愫而且寂寞!在这个情景中,我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我的依傍,你于是乎在我的心田里就占了一个地位。此外同居在一起的仁、秀,  相似文献   

2.
蓝燕   《党员文摘》2006,(2):32-32
“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想,一个人笑,一个人哭。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不知道什么是父爱母爱,就连他们的样子都记不清了。我考试从来都不及格,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上学期我考了最后一名。这学期我不想考最后一名了。”  相似文献   

3.
冬宝 《当代党员》2006,(5):39-39
我是一名机关干部,也是一位17岁男孩的父亲,在事业上,我算得上成功,人际关系也不错,但是,在教育孩子上,我承认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相似文献   

4.
爱心的动力     
2001年8月的一天,我收到一封来自大巴山乡下的信,是一个叫翠花的姑娘写来的,她告诉我,她考上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特地向我报喜。我好一阵才回想起来,翠花是我曾经救助过的一位失学女孩。7年前,一位记者朋友动员我为“希望工程”献一份爱心,我爽快地拿出500元钱交给他,叫他帮我联系一下,找的孩子得聪明一点。不久,我就收到翠花写来的信,从信中我了解到她家里的境况。翠花是一个边远山区乡村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她的父亲是一个木匠,4年前因暴病而死,第二年母亲带着她和弟弟改嫁。因不堪继父的虐待,一年后,她悄悄跑…  相似文献   

5.
我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与我成长的环境密不可分:一个是我的家庭环境,一个是我的工作环境。 先说说我的家庭。我的父亲是天津市电炉厂的一名老党员。1994年,企业不景气。发不出工资,可是他却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没有迟到早退过一天。当时,有好几家企业高薪请他,可他总说:“厂兴我荣,厂衰我耻。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作为党员、技术骨干,我不能背离企业。”  相似文献   

6.
凌大 《党风建设》2002,(7):41-41
一位名人说过: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站着一位伟大的女性。我在这里说的是:一个犯错误的男人背后,常常站着一个势利的女人。我本无意错怪普天之下伟大的女性,只想说明领导干部有一个贤内助是何等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那年,我在一家杂志社做编辑。一天,我收到一个男孩儿写的稿件,他的文笔不怎么好,语言枯燥直板。我勉强看了两段就把稿子退了回去。可过了几天。我又收到了那篇稿子。我有些意外,带着一丝好奇。我读完了整篇文章。它讲的是一个爱情故事,虽然文笔不怎么好,但我还是能感受到那字里行间深深的情意。  相似文献   

8.
“我以为做官和做其他的工作一样,就是分工不同。做官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老百姓服务,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曾有人问我,你既是一位诗人,同时又是一位政治工作者,这两者能结合好吗?我告诉他们,诗人不是一个职业,他常常是一个角色,而政治工作可以作为一种职业。  相似文献   

9.
语丝     
《当代党员》2013,(3):2-2
“预警机之父”我不敢当。这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我所从事的军工电子事业是需要团队协作来完成的,我只是一个代表,一个中国军工电子人的符号。我希望大家记住这个团队,记住一种精神——自力更生,创新图强,协同作战,顽强拼搏,这也是中国预警机精神。——中国工程院院士、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郑哲敏  相似文献   

10.
李原 《党史纵横》2009,(10):61-62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革命战争考验了我,立场更坚定……”这是歌曲《我是一个兵》的歌词,词作者陆原、岳仑。曲作者岳仑。这首响彻祖国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歌曲在当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过巨大作用。西方媒体称:“中国在朝鲜有‘两颗重磅炸弹’,一颗是魏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一颗是陆原、岳仑的歌曲《我是一个兵》。”  相似文献   

11.
陈亦权 《党课》2012,(20):22-23
前不久,我出差至法国里昂市,新搭档是一位名叫弗恩的本地小伙子。 周末,我们来到一个广场上,那里有一座拿破仑的雕塑,弗恩正为我讲述拿破仑的故事,突然有个摄影师走过来对我们说:“我想请你们中的一位站在雕塑下,我这镜头需要一个人物来衬托!”莫名其妙地就让一个陌生人拍照?  相似文献   

12.
皮鞋     
我出生在湘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在我孩提时的记忆里,周围没有穿皮鞋的,就连乡里的干部也只是一双黄帆布胶鞋,我们这些山里的孩子,整天只能光着脚板走路。从我懂事起,拥有一双皮鞋便是一个很奢侈的愿望。  相似文献   

13.
我出生在一个与党联系很深的家庭,爷爷年少参军,跟随着党南征北战。抗美援朝。小的时候。我经常将爷爷的军功章翻出来,触摸着爷爷身上留下的子弹伤痕,听他讲每一枚军功章背后的故事。真实的历史让我从小就对党有一种敬仰之情,崇仰党的伟大。爸爸是一名普通的水电人,印象中的父亲总是兢兢业业地工作,老老实实地做人,周围的人总是在说:“你爸爸真是个好人啊!”。那时我只知道父亲是个党员,一个平凡而认真的党员。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个是高悬于我们头上的日月星辰,一个就是深藏在人们心中的崇高信仰。从小到大,家庭对我的潜移默化,让我始终积极要求进步,从少先队员到共青团员,成长的路上我一直沿着党所指引的方向追求着。  相似文献   

14.
读了编辑部转来的你的来信,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位父亲的伤心和无奈。作为一位15岁男孩子的母亲,我很能理解你目前的心情。从表面上来看,你谈的是一个家庭的教子话题,实质上却是一个如何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的沉重话题。教育子女不仅是一个家庭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大问题。你反映的这个问题非常具有普遍性,我相信一定会在家长中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春节后,我收到湖南宁乡彭水梅同志寄来的书,书名为《大写的人》。这本书名奇特的书,使我回忆起20世纪40年代读过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写的。文中有两句话使我久久难忘:“你要想成为一个诗人,必须首先是一个大写的人。”什么是“大写的人”?他没详说,当时我的理解是:一个正派的、爱民、爱国的人。  相似文献   

16.
十几年前,我是一名民办教师,在一个山区小学任教。那时候,一个天天都趴在教室门前眼巴巴地看着小朋友上课的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  相似文献   

17.
一 母亲离开我时,我才呼吸了人间20天的新鲜空气。产后大量出血,医疗条件的极端落后,很快地枯萎了一个年轻的生命。直到现在,她唯一的儿子在无穷的思念里,对她也只是一个概念性的认识,而没有具体的样子。但母亲是活在我心中的。从我懂事那天起,我就知道生命不仅是自己的,也是母亲的,如果我不能好好地活着,人们惋惜的,绝不会是我,而是我的母亲。  相似文献   

18.
十几年前,我是一名民办教师,在一个山区小学任教。那时候,一个天天都趴在教室门前眼巴巴地看着小朋友上课的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  相似文献   

19.
我叫越媛,来自房山法院执行一庭。我要讲的是我院法警付天革和时间争速度,抢出了3分钟,挽救了一个陌生人生命的故事。这是一个和速度、爱心有关的故事,它就发生在房山法院。  相似文献   

20.
关于幽默     
刘震云 《党建》2011,(10):48-48
《一句顶一万句》的写作对我最大的意义是使我跟文学的关系突然发生了变化。 过去我在写作品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有话要说,才写东西。到了《一句顶一万句》,我发现作者要说什么不重要,作品中的人物要说什么是重要的。比如说杀猪的、牧师老詹等等,他们要说的话比我深刻得多,也要广阔得多。当我由一个写作者变成一个倾听者,我每天写作不是在写,不是在听,是在倾听,我突然发现我写作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