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完善农村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对推动农村稳定和谐、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指导意义。当前,山西农村矛盾纠纷调处中存在化解方式陈旧单一、调解工作体系不够完善、人民调解在部分地方力不从心、基层组织管理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为此,在完善农村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方面仍需下大功夫,具体应做到:加强农村矛盾纠纷调处政治保障机制、健全农村法制教育培训机制、强化农村矛盾纠纷排查防范机制、严格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机制、强化农村治理与科学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良好社会风气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矛盾纠纷化解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其成效直接关系到地方的和谐稳定,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地经过不断实践,积极寻求解决制约发展的因素,力求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但在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矛盾纠纷化解基础薄弱,队伍建设力度不够;群众素质不均衡,调解工作难以深入开展;排查预警机制不健全,难以及时掌握矛盾信息。为此,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采取切实措施,更好地完善纠纷化解机制,从而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主要措施有:坚持源头预防原则,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完善排查预警机制,消除矛盾纠纷隐患;健全调处化解机制,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效率。  相似文献   

3.
程亚平 《世纪桥》2009,(11):25-27
在社会矛盾日趋复杂的今天,建立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有效机制,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建立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目前的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机制不健全,对矛盾纠纷的预防、控制、解决能力不足。滞后于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如不尽快解决这一“瓶颈”制约问题,将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本文旨在根据菏泽市的实际状况,结合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各地的实践经验,探索适应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运行规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4.
车俊 《求是》2006,(17)
随着改革的深化,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数量趋多、主体多元、原因复杂、处理难度加大等新特点。如何及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河北省委、省政府坚持两手抓,一方面,坚持防范在先,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领导干部要坚持依法行政、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另一方面,按照胡锦涛同志关于“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结合起来”的重要指示和罗干同志关于“要高度重视各种调解工作在化解矛…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各类社会矛盾比较突出,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基层法院处于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第一线,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深入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2,(15):8-8
要切实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专项活动,努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健全完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加强专业化、社会化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努力化解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等方面的矛盾纠纷;要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依法及时、就地进行调解,不断提高调解质量和调解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综合机制,把党员干部下访和群众上访结合起来,把群众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规范起来,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工作,全省各地各单位主动作为,有效维护了...  相似文献   

8.
在开展“警民亲”活动中,宜宾县司法局在工作中探索总结出一套调解邻里纠纷的“七字诀”办法,大大化解了社会矛盾纠纷,减少了不稳定因素,促进了社会和谐。这“七字诀”是:听、询、势、导、和、济、周。  相似文献   

9.
当前社会各方面的矛盾纠纷日益凸显,整合调解资源、强化调解职能、建立完善多元调解机制对有效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为此,应从强化思想认识、完善机制制度与保障体系等方面着力健全社会矛盾多元调解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形成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当前,通过对我国法院在处理社会矛盾纠纷中建立调解制度的分析,以审判制度为参照,提出加强和完善法院调解制度对于促进我国民事司法制度改革、倡导和谐诉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认真调处社会矛盾,努力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实现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深入调研,总结当前社会矛盾的特点及产生原因,提出了加强源头预防工作、矛盾排查工作、矛盾调处工作、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以及深入基层进行普法教育等措施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2.
中央综治委部署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预防和减少犯罪及群体性事件的重大举措,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济南市维护稳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继续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治本性工程来抓,采取过硬的措施,推动这项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5916件,调处5384件,调处率为91%,大量的矛盾纠纷被化解在了基层,处置在了萌芽状态,有力地维护了省会城市的社会稳定,为贯彻…  相似文献   

13.
康有喜是宁夏同心县下马关镇南关村一位普通的回族农民。他自1981年担任村里的人民调解员以来,23年如一日,始终热爱人民调解事业,以对党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任劳任怨,调解处理了大量群众中的矛盾纠纷,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为促进当地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维护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和司法厅授予“优秀人民调解员”光荣称号。康有喜的事迹平凡而不易,  相似文献   

14.
蒲章 《当代贵州》2024,(21):70-72
<正>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近年来,铜仁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多部门联动,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婚恋家庭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充分发挥共建共治共享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5.
在开展"警民亲"活动中,宜宾县司法局在工作中探索总结出一套调解邻里纠纷的"七字诀"办法,大大化解了社会矛盾纠纷,减少了不稳定因素,促进了社会和谐。这"七字诀"是:听、询、势、导、和、济、周。"听",倾听。在人民调解工作中,往往主动申请调解的当事人一方,多是在自己的立场上感觉受到  相似文献   

16.
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人民调解工作在调处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应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制环境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没有稳定的基础,就没有和谐的局面,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及时有效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是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调解,是我国传统的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办法。“和为贵”式的调解深深渗透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心理中,对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保障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我国现有法律规定,我国的调解制度主要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大调解制度体系,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由这三大调  相似文献   

18.
人民调解委员会既有化解纠纷矛盾、防止纠纷矛盾诉讼化的作用,又有节约司法资源、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刑事和解的内在推动力,所有参与调解的人员地位平等,都在人民调解员的组织和协调之下进行调解。值得注意的是,不应夸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角色作用,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国家权力机关应积极参与,以促使刑事和解。  相似文献   

19.
张斌 《实事求是》2006,191(4):73-75
人民调解工作是一项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在调处矛盾纠纷,加强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阶层利益格局更加复杂,社会矛盾层出不穷,人民调解工作面临着大量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切实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工作的保障机制,为人民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加强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的衔接,积极探索多元化纠纷调处机制。  相似文献   

20.
如何正确调处矿群纠纷,化解矿群矛盾,构建和谐矿群关系,是我省乃至全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我省一些地区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角度入手,进行了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