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秉华同志从事井冈山斗争史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工作40多年。他已82岁高龄,仍孜孜不倦地学习、研究和宣传井冈山斗争史,一版再版地修改他的研究成果,不断补充史料,增加内容,纠正差错,诠释新意,力求与时俱进,精益求精,这种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和对党对人民  相似文献   

2.
李戈瑞 《湘潮》2014,(9):41-43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组织领导了秋收起义。随后,面对强势敌军的进攻,毛泽东带领起义部队辗转上千公里到达井冈山。毛泽东通过当地党组织联系和介绍,说服了绿林武装,得以进驻井冈山,找到了革命的落脚点,保存革命的火种。1928年4月,朱德带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起义的农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  相似文献   

3.
穆修 《世纪风采》2007,(12):42-42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一曲悲壮激越而又情意绵绵的井冈山红歌飘出车窗,在盘绕攀升的山间公路上回荡,使金秋十月的井冈山叠翠竹海更加秀丽迷人。这优美的旋律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和魅力触发起我对故乡这块红色热土的眷恋和尊敬,深深地勾起了我对80年前发生在此地那段开天辟地的壮举的回顾。  相似文献   

4.
1927年10月24目,这是井冈山人民不可忘记的一目。这一天,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经过与敌人辗转周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荆竹山越过双马石来到了大井。  相似文献   

5.
对于毛泽东何时何地决定上井冈山,过去曾有多种说法,史学界的论证也不尽一致。随着近十几年史料的新发现,历史的帷幕被撩得更开。“引兵井冈”的真容逐渐展现。 在文家市并未宣布“到罗霄山脉中段去”,前委的决议是“退往湘南”,即放弃秋收暴动原定的打长沙的方针。  相似文献   

6.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作为战略家其超强的战略思维根源于坚定的信念。为什么后人无法忘记井冈山尤其是毛泽东的井冈山信念,一个基本原因在于他有骨神兼备的信念结构和独特的思维方式。研究毛泽东井冈山信念和思维,对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从而使中华民族整体信念坚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她是中国工农红军最早的女战士之一,是声名远扬的红四军"彭家将"中最小的女将,她是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同志中最后一位辞世的。她亲历了"朱毛会师",参加过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她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她的名字,叫彭儒。  相似文献   

8.
冯都 《世纪桥》2010,(18):56-59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五个月后,斯大林急需翻译毛泽东著作和诗词,便派汉语翻译家费德林来中国井冈山进行实地采访体验,了解《西江月·井冈山》一词的写作环境。江西吉安地委书记李立(江西永新县人,1927年9  相似文献   

9.
在井冈山,有一座纪念毛泽东和他的战友的雕塑园。其中英姿威武伫立于园门醒目处的,就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何长工。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尤其是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光辉业绩,彪炳千秋,永留人间。南联"朱陈":初创红军担重任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血的教训中,深切认识到枪杆子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在井冈山,有一座纪念毛泽东和他的战友的雕塑园。其中英姿威武伫立于园门醒目处的,就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何长工。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尤其是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光辉业绩,彪炳千秋,永留人间。南联"朱陈":初创红军担重任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血的教训中,深切认识到枪杆子的重要。  相似文献   

11.
李水生 《党史文苑》2007,(11):26-27
1927年9月25日,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攻克莲花县城,师部驻扎在城南宾兴馆,毛泽东下榻馆内,次日,毛泽东在此召开了莲花党组织负责人会议,并接到了宋任穷送来的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汪泽楷的密信,密信指示秋收起义部队转兵井冈山,  相似文献   

12.
张燕翎 《实践》2007,(7):33-34
南昌——修水——铜鼓——萍乡——永新——井冈山。这不是旅游路线,这是对一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历史的追溯。这不是普通的地理名称,这是我们国家与民族走向新生的起点和见证。这不是简单的新闻采访,是我们——全国党刊联合采访团的同志们,向80年前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而英勇斗争、无畏献身的先烈们致礼!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井冈山预言:20年后革命一定胜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才寿 《党史文苑》2007,(10):15-16
1928年的春夏之际,湘赣边界割据区域刮起了一股颇为扰乱人心的风浪,其代表性口号就是“红旗到底打得多久”。这其中的直接原因,是三月底湘南失败,湘赣边界被敌人占领,再加上秋收起义的失利与广州起义失败的潜在影响。一系列挫折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及事实上艰难困苦的环境,就像迷雾一样,朦朦胧胧地遮住了部分人的眼睛,使他们看不到革命的光明前景,陷入在灰心丧气的愁城网海之中。  相似文献   

14.
井冈随想     
初上井冈山,仿佛置身于画中。远远望去,山峰层峦叠嶂,绵延不断,雾霭重重。当我踏上这片神奇的红土地,亲眼目睹了“南山奇岳”的雄姿和壮丽风采,亲手抚摸了“天下第一山”博大而伟岸的身躯,亲耳聆听了“革命摇篮”烟雨松涛、潺潺流水的故事之后,我的心灵被这史诗般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深深地震撼。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凝固着历史的烽烟,都可以向你讲述一个动人的革命故事,都可以引发你对中国共产党开创革命伟业所历经的无比艰辛进行深深地追溯和思考。 “岂因先烈当年血,染得鹃花分外红” 有人说,一见到井冈山的红土壤,就…  相似文献   

15.
井冈红歌女     
陆彩荣 《学习导报》2010,(22):52-52
在井冈山红军行列中,有一位烈士名叫江志华。自从跟着毛委员参加革命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老人的妻子开始总以为老人还活着,总在日夜期盼着丈夫精神抖擞地出现在面前。解放后,从返乡探亲的同乡红军那里,家人才得知老人早在战争岁月就已经为革命事业而英勇献身了。根据同乡红军的指点,家人从战场上只找到了一本写有烈士名字的创作歌本,  相似文献   

16.
新年随想     
岁月匆匆,当我们掀去2009年最后一页日历时,新的一年的亮丽曙光已经照耀在大地上。火红的2010年向我们迎面走来,“1”字像一叶鼓满桅杆的风帆高高撑起。载着我们开始新的远航;“l”字又好似一面旗帜,引导我们开始踏上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17.
闽新 《先锋队》2011,(21):63-64
红军阿哥你慢慢走,革命胜利哟你回头,老妹等你哟长相守,老妹等你哟到白头……踏进井冈山市区,不时飘来的《红军阿哥你慢慢走》深深打动了我们。在井冈山市,一首首红歌、一座座革命旧居旧址、一簇簇红杜鹃,常常把我们带回那火红的年代。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实景油画《井冈路》映入眼帘。大厅设有一台老式油灯雕塑,表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主旨。红米饭、南瓜汤,冬天官兵只穿两件单衣,晚上睡觉盖干稻草……博物馆里陈列的实物,真实再现了当年红军将士艰苦的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8.
景玉川 《党史文苑》2009,(12):38-45
井冈山在江西省吉安市境内,年年游人如潮。很多游人只知井冈山,不知吉安,更不知井冈山自古就属吉安府管辖。  相似文献   

19.
肖小华 《世纪桥》2010,(24):35-39
井冈山这块红色的土地,在如火如荼的井冈山斗争时期曾有48000多名烈士长眠在这里。除15744人留下姓名外,还有30000多名烈士连姓名也没留下。随着岁月的风吹雨打,这些长眠在红土地的烈士们的坟墓大都湮没于荒草丛中。  相似文献   

20.
在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80周年之际,我们不应忘记最早在井冈山地区领导革命斗争的袁文才、王佐。早在大革命时期,这两个曾被称为“土匪”的人物就在共产党领导下在井冈山地区从事革命斗争。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所以能够在井冈山站稳脚跟,并从井冈山开始走出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袁文才、王佐这二位井冈山双雄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