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作为一个党员和党员干部,实际上从入党的那天起,也就是当我们举起自己的右手,面对党旗庄严宣誓的时候起,党性分析、党性修养、党性锻炼就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终生的必修课。党性分析作为终生必修课,它不是一次、两次,不是一段时间内要进行,而是一辈子都要不断地进行。周总理作为我们党党性最强的革命领袖之一,是全党学习的楷模,他有一句名言“一辈子改造到老”。所以,党性分析作为终生必修课,  相似文献   

2.
任新峰 《党课》2012,(10):65-65
李源潮同志说过:“组织部是党的重要机关,不讲党性就会失去原则性、失去方向性。党性不强的干部不能当组工干部。”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就要带头严格要求自己,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把党性最强体现在敢讲原则、善讲原则上。  相似文献   

3.
封面说明     
《党建文汇》2002,(15):1-1
抚顺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顺城分局戈布工商所所长李宝军以严格的党性要求自己,他常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他向全所人员提出了“一个端正、两个关心、三个管住”的要求。即:端正对业户的根本态度,树立为业户服务的思想。时时关心业户的疾苦,处处关心业户的经营情况,真心实意地为业户排忧解难。管住自己的心,不贪不占;管住自己的手,不拿不捞;管住自己的嘴,不吃不馋。  相似文献   

4.
3月17日,中组部召开全国组织系统深入推进“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视频会议,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松南出席宁夏分会场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全区组织系统要按照李源潮同志在视频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讲党性、树正气”主题,以加强组工干部党性教育为重点,深入推进“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带头创先争优,努力在提高组织工作群众满意度上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十分重视对全体党员尤其是对党的领导干部进行政治、道德和党性锻炼。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务必带头加强党性锻炼,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严以律己,防微杜渐。”同时,他还对这种修养和锻炼提出要求:“各级领导同志更应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各方面以身作则,树立好的榜样。”总书记的这一要求是对领导干部的真诚爱护,也是对全体党员的殷切期望。自警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种装饰语言,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为,坚持自警就是要坚持用党性原则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长期坚持,矢志不…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0,(7):4-4
组织部门历来有讲党性的优良传统。这些年组织系统带头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不讲党性和党性不强的问题,依然干扰着组织工作,影响着组工干部队伍的形象。组工干部讲党性一刻也不能放松。一个干部如果自己党性不强,就无法要求别人讲党陆,讲了人家也不会服你。  相似文献   

7.
《天津支部生活》2007,(2):37-37
党性观念,是共产党员自觉按照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战士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锻炼和改造自己的观念。党小组长的党性观念强不强,不仅关系到其能否在新形势下做一个合格党员,而且关系到他能否团结带领小组党员完成好党支部交给的各项任务。因此,党小组长在学习和工作中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不断增强党性观念。  相似文献   

8.
“黑脸”的独白,是用一个“情”字贯串起来的。他虽然处在一种特殊的工作环境中,但和所有的人一样,是有感情的。当门前站着偌大年纪来上访的老太太,他的眼睛便模糊了,“恍恍惚惚就像是我白发苍苍的母亲”。他提出的“四句话”,他倡导的“大官也要管小事”,他成立的“下访工作队”,都是对老百姓“感情上的发现’,都是‘触景生情”的结果。这种感情,源于他真心实意地把老百姓视为自己的衣食父母。端起饭碗就想起他们;领了工资就想起他们。他说,老百姓养活着我们,我们不为老百姓办事,那不仅是党性何在,而且是良心何安的问题。我…  相似文献   

9.
蒋南翔在任中共中央党校第一副校长期间,协助王震进行了党校教育正规化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改革实践的基础上,他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认为党校教育正规化改革的三个核心内涵是:树立“以党性教育为本,理论、党性、知识、能力四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坚持“党校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的办学定位,实现“构建全国党校干部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0.
提起党性,一些人会觉得是虚的、空洞的,甚至是“标签”、“帽子”,有人认为讲党性,就是讲大话、套话、空话……“党性虚无论”,在一些党员干部的头脑中比较有市场。  相似文献   

11.
党性、德性与人性三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关系:党性的建构基础是德性,而德性的立论要件是人性。党性、德性与人性的互动在党的作风建设中又直观地体现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逻辑关联性。这种逻辑关联性的基本要义是:要以德性建设中的“重品行”表征党性建设中的“讲党性”,要以人性建设中的“作表率”引领德性建设中的“重品行”。  相似文献   

12.
党性、德性与人性三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关系:党性的建构基础是德性,而德性的立论要件是人性。党性、德性与人性的互动在党的作风建设中又直观地体现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逻辑关联性。这种逻辑关联性的基本要义是:要以德性建设中的“重品行”表征党性建设中的“讲党性”,要以人性建设中的“作表率”引领德性建设中的“重品行”。  相似文献   

13.
党校在学习型政党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集中体现在“党性锻炼熔炉上”,党性锻炼熔炉是指依据党的宗旨、性质等党性元素,使党的干部在教育培训、交流碰撞、考察调研中提高党性素质的有利环境和学习氛围。党对党校寄予了厚望,但是目前党校距离“党性锻炼熔炉”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党校要真正成为党性锻炼的熔炉必须实现党校在“软”、“硬”方面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14.
如果把工人阶级的阶级性比作生铁,共产党人的党性就是由生铁炼铸成的纯钢。党性是工人阶级的阶级特征和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和升华,理所当然地成为对工人阶级先锋战士的基末要求。然而.党员首先是作为个体的人而存在的,因而每个党员又都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个性要求人按照自身特声、发展自己,党性则要求每个党员服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由此,党性与个性的关系就成为党性修养所必须解决的“永恒的主题”。党性与个性是辩证的统一极“左”时期,党性与个性的关系被歪曲和简单化了.以致压抑了党员个性的正当发展.挫伤了党员的积极性;近…  相似文献   

15.
理论工作者必须坚持党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坚定的党性立场必须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脱离了科学性基础的所谓“党性”,是一种背离党的根本宗旨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假“党性”。坚持党性原则是实现科学性的重要政治保障。坚持了党性立场,就等于把自己的人生定位在顺应历史潮流而富有价值的方位上。  相似文献   

16.
党校是培养干部的摇篮,她既是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阵地,也是增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党性教育是党校教育的核心,是党校的必修课。如何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强化这种“核心”地位,提高“必修课”的质量,是党校教育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一、党校学员党性锻炼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1、理想、信念问题是党性锻炼的首要的、核心的问题。党员干部走什么路举什么旗,坚持什么政治立场、方向的问题,实质上就是理想信念问题。“没有坚定的信念,就没有一切”,坚定的信念是坚强的党性的重要标志,是共产党员党性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皖南事变暴露出来中共党内在党性方面存在着问题,加快了《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的出台。事实上,在皖南事变之前,“党性”概念已在中共党内有着比较广泛的传播和使用。就目前材料所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党性”的论述,使中国共产党人有条件接触到这一概念,而1928年9月联共(布)、共产国际关于“江浙同乡会事件”的处理意见,则直接使用了“党性”一词。1938年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无论是张闻天的报告,还是大会的决议,都使用了“党性”一词,在“党性”概念的传播和运用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此后,更多的中共领导人在思考党的建设问题时经常使用“党性”一词,并将“党性”概念运用到加强党的建设实践中。  相似文献   

18.
“三讲三提升”活动的“讲责任、讲作为、讲正气”,归根结底是讲党性。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曾说“组工干部必须是最讲党性的干部”,突出强调了讲党性对于组工干部的重要性。组织部门的职责,决定了组工干部必须最讲政治、最讲党性、最讲形象,在政治素质、工作标准、道德品质、廉洁意识四个方面,要与其他党员干部不一样。  相似文献   

19.
周琦 《实事求是》2008,(5):71-72
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有利于党员领导干部锤炼过硬的政治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锻造扎实的工作作风。“裕民精神”是“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的具体实践。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弘扬“裕民精神”是推动裕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0.
深刻剖析自己,积极开展批评是“三讲”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三讲”教育的关键环节,它具有承上启下,保证“三讲”教育不走过场的重要作用。能否找准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能否打破情面,开展积极的思想交锋,既是前一阶段工作效果的检验,也是搞好后一阶段工作的基础,决定着整个“三讲”教育的成功与否。领导干部在学习提高的基础上,要认真回顾几年来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总结经验教训,找出领导班子特别是自己在党性党风和工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找问题要准,找准问题特别是找准突出问题,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