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达微与黄花岗烈士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9年7月27日,原同盟会志士潘达徽在香港病逝,国民政府特准将他的灵枢从香港运来广州,附葬于黄花岗。新中国建立之初的门引年,又把他移葬在七十二烈士墓左侧,与七十二烈士同受祭奠凭吊。潘达微为何能享此殊誉?是因为他以惊人的胆略,冒着杀身灭族的危险,收破七十二烈士遗骸于黄花岗。完成了一桩功垂千秋的义举,诚如一副挽联中的高度评价:安葬七十二烈士负起后死责仔。烈士被陈尸街巷,滚动善堂请命,获准收殓潘达微出身于清末番禹的一个官宦世家,早年追随孙中山投身于反清革命,加入了同盟会,辛亥革命前在广州主编《平民报》,…  相似文献   

2.
“世代忠良表,英华一旦凋。痛心问可了,矢志报天骄。”这是廖承志逝世后,澳门总商会会长马万祺先生和澳门闻人何贤合写的挽联,写出了廖承志的人品,也表达了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对廖公的深厚感情。一廖公是中国共产党侨务工作的创始人之一。早在抗战时期,廖承志就在香港办事处领导侨务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受中共中央委任,主持侨务工作,广泛团结海外侨胞、归侨和侨眷,在广大华侨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可以说,我们国家制定的侨务工作方针政策,以及在侨务工作实践中取得的卓越成绩,都倾注了廖公的智慧和力量,凝结了廖公的毕生心血…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拉美国家之间的关系: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和拉美国家之间的关系:现状与前景张森根中国和拉美国家之间双边或多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近一二十年来有较迅猛的发展。1960年9月中国同古巴建立外交关系,标志着中拉关系进入了新时期。在中国于1978年全面推行经济改革和逐步调整外交政策之前,中国...  相似文献   

4.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曹禺师已经离开我们整整十个春夏秋冬了。他曾经说过:“我要死在前面,让痛苦留给你们!”是的,他的离开把痛苦留了下来,然而让我们除去痛苦的思念以外,更还有痛苦的思索,刻骨铭心的、无法回避的思索。记得,十年以前的冬日,巴金先生写了一副挽联,悬挂在八宝  相似文献   

5.
这个残腊新正,是在一种绵绵的思念中寂然度过的。因为,三十年来高擎中华诗词大旗的吟坛巨擘李汝伦先生在这时节突然离我们而远行了。一副挽联几首悼诗,书不尽对他的哀思。前几日,汝伦老师的女儿文心女史说,希望我有一点追怀她父亲的文字。  相似文献   

6.
自从70年代末中越交恶之后,越南就视中国为头号敌人,不但表现于平时处理日常两国关系上,甚至把与中国有丝毫联系的任何东西都视为有敌意的,不惜连根铲除毁之而后快。1991年笔者第一次访问越南时,在越南和平水电站接触了一名曾留学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他在中越关系恶化期间,由于受当局反华宣传影响,甚至连那些有中国文字的书都已统统烧掉,即使是非常有用的而又没有政治内容的《越汉词典》也不例外。这位在中国留学多年的越南人叙述这些情况时悲伤地掉下了眼泪。尽管19、20世纪以来,中国与越南一直都是友好交往,以至可以…  相似文献   

7.
翻开中国现代医学发展史,有一个名字出现的频率最高——他,就是上世纪初活跃于中华医学科学界三十年,被誉为“中国现代医学先驱”的爱国华侨科学家伍连德先生。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成立于1981年9月,是由中国各团体、政党以及各界知名人士、社会活动家和学者发起组成的。时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协会以促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与友好,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本着“让世界了解中国,中国了解世界”的目的,对外开展民间交流活动。交流协会成立18年来,进行了积极、广泛的交流活动。目前,已经同世界90多个国家的200多个各种团体、政党和研究机构以及国际组织建立了联系和交往,同这些国家各界人士有广泛的接触。交流协会的交流形式灵活多样,主要有:相互访问和考察,举办各种题目的研讨会和报告会,主办或积…  相似文献   

9.
陈金鹏 《西伯利亚研究》2007,34(3):93-93,95
汉学是海外研究中国学术的总称,它是“吸纳异国文化的智慧之后”,“既有中国文化的因子,又有异质文化思维的一种文化”。汉学一头牵动着本土资源,一头仰赖着国外学术背景,成为比较文化研究热潮中的宠儿。当今国内学术界对欧美、日韩国家的汉学研究如火如荼,但是对中国的最大邻国——俄罗斯的汉学发展情况长期以来乏善可陈,阎国栋教授于2006年岁末推出的这部《俄国汉学史》活时弥补了这一遗憾。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亚太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研讨会纪要本刊编辑部于5月26日召开了"中国在亚太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研讨会,约有20位专家、学者应邀与会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会上发言的主要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一(一)大国关系的变化史敏(亚非发展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11.
满铁是近代日本设在中国最大的“国策会社”,是近代日本在中国进行搜集军事、政治、社会、文化等情报的特殊机构。日本战败后,满铁大部分资料留存于中国,分散于中国国内的数十家图书馆。这批规模巨大、卷帙浩繁的满铁资料,是我们研究东北亚近现代史、近现代中日关系史和中国东北地方史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三十年来我国的满铁文献资料整理与出版及学术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和平与发展》2009,(5):5-9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于日前在北京举办《新中国外交60年:探索与实践》学术研讨会,邀请资深外交官和有关专家学者20余人与会,就中国外交理论及大国关系、区域合作与国际组织专题进行了研讨。现将部分与会代表的发言摘要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澜沧江──循公河发源于我国青海省,流经西藏、云南,进入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从越南流入南中国海。在中国境内称为澜沧江,境外叫循公河。流域面积79万平方公里,居民6千多万人。早在50年代,下游的老、泰、柬、南越就成立“泥公河开发协调委员会”,在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等国际组织和友好国家的援助下,有犯公河水电、灌溉、航运的开发利用方面进行了合作。到了90年代初期,中国云南省和缅甸应泰、越、老三国的邀请,也参加了流域经济合作。6国1省于1993年8月在马尼拉召开首次部长级会议,讨论经济合作的领域。1994年4月召开第二次…  相似文献   

14.
战后中国与印尼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印尼是东盟中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但中印关系起伏不定,“九·三○事件”使两国关系迅速恶化,终于1967年断绝外交关系。断交期间,马来西亚于1974年、泰国与菲律宾于1975年与中国建交,新加坡也于1981年在北京设立商务机构,建立非官方的实质性外交关系。但是印尼却迟至1990年才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一、从疏淡到友好(1950年建交——1956年苏加诺访华)中国与印尼两国都有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经历,都是通过武装斗争赢得独立的新兴国家,都面临着共同的任务,即政治上需要进一步巩固新政权、反对外来力量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史论,常将一朝之衰归结于“小人误国”。这种观点,在时下看来,未免有很大的局限性。历史的大趋势,岂是一两个小人可以左右?  相似文献   

16.
《海内与海外》2010,(4):F0003-F0003
丁永康,字江东,江苏淮阴人。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1986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现为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保险书画艺术研究会主席。其书法高雅轻灵,飘逸潇洒,于舒卷自如中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相似文献   

17.
世界各地炎黄子孙聚居的唐人街,从居屋住宅,商店餐馆到社团会馆、牌坊调亭,到处都可见到中国特有的传统汉字楹联。它继承了中国书法艺术特色,又表达了海外华人对故国桑掉的思乡情怀和中外友好之情。一、华人会馆楹联海外许多国家及地区的华侨会馆,为华侨华人聚首之处,亦是身处异域的中国人他乡畅叙乡情的场所。华侨华人们念念不忘故土乡音,于会馆撰书悬挂祖国特有的橙联,其中意趣俱佳的妙联不少。美国旧金山唐人街“中华会馆”题有一副检联:“客地谈心,风月多情堪赏览;异乡聚首,琴增可乐且追寻。”在美国纽约中华公所,亦题有一…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东盟合作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东盟于2007年1月14日正式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该协议于2007年7月1日正式生效,宣告了双方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意味着中国东盟服务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研究如何推进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热门话题。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向服务产业的转移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以商业存在实现的服务贸易已成为主要的服务贸易方式,本文从投资角度对如何推进中国东盟服务贸易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柬埔寨外商投资法律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柬埔寨政局的日趋稳定,它也逐渐成为了境外企业家眼中的一个充满希望的投资国家。中国与柬埔寨传统友谊源远流长。近几年来,中国国有企业在柬埔寨承建水电站、开采矿石、路桥建设、开采石油等大型项目;中国私营企业则主要投资于制衣加工、光纤铺设、电子信息、农林渔、商贸进出口等行业,两国在各领域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双边经贸合作连年增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中国国际关系的文献中,关于“话语权”问题的讨论越来越多。透过两个时期的文献研究(2004-2005年的话语权初始期与2007-2008年的话语权兴盛期)可以归纳出四种由于中国自身需求所产生的话语权认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主独立、国际地位与影响力、国家形象。四种认知反映了中国自身对于其改革开放之后融入国际社会、崛起于国际体系之中的一种主观认识论途径。相对而言,西方世界也有相对应的四种中国认识论途径:民主和平论、现实主义、社会建构论、软实力主张,四者建构出一种西方了解世界他者的“客观”认识论途径。中西方两种不同的认识论思维,除了反映出文化与历史经验的歧异之外,更多表现于认识中国、理解中国崛起的知识论途径差异,而这种差异限制了不同行为者在外交实践上的不同思考方向、决策途径,而容易导致擦枪走火之冲突。中国要克服因此差异而可能引起的冲突或伤害,不是选择完全的内化“拿来主义”来缩短差距,或是一味地利用所谓的“软实力”来试图改变他者的误解,而是应该进行话语联盟与理论重构,迫使以美国为首的“普世主义”观点承认相对的绝对性与历史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