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处理好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关系、小康与“三步走”战略的关系、小康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小康与现代化的关系、小康与幸福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即"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从一定程度上讲,只有在精神层面实现了小康,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算真正实现。全面小康应包括精神层面的小康。小康是古代思想家描述的美好社会理想,也是普通百姓对安定、殷实、宽  相似文献   

3.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习近平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表征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只有贫困地区同步实现小康才是真正全面建成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全面建成小康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习近平总书记用"短板理论"阐明了要全面构成小康社会,必须补齐农村小康短板的必要性。怎样补齐短板呢?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大力发展县域职业教育。一、县域职业教育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噐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5.
《求是》2015,(9)
<正>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一、深刻认识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中国梦实现的大格局,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我国,几千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在总结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新实践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他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的全面进步;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为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习近平提出明确要求: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抓机遇,防风险;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是指导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7.
《世纪桥》2021,(10)
小康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和历史庄严承诺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起点。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毫不动摇坚持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推动建成全面小康是党带领人民取得伟大胜利、兑现历史承诺的宝贵经验。全面、深入总结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经验,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江西小康提速呈现逐年加快的好势头,2013年总体实现进度达到81.1%,但比全国仍低5.4个百分点,35项监测指标有24项实现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江西任重而道远,应着重从以下几点发力。一、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全面小康,发展为基。江西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5年至2020年经济增速必须比全国高:GDP增速大约要  相似文献   

9.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有望实现63万贫困人口脱贫、20个贫困县摘帽”……不久前闭幕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盘点了2019年全省经济发展的成绩。“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来之不易的成绩,凸显了湖南人民踏着坚定步伐、扎实埋头苦干的战略定力,意味着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民亦劳止,汔可小康。”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全面小康决胜年”为抓手,努力实现“一脱贫三促进六覆盖”,即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充分就业、促进安全稳定和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农村安全饮水、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通组道路全覆盖,标定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航向。  相似文献   

10.
<正>未来五年,瓮安将加快推进"工业大发展、城乡大统筹、农业大聚变、文旅大融合、环境大提升"五大跨越任务,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民生改善、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五大精准行动,争当黔中腹地协调发展排头兵。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破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这一年,瓮安经济发展综合测评名列全省县域第一方阵第11位,全面小康实现程度95%以上,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03亿元,财政总收入21.3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相似文献   

11.
陈仕龙 《唯实》2004,(1):71-74
本文分四个部分 ,即 :从提出小康到奔向小康 ;从进入小康到建设小康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从建成小康到走出小康。分别论述了小康目标的形成过程、进入小康的现实状况、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要求以及建成小康的历史作用 ,对全面认识和全面建设小康的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并提出了全面小康是“四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以及“发达小康”和“小康社会将历时 5 0年”等新的概念和观点。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第一步和关键一步,需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从温饱、小康到全面小康,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地追求发展的进取精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脱贫攻坚、城镇化推进、乡村发展滞后等诸多制约全面小康的短板问题,需要凝聚从理念到行动的诸多合力。面对问题,全面建成小康应充分发挥共享发展、精准扶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乡融合一体发展、乡村振兴等合力作用,助力全面小康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方东 《当代贵州》2013,(24):46-47
普定县的主导型经济是工业,占全县经济总量的45%以上,工业增长速度直接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在同步小康进程中,普定只有千方百计发展工业,壮大工业经济体量,才能确保实现全面小康。按照省委、省政府同步小康创建的核心指标要求,普定县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实现‘542’,同步奔小康"的奋斗目标。即到2017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000美元、城镇  相似文献   

14.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是"国之大者". 从"一穷二白"到"黄金十年"、全面小康,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在全国率先建成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网,打造全国一流康养目的地,建成全国最平安的省份之一……"幸福贵州"不断升温,有力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5.
20多年前,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提出"贵州现象",探索中国欠发达地区的滞后症结以及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调整均衡过分悬殊的地区差距。在贵州"十二五"完美收官,经济增速连续5年居全国前3位、地区生产总值迈入"万亿俱乐部"、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全面建成小康决胜阶段之际,当代贵州全媒体全国两会报道组在北京对胡鞍钢教授进行了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16.
尽快实现富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这一代贵州人的政治任务和神圣职责。我们要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必须是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认可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小康。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认可不认可,是衡量小康的根本标准。要让人民群众感到有奔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我们要坚持以县为单位实现全面小康,不以省的总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提出,"我们要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经测算,2014年,黔西南州全面小康综合实现程度达到76.5%,比2013年提高4.1个百分点;黔西南州全面建设小康进程逐步加快,同步小康创建工作在贵州省实现"四个率先"和"十个抓",成为最大的工作亮点。  相似文献   

18.
四川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攻坚破难,乘势而上. 伴着2013年的第一缕曙光,我们迎来新的一年.距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仅剩7年光阴,地处中国西南腹地的四川要以怎样的姿态去实现?9000万四川儿女对小康又有怎样的期盼?距离"全面小康"我们还有多远的路?所有问题汇于一点:新的一年,四川将有何认识和作为.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工作目标,汤原县委坚持将基层党建与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我县建设全面小康邹平、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的关键年。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学赶全国前十强、争当全省排头兵”的总要求,咬定“到201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6年翻两番、建成全面小康邹平”这一目标,突出“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两大主题,深化“平安邹平、文明邹平、党的建设”三大保障,推进“工业强县、科教兴县、环境立县、城乡统筹”四大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