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凤英 《党史纵横》2005,(11):20-24
在1955年共和国首次授衔过程中,有少数同志认为给自己授低了,闹情绪者有之,哭鼻子者有之。毛泽东曾诙谐地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授衔时。”但也有风格高尚者,认为给自己授衔高了,主动要求低授一级军衔。其中徐向前、罗荣桓要求不授元帅军衔,徐海东、许光达要求不授大将军衔,徐立清要求不授上将军衔,孙毅要求不授中将军衔,等等。最后评定的结果,除徐立清由上将降为中将之外,其余要求低授的同志在组织上做说服工作后,都授予了他们应授的军衔。按照授衔条件,身为正兵团级的徐立清应该被授予上将军衔,可他三番五次地给党中央、毛泽东写信…  相似文献   

2.
苏振兰 《党史文苑》2009,(10):18-23
有人说:1955年9月,人民军队第一次评授军衔时,李井泉已经转到地方工作,不再参加评授军衔;根据他的军旅资历,起码能被授予上将军衔。是否如此,看完本文便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1955年9月,人民军队第一次评授军衔时,李井泉已经转到地方工作,不再参加评授军衔;根据他的军旅资历,起码能被授予上将军衔。是否如此,看完本文便一目了然。初次见面,毛泽东评价:你很年轻,精明强干,又有文化,很适宜做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1955年9月,人民军队第一次评授军衔时,聂荣臻被授予元帅军衔,杨成武被授予上将军衔,两人都分别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都是人民军队战史上声名赫赫的人物。在成为元帅、上将的征程中,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  相似文献   

5.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许光达在战争年代南征北战,屡建功勋,是我军著名的军事将领。他一生胸襟开阔,淡泊名利,近日读书,就读到了他主动让衔的故事,感受颇深。1955年,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装甲兵司令员的许光达,得知中央军委准备授予他大将军衔时,夜不能寐,惶惶难安,接连三次向军委领导提交"降衔申请报告",说自己与一些功勋卓著的同志相比自愧不如,要求"授我上将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主动请求降低军衔,以求心安。一次中央军委  相似文献   

6.
<正>李德生(1916.5.20-2011.5.8),河南新县人,大别山区赤贫农家子弟出身,在中国革命征程中逐步成长,担任过北京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国防大学政委、总政治部主任,一度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1955年9月,解放军第一次评授军衔,李德生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9月,第二次评授军衔,李德生被授予上将军衔。在回忆录中,李德生回顾说:"抗日战争8年,我当了1年排长、5年  相似文献   

7.
吴兆章 《党史纵览》2010,(11):20-23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璀璨将星中,有一位出生于河南光山的传奇人物。他1933年参加革命,最高军衔是上将,不少史料都写着他是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军。可每每有人说起此事时,他总是一本正经地纠正说:“我1955年并未被授少将军衔。只是大校.1988年才被授予上将军衔。”将军实事求是的态度令人钦佩.而他为中国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燃烧的激情岁月更是让人久久难以忘怀:13岁参加红军。参加过保卫鄂豫皖苏区的敌后游击斗争:  相似文献   

8.
随着一代名将、原总参谋长杨得志上将的谢世,我国50年代授予的57名开国上将目前还剩下12位。 1955年9月,我国军队首批授衔时,共授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7名、中将175名、少将800名。之后,晋升中将2名、少将560名,到1965年以前总共授少将以上军衔1614名。1992年5月,聂荣臻元帅作为最  相似文献   

9.
正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有16名军、师职指挥员为国捐躯,如果他们健在,可能会有8人成为开国将军。1955年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正军职可授中将军衔,副军职可授少将军衔;正师职可授大校军衔。抗美援朝战争中4名为国捐躯的军职干部可授将军衔;1965年解放军取消军衔制之前,先后在1961年、1962年、1963年、1964年四次晋升军衔,4名在抗美援  相似文献   

10.
<正>李德生(1916.5.20~2011.5.8),河南新县人,本是大别山区一个赤贫农家子,在中国革命征程中逐步成长,担任过北京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国防大学政委、总政治部主任,一度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1955年9月,人民军队第一次评授军衔,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9月第二次评授军衔,被授予上将军衔。抗战期间,他指挥的智取马坊战斗,脍炙人口。酝酿1943年9月,时任八路军第129师第769团1营营长李德生,调任太行军区第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的军官军衔,除了正常的等级外,还有加衔和增衔制度。北洋政府自中将以下的各级军官,经过批准都可以加街称呼,如陆军上校可以加陆军少将衔。南京的国民政府沿袭北洋政府的做法,但又不是全部照搬,仅对一部分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据1936年2月29日国民政府公布的《陆军中将加衔暂行条例》规定,加“上将衔”的可有三种称呼:一曰陆军中将加上将衔。二曰上将衔之陆军中将,三曰上将衔。  相似文献   

12.
今年1月23日,中央军委授予周子玉、于振武,丁文昌、隋永举4人上将军衔。这是1988年中国军队恢复军官军衔制度以来第四次向高级军官授予上将军衔,四次共授予46人上将军衔。 新的军官军衔设三等十一级,其中将官设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四级。 1988年9月14日,恢复军衔制度后的第一批上将军官  相似文献   

13.
陈辉 《党史博览》2009,(12):26-29
骑兵出身的将军数量居开国将军榜第二 1955年.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共有1614名(包括以后补授、晋升的在内)什同将领被授了元帅和将军军衔,其中元帅10人,大将10人,上将57人,中将177人,少将1360人。  相似文献   

14.
李尚福,男,汉族,1958年2月生,江西兴国人,1974年5月参加工作,1982年8月入伍,198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重庆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共二十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国防部部长,陆军上将军衔。  相似文献   

15.
刘岩 《廉政瞭望》2014,(10):50-51
上将是我国现在最高的军衔等级。 本来在1988年实行的军衔制度中,还专为军委主席、副主席设有一级上将。但时任军委副主席杨尚昆说:“邓(小平)主席一直讲他不要军衔”.“我是武衙门里的文官,也不要军衔”。于是,1994年取消了一级上将的设置。  相似文献   

16.
1955年9月至1965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其间,授元帅和将军衔的数目分别为: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7名,中将177名,少将1360名。将帅总数为1614名。 征途漫漫,岁月悠悠。40年过去,这些开国将帅大部分已离我们而去,如今仍然健在的开国上将仅有10位,他们是: 王平,现年88岁,湖北省阳新县人。1926年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  相似文献   

17.
张又侠,男,汉族,1950年7月生,陕西渭南人,1968年12月入伍,196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军事学院基本系毕业,大专学历。现任中共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陆军上将军衔。何卫东,男,汉族,1957年5月生,江苏东台人,1972年12月入伍,197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大学学历。  相似文献   

18.
秦岭 《党史纵览》2005,(5):18-21
一 李德生,1916年5月20日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柴山堡李家坝(今属新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28年参加革命.在斗争中,他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1955年,李德生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相似文献   

19.
冯晓蔚 《党史纵览》2014,(11):28-33
正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1914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他一生中曾两授军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在革命战争年代,历任红军营长,团参谋长,新四军第六支队、第四师参谋长,华中野战军第九纵司令员兼政委,第一兵团和第三野战军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任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解放军总参谋部参谋长、国防大学政委、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被誉为"能参善谋"  相似文献   

20.
中央军委今年7月20日隆重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晋升上将军衔的同志颁发命令状。这次晋升上将军衔的高级军官是:副总参谋长马晓天、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刘源、成都军区政治委员张海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