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梁发芾 《法制博览》2010,(16):80-80
明朝时期来到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用西方人的眼睛,看到了东方中国的奇妙世界,他写了一本书《利玛窦中国札记》,向西方人介绍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遥远、神秘的中国。  相似文献   

2.
善读可医愚     
关于读书的话题,前人已讲过许多。几乎人人都能讲出一套为什么要读书的道理。诸如“为革命而读书”,“为工作而读书”,为“消遣而读书”等等。现在的“世界读书日”。重新引出读书的话题。这使我想起10多年前文坛出现的一场关于读书的论争。有位著名学者写文章批评当时很走红的一部小说,用了“无聊才读书”这句话,惹得那位作家勃然大怒,你来我往,打起了一场笔墨官司。  相似文献   

3.
裴悦彤  张威 《工会博览》2013,(31):49-49
金秋10月.公交第六客运分公司工会举办了职工读书会,各车队读书、写作爱好者及征文获奖者共计100余人参加,分公司党委书记林凤江等领导出席并讲话。会上,有8名职工参与了现场读书征文心得演讲活动,与大家共同分享读书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张威 《工会博览》2014,(22):63-63
近日.北京城建土木部工会召开了成立土木部女子读书俱乐部的座谈会。会上,土木部工会为“三八”征文撰稿女职工送上一张购书卡.并宣布了土木部女子俱乐部组织机构、成立的宗旨以及女子读书俱乐部准则和要求,建立了女子读书俱乐部QQ群。  相似文献   

5.
“真衰(倒霉),昨天班里的恐龙(难看的女孩)莫名其妙地kick(扁)偶(我),7456(气死我了)!她真不是个东东(东西),是个SJB(神经病)……”相信,很多人看这段文字时若不加以注释都会不知所云,一头雾水。这是刘女士读初一的儿子强强写的日记。翻开强强的日记,里面尽是些网络语言,如“恐龙(丑女)”、“青蛙”(丑男)、“BF”(男友)、“MM”(妹妹)、“PLMM”(漂亮妹妹)、  相似文献   

6.
1959年到1961年这三年我们称之为“三年困难”时期,因为有了这段困难时期,才有了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在这个大会上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当时,中国有一个短暂的生产恢复期,也有一个文艺的春天,类似“三家村札记”、电影《早春二月》等等,就是这时候冒头的。  相似文献   

7.
5月29日,北京联通网络分公司业务平台维护中心举办的《通信行业大数据发展趋势》讲座结束。至此,平台中心于4月底启动的“2014读书学习月”系列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整个读书月活动期间,推选“读书之星”6人次、举办培训交流5场。中心所有技术人员均参加了培训交流.考试通过率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8.
母子寻医记     
为了点燃儿子对生的希望.她背起儿子开始了长达四年零六个月的行走,足迹遍布全国18个省34座城市。在行走的过程中.她和儿子缔结了生命协定,并肩同绝望作战。儿子在求医的过程中写下了长达5万字的《生命日记》,这篇日记被医生打印成册,发放给一个又一个病人.一场浩浩荡荡的爱心行动激昂在城市的上空……  相似文献   

9.
南书房     
《南风窗》2014,(16)
<正>《讲学札记》钱穆讲授叶龙记录整理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年7月版1949年至1964年,钱穆先生在香港新亚书院期间,所开课程计有"论语"、"孟子"、"中国通史"、"中国经济史"等十余种。1970年代,叶龙先生将其整理编写,经钱穆先生删改润饰,所计百余条讲学札记,分为思想与学术、历史讲论、文学评述、为学与做人、人物点评等五大类。  相似文献   

10.
禁止的愉悦     
在同一天出版的两份报纸上,看到一本"性 爱日记"的两种说法:一个说该书悄然上市,正 规书店正在上架,网络销售突然停止;另一个说 该书刚刚在各大书店上架即被禁售。综合一下, 就是说有一本书在"将禁未禁"之间,欲购从速、 过时不候。现在大约在冬季,一个寂静如雪的 深夜,匆匆翻看那些秘密传递过来的禁书,恐 怕是无数书生曾经的故事。"雪夜闭门读禁书" 与"红袖添香夜读书",分别作为文人的残酷  相似文献   

11.
武宝生 《法制博览》2009,(20):60-60
纯正意义上的读书人,是指逐字逐句读书的人。你想消灭这样的人,又让他虽然不读书却能跳级成为“博览群书”的人,办法是有的,而且很多。例如:  相似文献   

12.
大实话     
读书之后的心。如泪洗过的良心。这话不知是谁说的,很淡雅,淡雅如一朵素白的百合花;如女人长长的睫毛上,闪啊闪着的一滴泪珠。 雨洗过后的良心,我没有见过;可读书过后的心,却清晰可感。 读书过后的心,该是这样的吧,如雨后早晨,山顶的那一抹霞光吧?那是怎样的一刻啊,山,很静,是一种闲雅的静。一切,都在梦里。  相似文献   

13.
紧紧地抓住梦想, 因为一旦梦想幻灭, 人生将是断翅的鸟儿, 再也不能飞翔。——采访札记  相似文献   

14.
关明 《工会博览》2023,(29):62-64
<正>施洋下了堂,回到监狱。狱吏就把施洋脚上的脚镣卸下来,送来白布草包一个、垫被一条、盖被一条,还安置了一个木板铺。施洋知道,这是法庭斗争取得的初步胜利。施洋回想刚才在法庭上,审判长说:“这是军法机关,只重命令,与普通法院不同。”他意识到,在湖北督军署陆军审判处,只要吴佩孚一个命令,不要证据,不经审讯,不经任何法律程序,就可以秘密处决。施洋知道事态严重、处境危险。尽管这样,施洋还是沉着镇静。在监狱中,施洋写了七天日记,这就是有名的《伯高狱中七日记》。  相似文献   

15.
张守东 《法制博览》2010,(14):34-35
今年以来,从广西韩局长、安徽王科长,到辽宁铁岭的陈副局长,官员们接连以身涉黄,性爱日记频繁曝光。与之相对应的,是部分群众的自愿换妻热情,因为大学教师马荣的被抓判刑,而进入公众视野。  相似文献   

16.
也谈成功     
程程 《工会博览》2009,(11):1-1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曾拥有快乐纯真的童年,但上初中后,家庭接连出现变故,疼爱他的父母相继离他而去。深受打击的他只能每日沉浸在读书中,用读书来忘掉一切木快乐。他因而沉默,深思,刚强、独立。中学的老师说:“这孩子,看起来是有出息的样子。”  相似文献   

17.
1966年,他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曾拥有快乐纯真的童年,但上初中后,家庭却接连出现变故,疼爱他的父母都相继离他而去。深受打击的他只能每日沉浸在读书中,用读书来忘掉一切不快乐。他因而沉默、深思,刚强、独立。中学的老师说:“这孩子,看起来是有出息的样子。”  相似文献   

18.
李盛 《工会博览》2014,(36):58-60
"希特勒日记"骗局1983年4月25日,联邦德国最大的画刊《明星周刊》突然爆出一条惊人消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希特勒当政期间所写的60多本日记突然面世!《明星周刊》还披露:这些由希特勒亲笔撰写的日记起自1932年6月22日,终于1945年4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19.
常常听见周围的朋友抱怨孩子读书不用功,家长老是要监督,要陪孩子读书。我感到十分奇怪,我怎么就没有在儿子的学习上花多少时间呢?想一想.从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即将毕业,16年寒窗,中间也和别人一样过五关斩六将应付了无数次的考试,儿子的成绩总是班上前几名.高中毕业时还得了省级三好生的荣誉。儿子读书10多年,我这个做家长的根本就没有操什么心。  相似文献   

20.
吴晶  方卉 《工会博览》2009,(3):152-152
张之洞(1837—1909),直隶南皮人(今属河北),字孝达,又字香涛。张之洞乃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一生功业彪炳,有代表作《劝学篇》传世。本文即以《劝学篇》为中心,讨论他的读书方法,以此窥测张氏的读书思想,或可为我辈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